佛德就是具有佛的品德,我们做人要具有佛的品德,佛的道德和佛的性德。无我果,真正修得好的人连这个果都是空的,无我果就是没有果,没有果就是真正有果,而有果就是没果。佛的品德,道德和性德都是最高的境界,是无上正等正觉,修成的是大觉圆满,就是完全觉悟了,智慧圆融了。肉身之光是吃素,脑子干净,不动坏脑筋,身体干净等,即肉身干净。要修成肉身之光,然后再开启智慧之光,智慧之光加上肉身之光,就是佛之光。
佛说:“凡执著某一见解的人,而藐视其他见解,视为卑劣。”
要知道不是闲人,闲不得。是闲人,非等闲人。
佛菩萨有三种情况无法救度:第一,如果与佛菩萨无缘,佛菩萨就无法帮助你,救度你,当你求佛时,成就了这个佛缘,佛菩萨才会帮助你,你不求佛菩萨,就是和佛没有缘分,佛菩萨是无法帮助你的。第二,佛菩萨不能消定业,也就是你前世所做的一切事情,自己种下的因,得到的果,叫定业。自己种下的因,佛菩萨是不能帮你消除的,即佛菩萨不动因果。第三,佛菩萨在人间,是不能度尽众生的,因为与菩萨没有缘,菩萨就无法救度你。
在世界上无缘与佛法者,称为大地土。有缘和菩萨在一起,能够一起救度众生的人,称为掌中土。
1.不喜,不许有贡高我慢之心
2.不惧,就是不要惧怕,不要乱想,有平等心,就不会惧怕。
3.不执,就是误认为究竟之地,究竟是认为我这个事情是对的,肯定是对的。
4.不空,就是脑子里没有完全的空,不空就不会落入一切如幻影般的顽空境界。
神通有六种,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和漏尽通。神通是从证悟中得来的,证悟就是证实他的存在,悟出它的佛理,佛性,也叫开悟。当一个人真正开悟的时候,就会有神通,当没有开悟的时候,去追求神通,都是不对的。
神通本身是一种中性的力量,是不能依赖的,因为神通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所以菩萨让我们不要去依靠神通,追求神通。
六通里面的“究竟漏尽通”,就是已经不为生死烦恼所裹,就是已经明白生死,看得到将来,可以看到人生的尽头。是已经开悟了,把什么都看明白了,漏尽通是一个智慧的开悟,如果能修到究竟漏尽通,就不为生死烦恼所绑,就住于涅槃寂静当中。
我们必须不着于涅槃之乐,就是不认为涅槃是很快乐的,是离于两边,一边是涅槃,一边是人生,在涅槃与人生之中,人不是真正的涅槃,也不是真正的活在人生当中。选择涅槃和人生的当中,就是悟。涅槃就是完全解脱的境界,但是在人间,从六道中人道的意义上讲,你脱离不了人间的因果,所以只能在涅槃与人生当中,有所修为,师父称它为常行中道。
如果有了一点神通力该怎么办?心态要不喜,不惧,不执,不空。脑子里不要完全空掉,如果完全空掉就是一个神经病,这个尺度很难掌握,让你们修炼成空,又要让你们不能完全空。不空就是说当你的意识,还很清醒的时候,要把这些意识全部看成空的,真正的空在修为中还是有意识的,比如我知道这件事情,但是我没有去想这件事情,这就叫有意识的空,是人为的克制的空,而悟出来的空,叫真空。
真正的修行是,舍尽一切,当下自在,扫尽烦恼,放下万缘。
以佛印心,必须要有几个条件:
1.心量大,福报大。 2.念经时,持诵菩萨住顶
3.菩萨心广结善缘 4.以身作则,布施法。
性就是本性,空就是没有。当一个人性空时,就是接受真理的时候,就会赢得真理。如果性不空,沾染了世俗的尘埃,即使装进去新的东西,也会被污染和分解掉的
性空中包括有十二个因缘,十二因缘在你的性空当中必须要去除,必须要克服,你才能达到性空。
十二因缘在人间,就是:
1) 无明;2) 行;
3) 识;4) 名色;5) 六入;6) 触;7) 受;
8) 爱;9) 取;10) 有;
11) 生;12) 老死。
人生各异,但转来转去都在十二因缘之中,而十二因缘均不属于正见,犹如闻到香味之后,产生一种快感,过一会儿没有了,那就不是正的,正的东西是永远存在的。唯有性空才算正见,也就等于时正空,没有时间概念的空是正空。
当一个人不受污染时,就是不增加也不减少,也无净,即不存在什么干净与不干净,无所谓干净与否,因为干净就是没有污垢,没有什么能影响你身体的东西。也无生,因为你的生命已经证到本性了,就没有生了,即无生亦无死,亦无老死故,因为性空了没有老死了,亦无老死尽,因为你没有生,也没有死,不存在老了死了,没有生老病死,所以也无灭。无苦集灭道,就是说这个人本身是没有灭度的,你没有苦,所以你连死都没有了,你说还有什么因缘呢?十二因缘自然也就破了,烦恼也就没有了。十二因缘破了之后,就不生不灭了,不增不减了,不垢不净了,《心经》里讲的就是性空。如果能做到性空,产生出来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1.无明。无明是不明白、不懂,什么都不明白。
2.色。色就是我们在人间所看见的有色的物体,有色的灵体。并不完全是指男女之色。
3.声。即声音,声音好听的要听,不好听的不要听,喜欢听好话,等等这一切都是在听声。
4.香。闻到香味了,要没感觉。看见有色的东西,要没视觉。克制是找到你真正性空的根据。
5. 味。味道,从你的意识当中,可以用精神来品尝味道,常言说:人生苦味,正是用意识和心来体验的。
6.触法。就是能摸到,能感触到,要知道人间所有的物质让你有一瞬间的感应,感受,感想,但这都是暂时的,不是长久的,这些东西都是十二因缘的循环。
7. 受。就是感受,感觉,受苦就是受的那种感觉。
8. 想。是认识与辨别,是你心里想的种种好的、坏的念头。
9. 行,是心所体化出由身体造作的行为。
10. 识。是分别种种境界的意识,这种意识在你八识田中会种下因果的。
11. 爱。人的一生就是围绕着爱,这个爱并不是专指男女之爱,包括亲情之爱、亲友之爱、师生之爱等等,是各种各样的大爱。人的一辈子离不开爱,到最后死的时候还是这个爱。人活着从爱开始,到爱的灭亡,短暂的生命连爱都变成空的假的。
12. 别离。爱的人离开你了,喜欢的钱用完了,一个好工作没了等等,这些都是离别。每一个离别,都是痛苦,感觉很难过。
印证就是说我来相信,我来感受,我来实践,这就叫印证。印证佛法是很重要的,当你印证了佛法之后,就会产生空性,开悟。开悟之后就是见性,见到自己的本性。
修学佛法的基本程序。第一,是开悟,要明白道理,要悟出道理,开始修行,修到明心之后叫起修。第二,明心见性,修到见到了自己的佛性,就是明心见性。
修行的基本程序:
第一,资粮道,就是你前世所修的行为和功德,也就是你的本性,你的良心。如果一个人在前世没有好好地修,这个人今世就会失去修行的机会,这叫资粮道。
第二,加行道,就是你所做的一切行为。你在有资粮的这个前提之下,开始修行,加上你现在所有善举修为,你开始进步了,向前进了,也就是有了一定的资粮做基础,才可以启动你修行的运作。
第三,见道,在你慢慢学佛的当中,看到了真实的东西。如看见了观世音菩萨,看见了你现在修行之后所得到的一切,你所有的感言,你心里明白了道理,看到了观世音菩萨对你的慈悲。这叫见道。
第四,开悟道,开悟道是当你看到之后,你才会明白,悟性必须要建立在见闻之上,如果你眼睛没有看到,你是不会明白的。开悟是经过见道之后,悟出了道理,知道这是真理,这是真的道,无论如何我都要坚持修行,能够坚持修行的人是已经开悟了。
第五,证道,就是印证了这个道,也就是说当你开悟之后,开始修道,明白了,证实了这个道,是绝对正确的,是我唯一可以走的路,只要坚持走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开悟就是把你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转成佛性。比如,当鼻子闻到不好的东西时,要用佛性去闻香的花。当眼睛看见不好的东西时,要用佛性去看,去看佛法,去看观世音菩萨的像等。当耳朵听到不好的声音时,提醒自己不要听,去听佛音等等,就是拼命地往你的本性里想。
开悟了之后会不会轮回?会轮回。
如果你不想轮回,那你就要把自己身上很难解脱的眼、耳、鼻、舌、身、意让它慢慢地脱离你的意识,把它去除掉。不管在人间什么事情发生,犹如没看到,不要听,嘴巴不讲,身体不去做,意识里根本没有什么事发生,这就是在脱离痛苦。
任何在脑子还没有完全空的时候,所发生的点点滴滴的想法、意念,担心、害怕等等,都是你制造性空当中的劫难,也就是你修佛当中的斑点。印证佛性,实际上是摆脱性空当中的劫难。
因戒守本,因人施法,因心归静,因空而行,因缘而生,
因正舍偏,因悟得智,因果得悟,因意收念,因净得空。
法喜与身和心都有关系的,首先从精神上讲,就是心必须进入一些境界,而不是一般的喜悦。真正的法喜是要打通气脉,真正的打通气脉,是打通脑子里的气脉。师父教你们是要打通上脉,法喜是从上脉来的,是从境界上来的。
法喜它是有气息,还有呼吸,法喜的呼吸是很慢的。当一个充满法喜的人讲话时,是很有哲理的,呼吸是平均的,气息是很顺畅的。当你一旦打通气脉之后,随之而来的叫法乐和法味。法喜等于法乐,等于法味,味就是回味,一想起来就开心,这种喜悦是泛泛地在心中回荡。当一个人法喜充满的时候,最好的方法是让它运转, 运作之后法喜才能充满。
当气脉通的时候,会产生一种持久的、泛泛的快乐,但是不能执著这种快乐。一个人快乐之后哪怕是法喜也不能执著,执著就会迷进去,就会出偏差。这种快乐是小定之后产生的幻感,幻觉的感觉是不真实的,一晃就会过去,是不能永恒的,在禅宗里就叫初禅,就是打坐之后刚刚有点幻觉,比如能看见菩萨了或能看见一些灵界的东西。
去杂念的方法之一,就是微闭目可化解,犹如昏睡前时,什么都记不住,脑子是空的,杂念才可去除,但是时间不能长。
比如今天我要让你生气,我知道什么事情会让你生气,这条就是锁链。如果你把自己缩小了,把自己看的小一点,不在乎这件事,你就会把这条锁链解脱掉,这就是智慧。
要管住自己的信根和念根。信根就是相信的根源,意念的根本叫念根。管住了意念就管住了人的念根,念根一正,再加上念经,一种超现实的境界就会在你的意念中产生,这种意念就是佛念。
真正的布施是把烦恼、忧虑、分别心、执著,全部放下。
肯低头的人,他是永远不会碰到门框的,永远没有过不去的路。
即今休去,便休去;欲觅了时,无了时。如果今天已经放下了,你就彻底放下,不要了。否则你整天的想,我什么时候可以解决这个事情啊,永远就不会有结束的时候。
其实生命是妄想的产物,在人间的这条命就这么短短的几十年,是妄念想出来的。
有戒律才能有定力,有了定力,才能增长智慧。用定力和慧力可以去除烦恼。
要把自己的毛病用放大镜来照,要把自己的优点用显微镜来看。
第一,要轮回的业力是很重的,而且很浊。带业往生是你修行改变之后,还有留下的痕迹,是一些很轻的业,而不是带着重业往生。
第二,当业力受报的时候,犹如火山爆发。当业力来的时候,你要一边逃,一边看。这个“逃”,就是把这个征兆化解掉,消除掉。同时还要看,这个“看”就是让你去化解,让你去想。第三,当你在苦海里,业力像鲨鱼一样紧盯着你,你想摆脱和脱离它的时候,这个鲨鱼是不会放过你的,你要用你的根力,扎进你原始的佛性里面,用佛菩萨的佛力和慈悲力来去除他,来解脱。
第一,修行供养,就是用自己的言行来供养佛菩萨,你修得好,像菩萨,你就是在供养菩萨。第二,利益众生供养,就是帮助人家。 第三,摄受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就是我来替众生受苦来供养。第四,代众生苦供养,就是替代众生受苦。第五,勤修善根供养。第六,不舍菩萨业供养。第七,不离菩提心供养。第八,塑菩萨行法供养。
修行必须要有的十大行愿:
1. 敬礼诸佛 2. 称赞如来 3. 广修供养 4. 忏悔业障 5. 随喜功德 6. 法物常转 7. 请佛住世 8. 常随佛学 9. 恒顺众生 10. 普皆回向
人间的常理、伦理道德犹如是一种人间的烟云,要常想到都是因缘果报。
在人间虽然表面上你的心看不见,但在你的心里要感觉像看见一样。每一天都要观想,要想自己的善良心被自己看见了,看见了自己的心很善良。我要救人家,我要慈悲,我要帮助人家——天天这样想,然后把它显露出来。
前世结了不好的缘,今世又在一起矛盾重重,继续结不好的缘,这就叫恶缘的轮回。解决的方法是观想空性,就是观想我的这个身体是空的。比如人家来骂你,你要感觉自己是空的:我没有什么的,我无所谓的,一切都是假的。他是在骂我身上的业障,我身上的业障真的不好,不但人家骂,我自己也要骂。把这些业障从自身推出去,不要认为是自己的,要把它看成是外环境带来的劣等物质,是我前世的业障,这些债我是一定要还的,而且都是我的增上缘,你能这样想,你就不会生气,这就是修。
1.观想空性时,不要去想任何一个人和事情,而且要让心平静,心态一定要平静。
2.真的生气的时候,可以念给菩萨听,但是念经时不能带有任何的憎恨心。
3.火气大的时候就是气血不顺,这个时候最好是念出声音,声音可以响一点。
4.生气时念经,要一边在忏悔,一边要在不发出声音的同时在心中说:观世音菩萨加持我,加持我。
法身是无色无味的,是超物质的分子粒组成的气场,是一种非常干净、非常纯洁的能量体。佛的法身是无处不在的,是突破时空的隔阂。
愿力是成全你在人间所有因缘的一个根基。
相应法就是我碰到这个事情了,我来对付这个事情;我没有碰到这个事情,我就不对付。
一切相不可得,在梦中的相也好,在人间的相也好,都不可得,不要去抓住它不放,只能应用它、利用它,而不能把它真正的抓起来,总是放在身边。
真正聪明的人,一开口就是“谢谢”,“谢谢”成为一种语言,随时说出,成为一种意识当中的防护墙,这就是智慧,这叫平常心看世界——没有什么可以让我担心的,让我烦心的,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很平常的。平常心看人间,心能安止。
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而没有看到的也不一定是虚幻的,要靠悟性和智慧。
要把十方三世一切佛,植入你的心中。你的心中就是像种花一样,常年开放,四季如春种在你的心中。要把佛放在心中,要与佛合一,与菩萨合一,然后你就是佛菩萨了。你把菩萨的形象,菩萨的语言都放在心中,装在你的脑子里,从你的身体,从你的灵魂全都是菩萨,你说你是不是菩萨?这就是佛法讲的即身成佛。
所有的烦恼,不要把它当成烦恼,不要去回顾它,不要去想它,甚至把它留在你的心中。
首先,世出世间法,无不以诚为本,诚则消孽障,增长善根。
第二,息虑忘缘,一心净念。在念经的时候,必须把自己的各种各样的忧虑和顾虑全部息灭掉,所有的缘分,要全部忘记,这样才能达到诚心净念。当你息虑忘缘沉浸于佛法的时候,你是一心净念,然后就像听到了圣音,亲聆圆音,就像听到了天籁之音,就像听到了观世音菩萨的声音,看到观世音菩萨的脸在给你讲话一样,其实这就是亲自聆听。
第三,潜通佛智,暗合妙道。就是你已经潜入通达,到了佛菩萨的智慧,并找到了这条道,念经念到和菩萨的境界合在一起了,这时你才能学到菩萨的智慧。修心修到和菩萨平等的境界,你才能潜通佛智,暗合妙道。
第四,诚到极处,豁然贯通。就是说你诚心念经的时候,脑子里完全相信佛菩萨,没有任何杂念,突然之间什么都明白了,什么都通了。其实学佛就是讲究一个悟字。
以诚为本,消除孽障,增长善根;息虑忘缘,一心净念;潜通佛智,暗合妙道;诚到极处,豁然贯通。此乃念经妙法也。
未曾生我,谁是我?我还没有生下来时,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等把你生出来之后,你又是谁?你知道你的前世是谁?你的再前世又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长大成人就是我了吗?是我吗? 我是谁啊?还是不明白自己是谁?到了最后,合眼朦胧,又是谁? 快要死了,两眼要闭起来时,什么都看不清楚的时候,你又是谁? 人从生出来到死,朦朦胧胧活了一辈子,人一辈子就这么快的结束 了,想想这是什么感觉?
学佛要学会沉默,沉默是诽谤最好的答复。要学佛菩萨的沉默,训练自己的定力,能使你在学佛当中处于乱中不动,顺逆境不逸。
一法通之后,有一尊菩萨会降临到你的身上,就是会有专门一尊菩萨降临到你的身上保佑你、指导你。如果你学佛法,法门拜的太多、太杂,可能没有专门菩萨来加持你,你就不能一门深入,就很难圆成佛道。当你一法通之后,身体上是虚空的,你身上一空,自然法就通了,菩萨就会降临在你的身上,很多时间当你在行菩萨道时,你就是菩萨了。
佛法都是自己放空之后,才能好好地学进去,以后才能修成正果。
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把自己的理性升华到最高,就是圣人。
化身可以划出两身,第一身为法身,第二身为报身。法身就是菩萨身,行为举止能够影响到对方,而且在人间可以让人看见,也可以不让人看见。只有菩萨才可称为法身。报身是我们在人间学佛学法之身,我们这个身在人间,有这个果报,所以才会有这个身,因为人有报身,然而在人间和天上做了很多菩萨的事情,所以脱离六道到了天上才能成为菩萨,这是报身转法身。
法身,在佛法上讲叫法性身,是愿力成就一切能量的本原。法身是聚集所有能量的本原,能量的本原就是你的性中佛,就是本性。当你完全得到法性身时,你就是一个菩萨,是很高层次的菩萨。这个能量的本原是轮廓和范围,这个轮廓和范围,实际上就是你可以拥有这个世界,因为身上的本性就是宇宙的本能,就是宇宙能量体的总和。
在人间所做的所有的行为像菩萨一样,实际上你就是报身菩萨。报身菩萨是没有法身的。
师父现在的法身就是用人间的报身来弘法,师父在天上是法身,师父在人间是报身,报身是受到天上法身的支配,报身成就才能带动法身成就。化身和法身的成就,实际上就是由报身带动的开始。
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苦恼的人生。别人永远是对,你永远是错的,你这个人就永远不会产生怨恨。
初地菩萨,也叫欢喜地菩萨。欢喜地:始出凡境初登圣境,庆心内融悦情外发,多生欢喜,故名欢喜地,用闻思修慧为加行智,断凡夫我性无明,证遍满功德檀波罗蜜增上。
初地菩萨为欢喜地菩萨,始出凡境,到达了菩萨的境界。刚刚开始感受到自己内心一种融化到圣境的喜悦,已经把人间繁琐的事情融化到佛的境界上了,做什么事情都会有一种喜悦。
用闻思修慧,就是在人间所有看到的东西,经过你的大脑过滤,思考的时候,要用菩萨的正见来思考,那个时候就变成修心、开始启用你的智慧了。你所有的行为、修行,必须要有智慧,这叫加行智。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就是智慧,波罗蜜就是彼岸,多就是到达了,《心经》的意思就是让你的心到达你所要求的彼岸,就是到达开悟的境界,是用你的智慧达到了一个彼岸,也就是用你的境界到达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世道难成佛,唯有修心伏,
三藐三菩提,戒定慧来依,
破除无明心,忍辱开悟欣,
证得无上法,凡人变菩萨。
怎样修才能达到菩萨的境界?
1.首先,能堪忍受,能为难事,心不退没。学菩萨首先要学会能忍受,而这个忍受里面不一定都是你的错,就算你是对的也要忍受。能为难事,就是说我能去做任何困难的事情。心不退没,你的良心、本性,永远不退没。
2.不好诤讼。菩萨永远不会与人争辩、诉讼,去人间讲道理。菩萨的心是非常的柔软,而且非常的安稳。做出来的事情,非常的柔软,非常协调温和,绝对不会是强硬的,总是柔软的解决问题。
3.学佛说法时心得喜悦。给人家说法的时候,那种心是法喜充满,才能成为菩萨。
4.对于佛法,要有信心。
5.悲心愍念众生,给予他们救护。初地菩萨必须要有大悲心,悲悯众生。
6.无瞋罣心去学佛,心常乐慈行。初地菩萨要没有瞋罣心,就是永远没有恨人家的心和罣碍之心。
如果凡人能够进入初地菩萨,这个凡人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一刹那会产生一百个化身。当你有了化身之后就会有神通力,要知道自己在世间:我某某已经不是我自己了,是菩萨了,必须在世间以功德力加持寿命。广度众生能证见菩萨,初地菩萨前后百劫都能知道。要震荡百世间,要起三昧定。这个身体发光,震荡百世界,遍照百世界之后,你的神通力就会越来越强了,然后就可以教化众生。从修悟智慧来觉受证悟法慧,就是说要修悟,修成悟性的智慧,智慧慢慢出来,来觉受,来感觉自身证悟的法慧,就是真正的悟出这些道理。
于虚妄处,强加分别执著,就是孽障。就是你现在处于这个空的、没有希望的、你妄想出来的这个世界中,做不到的事情,还要去执著,非要去做,你就增加了孽障。
用佛言佛语去攻击证悟的人,在佛法上叫增上慢人。
十法界中有六界是要轮回,即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有四界是不轮回的,也叫四圣道,就是圣人之道,即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和佛界。
声闻法界也叫阿罗汉道,修证的是阿罗汉果,是四圣谛的圣果。缘觉法界,是第八层,缘觉法界也叫辟支佛,辟支佛里面有一个叫缘觉,还有一个叫独觉。独觉是靠自己慢慢修行,是靠前世的善根。缘觉就是一定要有一个缘分,然后跟随菩萨修行。缘觉还有一句话叫生在佛的世间。
在人间度化众生,并且在人间有了一块修为的地方,以后回到了天上就会有十方净土。一定要用报身才能成就自己的佛国土,才能在你的佛国土上开花结果。
有一个方法,你可以把所有的佛法基本上都学到。你这样想,因为这个海水 (佛法) 本来就是你的,你就是佛菩萨,只有你是佛菩萨,你才能享用这么多佛的源泉。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是化身佛,几乎没有报身,非常干净,非常好,他有两种形态在世间。第一种形态是示现不同众生的形体而存在,就是说佛菩萨有时现的形体是不同的众生。这是有形有体的,是用不同的肉身来弘法,来救度众生。第二个形态是无形无神,无影无形。无影无形是一种光能的形式存在。第一种是菩萨的化身;第二种是有修证功夫的,乘愿再来的菩萨。乘愿再来的菩萨,身体是发暖的,而且会发光。
当你有办法的时候,别人就拿你没办法了。当你能够主宰自己心灵的时候,人家就拿你没有办法了。你想让人家拿你没办法,你最好是自己有办法。
知足心常有,好胜心常灭,安闲自在。
临生有何喜?临死有何惧?活着的时候是稀里糊涂生出来的,死的时候也不要去发愁害怕,重要的是要知道今后往哪里去。自己的修为是指导你往哪里去的最好目标。
若悟空性法,无生亦无死。如果你已经开悟了,明白整个人生都是空的,知道人生怎么办的话,你会没有生与死的概念,无生无死就是空,这就是菩萨的境界。
如来心就是真正的佛菩萨的心,就是真如心,真实的真如佛心就是如来心。如来心是真正的,真实的,坚强的。如来心就是你对这个佛性和佛心没有丝毫的怀疑,这里面还包含着随缘心、清净心、还有涅槃心。学佛要学真正的本性和真如佛心,你真正的原始来的佛菩萨的心,就是本性,就是如来心。涅槃就是把这个世界看成无常的,自己开悟了,完全明白了这个世界的真实性,你的心和原来一样,就是如来心。
如何开悟:
第一,行菩萨道,就是走菩萨正在走的路。
第二,累积福德。劝人学佛必须先从福德开始。只有当善根、智慧、定力,这三个因缘成熟的时候,才能成为一种很强的功德。
第三,要有定力。学佛学法,学到最后如果没有定力,就不能达到佛的成熟性。这个成熟就是师父给大家讲解的从一地菩萨到十地菩萨的境界。如果你想圆成佛道,在你做菩萨的时候,要有智慧,要有定力,而且要有本性,具备这三个条件,才能向菩萨界圆满过渡,最后达到佛界。
善观因缘。如果这个因缘成熟,就直接开示。如果你不去善观因缘,直接去开示,会让这个缘没有成熟的众生,得到害处。另外,在这个人因果还没有正式成熟的时候,你不能直接地去说法界的实相。
二地菩萨也叫离垢地,“妙修中道芸除法垢故,名离垢地,以加行智断于诸众生起邪行无明尽,证最胜功德戒波罗蜜为增上”。二地菩萨是以十善业自利利他,来帮助人家,来帮助自己的。二地菩萨从初地进入二地之后,境界开始有新的转化了,这个转化就是他的光明心。因为二地菩萨有一个光明心,就是明亮心,开悟的心。二地菩萨的光明心会慢慢地,渐渐地成为大慈悲心。等到大舍心,大福德,大愿力,大慈悲心生出来的时候,就是在慢慢地洗涤你们的心灵。当本性干净时,就能看到干净的本性,就逐渐地脱离了沉浸欲界的染浊。当你慢慢地经过这些洗礼,你的心境就慢慢地开始脱离了欲界天。学佛人必须要离开尘埃的境界,成就清净,离欲梵行,离开你的欲望。梵字就是真正相信,真正地来修自己的行为。戒行具足,你所有的行为都必须有戒律。佛法讲“以戒为本”,所以你必须要戒,而且要具足,就是要全方位的戒,把你的思想、行为、语言全部都要戒,这个人才能进入二地菩萨的修行领域,即刚刚进入二地菩萨修行的领域。
一切佛法修学,要依十善业作为学佛的基础。十善业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
二地菩萨要以佛道为上进,发菩提悲愿,度化众生,就是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要用原本清净的光明心,继续用正直、柔软、纯善、不杂、调伏,就是要用非常光明的心地,调解和降伏你心中的业障。二地菩萨就是调伏、柔顺、正直,要寂静。寂静就是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安静下来,能安静下来你才有资格做菩萨,你什么事情 都静不下来就做不了菩萨。还要广大,静下来之后,心要广大,要无边无际,要容纳四海。二地菩萨要发出利益心、安乐心、慈悲心、怜愍心、摄受心、守护心、教化心。要很严格地要求自己利益 众生,做任何事情都要对大家好,这叫利益心。安乐心就是每一天要做很多的事情,而且每一件事情都要对大家好,要自己快乐,让他人快乐。慈悲心就是看见谁都要可怜。怜愍和慈悲是有区别的,怜愍是具体的指某一件事情,怜愍是指这个人很可怜,生怜愍之心,而慈悲心里面也包含怜愍心。摄受心就是把自己的心摄住来承受压力。守护心就是要守护这个道,守护这个法门。教化心就是教化众生,去教育帮助他们,去感化他们。心心念念都希望自己成为教育众生的力行者,我的心,我的念全部都是帮助人家,教育人家成为菩萨,这样你自己才能成为菩萨。
要用自己最清净,非常清洁干净的心来增长、加强、巩固、扩大自己度化众生的大悲愿。你们一定要度化众生,必须去救度众生,不然就修不到菩萨界。
世界上一切现象均是我们的牢狱。
开始的时候先要修自己的拙火,修自己的能量体,而这个能量体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变成一团光,是红色的光,而且很温暖,当充满全身经络的时候,身体会产生一种光,这个光是光明之光,这个光是清净之光。当你能修出这些拙火时,你的境界就等于进入了色界。一个人做的功德到了一定时,拙火会自然发出来,用佛光控制自己的欲望,用佛光消除自己的贪瞋痴。拙光可以解释为灵性之光和身外之光,就是说当这个拙火形成一种光之后,实际上就是你身上的灵性之光,这就是为什么当人修到一定的境界时,头上会有光环。
到了色界天之后,要懂得乐爱、法味和光明。乐爱是快乐,充满着慈爱。法味是完全遵照菩萨的佛法三昧在走,在运作,就是你做的事情都是菩萨做的事情。光明是因为你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菩萨做的事情,而且都充满着慈爱,自己又感觉很快乐。
无色界天是空性体,就是空性的天,连灵体都是非常非常的干净。
当你内心有污染,在八识田中有业障时,永远都洗不掉的,只有一个方法可以洗掉,就是你彻底大彻大悟了之后,脱离了六道轮回之后,全部修学佛法的时候,你才能随着时间的延长慢慢地彻底地干净。但是,是很难的。
空性体是靠光点凝聚起来的,这么多的光点是怎么来的呢?是你做的善事,积的功德。功德越多,这个空性体就越干净。如果灵性外面没有很多的功德注入到你的云里面,这朵云在天上是看不见的。
你做善事,做功德,救度众生就会有不停的光点凝聚在你的这个云层里面,这时你的这朵云,是一朵很漂亮的云,能看得见,却摸不着,但能感觉出来了。师父让你们学的就是怎样把这些光点聚集起来,和宇宙的光点融合在一起。宇宙的光点是天然的,这个宇宙本来所拥有的和它这个光点融合在一起,这种状态是光和光的相互映照。这个光就是把自己这个心中修炼出来的佛光和宇宙之光合在一起,接下来就会出现奇妙的现象,所有的佛菩萨就在天上显现,而这个天就在你的心中,因为当你的自性之光、佛之光和天上的宇宙之光合在一起时,你的眼睛、你的心就能看到天上的佛菩萨,因为他们的光照耀着你的心。当你的光和天上佛菩萨的光合在一起时,就是把佛菩萨传入了你的身体,就像流星一样进入了你的内灵,等佛光进入你的内灵之后,你就变成了虚空的光,你的身体就变成空的了,这就是无色界光的境界。
很高境界的佛菩萨才能涅槃。涅槃是直接进入佛的世界,也就是第十法界,即佛界。
学佛菩萨,是学不同果位的佛菩萨。如果你们专修三地菩萨,那你以后走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得三地菩萨的果位。不是一定要一地一地的往上修。
“质直柔软及堪能,调伏寂静与纯善,速出生死广大意,以此十心入二地”
二地菩萨是清净和戒行成就。如果你想做二地菩萨,首先要寂静,很寂静,还有要纯善。你们今天做任何事情都不想,很寂静,心里很善良,而且是纯善,什么要求都没有,你就已经进入了二地菩萨的境界。
根本智要无念,如果没有念头就会得到真的安静,如果能真的安静下来,就是涅槃的基础。涅槃就是不生不灭,就是明心见性,涅槃是梵语,是灭度、灭烦恼、灭生死,只有脱离烦恼和了脱生死才能得到真正的寂静,众苦永寂,具有不生不灭,就是这个人没有生也没有死,永远没有灭度的,即成佛。
要舍去一切浮动的心。只要坚定信念就不会有浮动的心。
把自己的欢喜心、哀伤心、求财心、争斗心、嫉妒心、分别心、尊贵心、傲慢心等,几乎所有的烦心全部都要去掉,你把这些所有的心都不要了,让它们全部倒下来。有一尊佛菩萨叫卧佛,把所有的心全部抛开了,当你所有的心都在的时候,你是不能涅槃的,卧佛的这个姿势就是达到正定涅槃,开悟、醒悟,达到了妙觉定。妙就是最终觉,就是达到了最终的觉悟。
觉有四种:第一种是始觉,始觉就是刚刚开始觉悟;第二种是相似觉,相似觉就是好像是觉悟了;第三种是随分觉,随分觉就是随着缘分来慢慢地觉悟;第四种是究竟觉,究竟觉就是你最后明白了之后才觉悟了。
为什么出家叫遁 (顿)入空门?就是顿时明白了,进入了这个空门。空门就是什么也没有的门,因为这个有色世界本来就是空的。
灵魂进入了人的躯壳之后所有的感知叫初发心,即刚刚开始的心叫初发心。佛性就开始运转了,开始运转之后就是始。始觉开始有境外觉、内觉和直觉的递定。境外觉就是你对外面的感觉;内觉就是你灵魂的感觉;直觉就是你自己灵魂和肉体直接能感受到的称之为觉。别人给你讲话,一个动作能让你有一个直接的感觉,这个就叫直觉。相应到宇宙的本初,就是说当你的境外觉和内觉,再加上你的感觉正觉,相应到了宇宙的本初,就是这个地球的本初,人的良心本性适合这个宇宙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最原始的本性,最后达到圆满无上正等觉。
三地菩萨也叫明地,“随闻思修照法显现,故名明地,以加行智断心迟苦闻思修忘失无明尽,证胜流功德忍波罗蜜为增上”。随闻思修,此地菩萨是只要看见什么东西就会思考,然后佛法自然显现, 然后什么都明白了。三地菩萨可以看出人间的一切好和坏 (这不是指人间认为的好坏,而是上升到用佛智慧的理念) ,会立刻显现出来和明白,故名明地。智断心迟,让智慧能够判断和理解你的心。“迟”在这里讲的是心地稍有一点不正,你的智慧会立刻断定你心中的正和不正,也就是宇宙空间任何事情和道理菩萨都知道。修忘失无明尽,修忘就是修掉你所有不好的事情,三地菩萨可以把人间的所有的东西,经过他的大智慧,全部看穿,完全明白道理。“胜”在这里是指拥有的意思。证胜流功德,就是你的功德全部有了,就像一个人没有欠债的时候,挣来的钱全部都是自己所拥有。
菩萨为了到达彼岸,为了能够提升境界,什么都可以忍耐。“增上”就是把任何不好的东西,都看成是一种增进你上进的缘分。人家骂你,你很开心,锻炼你的耐心;人家打你,你也很开心是在消孽障,把自己的思维全方位的转变成增上缘。自此以前三地,总修大乘三摩提。救度众生就是修大乘佛法,因为前三地菩萨 (初地,二地,三地) 是修大乘的三摩提。三摩提是断阐提不信习气。
一个人能定下来就是禅定。就是在禅定的时候,把所有的妄念、杂念都要去掉,而前三地菩萨,把禅定都要断掉。心里越想忍耐的人,是越不能忍耐的。真正能忍耐的人,不用想,就能忍耐下来,不要克制,自然就能克制,这是平时修炼所为,真正的禅定是连禅定都不要,都是空的。
念经要用心念,要真信,要切愿,要有真切的愿望,而且还要有念佛的缘分。念经的时候,念的是自己的心。念佛的时候是自身力量的因,你念佛菩萨就等于念你自己,因为你本来就是菩萨,所以用心加上因,也就是你能用念的心,所念的佛,即用真心来念你所念的经文,“因”能因为念的心而显现,就是说你自己念佛之后,因为你用真心去念了,这个佛菩萨就会在你心里显现出来,就是你心里真正的佛性显现出来了。自己念经的力量加上因为你念经形成了与佛的感应相交,你以后就能上西方极乐世界或超脱六道轮回,去菩萨界。
无我有两种:
1.人无我,就是人家没有我,人家看不起我,人家不把我当一回事,人家就是没有你,结果就去除你的烦恼。
2.法无我,人间所有的事情都称为法。在任何的事物上,能保持自己没有我,就是法无我。法无我,破所知障,就是破所有在 智慧上的障碍,就是要把人间的这种智能,作为一种业障要全部破除,没有什么聪明不聪明,没有什么智力不智力的。
怎样发菩提心?
1. 学习关心一切众生,人溺我溺,人饥己饥,利己利人,达己达人。
2.包容一切众生,就是人家做错了,要能包容人家,不要去恨人家;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3. 学习克己,常思己过,学习忘我,经常想想自己做错的事情, 你就不会难过;经常想想自己没有什么本事,我很弱的,我主要是靠大家,没有我大家也能做好;不念人非,不要去念人家 过去做错的事情;不该你有的意念不要有;不要固执,不要有我。
4.给人信心,给人欢喜。
圆发三心,一个人学佛,要从心里发出三种心:1). 至诚的心。2). 深心。3). 回向发愿心。至诚心就是真实无伪,讲话都是真实的,没有任何的伪装。要用真诚无伪的心对待一切众生。深心要用一切无缘的慈悲心关怀一切众生,用深心去帮助别人。回向发愿心,这个心是一个学佛的心,是比较高尚的心。回向发愿心要记住两点:一个是万善同归,所做的一切善事,都要归到功德;另一个是普愿有情,自己的心发愿要度所有的有情众生,有情众生就是有情义的众生。
在人间什么叫吉祥?凡是在人间应该得到的东西就是吉祥;本来你不应该得到的东西,但是经过你的努力后得到了,就是不吉祥。
在不断“戒”的当中,要做更多的善事,做更多的功德来调伏自己的清净心,这样你才可以成为圆满。
虽然人在人间,而你的境界已经到了菩萨的境界,只要境界在菩萨的地方,你就是菩萨,就会有神通力。要知道开发菩萨的深广神通力,而且要接引无数众生信佛和闻法。
能舍就舍,难舍也要舍,看得破,放得下,就是空。
一个有神通力的人,会在自身身上显现出百种身相,就是当一个人乘愿再来有神通力的时候,他可以显现出很多的法身,就是像师父的法身,显现不同的身体和相貌。在每一个化身的周围有一百种身相,就是每一位法身出去,就有近百位弟子庄严地围绕着护法,任何的护法,任何和师父有缘分的人,或任何从天上下来护法的人,全部都有这个功能来护法,而且是自显的菩萨摩诃萨。
如果想修成菩萨身,得到法身或神通力 (即法力) ,要记住几个基本的要点:
1.菩萨不见人过,菩萨永远看不见人家的过失和过错。
2.只管耕耘,不计收获
3.无心,就是说你不瞋恨,没有烦恼,无障碍。菩萨并不是真的无心,而是以众生之心为心。
学菩萨的境界,要清净心地。先要把自己的心地清净,心要安静,然后开发智慧。要尽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来调节,调柔,来寂静自己的妄动之心。
慈悲心要柔和,然后慢慢地升华,要越来越宽大。要谦卑;要随顺;要不浊;要纯善;要润泽;然后要寂静。心胸要宽阔,要广大,要坚固;要明盛,就是当你明白之后,你感应出来的宽广,盛大,那才是有意义的;还有就是要清净,要平等,要无相。
用伤害别人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
烦恼是怎么来的呢?都是自己找来的,犹如水中月,水中原来是没有月亮的,但是,你在水中找月亮,月亮过来了,才让这个水不平静,过了一会儿月亮走了,水就平静了。这个水犹如你们的心一样。犹如镜子照到花一样,如果没有花,镜子是照不到花的。我们这颗心就像镜子一样是透明的,如果我们看不到人世间的什么东西,我们就不会起烦恼。我们没有看见花,我们的心就像镜子一样干干净净,因为我们看见了花,照见了这个镜中花,所以我们的心才会不平静。
万念归一念,就是一念都不能有。
无念就是正觉佛宝,就是不要有念头,那你就是学佛学得正,就是正觉佛宝,叫正觉正念。
做人,情愿跟一个端人交朋友,也不跟一个读破万卷书的邪人交朋友。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菩萨在人间不去有作为,他的境界超越了人间,表面上看无为法是什么都不做,实际上是用智慧在处理人世间的事,处理完了,没事,犹如什么都没做其实就是菩萨的境界。
你的心灵想获得解脱的话,千万不要被人世间的事物所牵住。
有用之人,有所不用。就是很有能力的人,他对很多事情就假装不做,他就听,学,不是什么事情都做的,这个事情明明知道能做,就是谦虚不做,什么事情都保留三分。而无用之人,无所不用,而无用的人感觉自己什么都能做,做不到了,就出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