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南无释迦牟尼佛!
感恩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感恩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及龙天护法!
感恩恩师!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钵啰耶。菩提萨埵婆耶。摩诃萨埵婆耶。摩诃迦卢尼迦耶。唵。萨皤啰罚曳。数怛那怛写。南无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婆卢吉帝室佛啰楞驮婆。南无那啰谨墀。醯利摩诃皤哆沙咩。萨婆阿他豆输朋。阿逝孕。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摩罚特豆。怛侄他。唵。阿婆卢醯。卢迦帝。迦罗帝。夷醯唎。摩诃菩提萨埵。萨婆萨婆。摩啰摩啰。摩醯摩醯唎驮孕。俱卢俱卢羯蒙。度卢度卢罚阇耶帝。摩诃罚阇耶帝。陀啰陀啰。地唎尼。室佛啰耶。遮啰遮啰。摩么罚摩啰。穆帝隶。伊醯伊醯。室那室那。阿啰参佛啰舍利。罚沙罚参。佛啰舍耶。呼嚧呼嚧摩啰。呼嚧呼嚧醯利。娑啰娑啰。悉唎悉唎。苏嚧苏嚧。菩提夜菩提夜。菩驮夜菩驮夜。弥帝唎夜。那啰谨墀。地利瑟尼那。婆夜摩那。娑婆诃。悉陀夜。娑婆诃。摩诃悉陀夜。娑婆诃。悉陀喻艺。室皤啰耶。娑婆诃。那啰谨墀。娑婆诃。摩啰那啰。娑婆诃。悉啰僧阿穆佉耶。娑婆诃。娑婆摩诃阿悉陀夜。娑婆诃。者吉啰阿悉陀夜。娑婆诃。波陀摩羯悉陀夜。娑婆诃。那啰谨墀皤伽啰耶。娑婆诃。摩婆利胜羯啰夜。娑婆诃。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嚧吉帝。烁皤啰夜。娑婆诃。唵。悉殿都。漫多啰。跋陀耶。娑婆诃。
世界佛友大家好!
师父很久没有跟大家见面了,这一年时间师父很想念大家,师父心中时时挂念着每个孩子。你们都是心灵法门的火种,无论师父在哪里,师父永远在你们每个孩子的心里,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永远普照着你们的心灵。师父很爱你们!希望你们坚持佛道,永不退转!
师父十几年为了弘法,肉身消耗、背业很重,但是师父一直都在给你们加持。希望你们每天都能够好好学习师父的白话佛法和开示,依教奉行,严守戒律是成佛的基础。多多为众生真心付出,破除自身的我执我相,心中常念佛恩、国土恩、师恩、父母恩、众生恩;成佛的路上需要真心诚心、勇猛精进、心系众生、一心向佛的孩子。
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和师父会永远加持保佑每个正信正念的好孩子,佛法的传承靠每个佛子薪火相传,师父会引领你们到达彼岸。希望你们珍惜末法时期最后一班法船,众生的苦就是师父的苦,师父愿你们一世修成报佛恩!
师父 2021年11月5日
——————————————————————————————
金刚般若菩提种,
自性本空显光明;
出离欲海破执迷,
返朴归真是菩提。
师父开示:
——————————————————————————————
有一个很富有的人,他的儿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走失了,富翁十分挂念自己的孩子,有一天富翁在马路上走,看到一个乞丐,他盯着乞丐看,越看越觉得脸熟,最后认出乞丐就是他失散多年的儿子,他正想把儿子叫过来相认,但是儿子因为常年流浪,在马路边上受别人欺负侮辱惯了,他误会了,以为富翁叫他过去是要侮辱他,富翁走得太急了,儿子一看他这么急匆匆的过来,以为要抓他起来见官,又逃走了。富翁非常伤心,最后想出来一条妙计,找一个人把儿子找来,让他有一个工作,有一个新的环境,儿子以为有工作了,就去上班了。富翁每天上班的时候在窗口看着孩子,不敢相认,守望着他,慢慢提升他的职位。孩子非常胜任,越做越好,富翁觉得时机成熟,召集亲朋好友把秘密公开——这就是我失散多年的儿子。儿子知道自己的身世,也敢向父亲相认,这时候父子含泪团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儿子就是我们众生,富翁就是我们的佛陀,众生在人间长期的生死轮回,早已忘记自己成佛的本性,受着人间的苦难,并造下恶因。佛陀知因果,救众生,告诉众生,你们都可以找到一条路,让你们可以成为和“父亲”一样的人。佛以身作则,以种种妙法引导众生,让我们离苦得乐,止恶向善,努力精进,以至成佛。观世音菩萨也是看到了我们在人间吃苦,但是我们又在不停地造业,菩萨以无上菩提甚深微妙法救度众生,所以我们要觉悟,要早日超脱六道轮回,回到天上父母亲的怀抱中。 ---20160218 印尼巴淡岛法会开示
——————————————————————————————
佛友分享疑问:佛陀到底给我们指出一条什么样的成佛之路呢?
师父开示:
——————————————————————————————
“我们是谁?我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从哪里来?我们又要到哪里去?我要到哪里去?我们不知道要到哪里去?人生知无常,今天有,明天没有,就是人生的无常。”人在寻找,就是说因为人的无常,让人在寻找一种原始的单纯和朴素。因为我们什么事情都不能延长,什么事情都不能由自己控制。今天有一个美好的婚姻,过几天就没有了。我们今天拥有了像小孩子一样的充满活力的生命,但我们转眼之间就没有了。
师父要你们经常探问生命的实相。经常去探问探问自己生命的实相,想一想我们生命的实相是什么?我们的生命是来做什么的?我们走又是到哪里去? 4-41【如如不动,召唤本初的觉醒】
——————————————————————————————
佛友分享疑问:
1.生命的实相是什么?
2.我们来人间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从何而来?
师父开示:
——————————————————————————————
简单的来讲,实际上生命有个本源体,生命万物的本源要找到,这样的话你就比较容易理解了。今天师父就从科学技术高科技、生物还有哲学方面来讲一讲生命的本源是什么。实际上科学家讲的宇宙,它本来就是一个无形无相,无声无息,无作无为的这个本性,用佛法界讲,就是如如不动的这个本性。比方说我现在跟你们说什么宇宙?宇宙你们看得到吗?有形象吗?看不到。它有生息吗?你看你到农村的时候,你在很安静的地方一点声音都没有,你说这个本源体是什么?它有什么作为?它没有什么作为。用个宇宙科学观来分析生命,它实际上是一种物质,用现在话来讲呢叫光子流,但是实际上它这个生命体是来自于宇宙的轴心发出的一种光,这种光就称为灵光。
今天为什么跟大家讲这些呢?实际上就是为了解决大家经常说我们生命的本源到底是什么?很多人说能量转化,盘古大帝开天辟地,宇宙蛋的爆炸等等,实际上这些传说,总的来说就是生命来自于宇宙本性。
所以学佛要懂得众生虽然有佛性,但是这种佛性在我们的本性处,就是在宇宙的根本处。宇宙的根本处,用科学来讲就是宇宙蛋,用我们传说当中的盘古大帝,这个宇宙蛋的爆炸而形成。 广播讲座161222
——————————————————————————————
佛友分享疑问:
1.我们是谁?我们从何而来?
2.佛性从何而来?
3.为什么要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4.师父有首偈子:“菩提本是空,明镜亦无心。本来亦如是,何处非如来”。为什么师父说“何处非如来”?
我们归于何处?
师父开示:
——————————————————————————————
宇宙至上最深的源头在哪里?就是我们应该从哪里来,就回到哪里去,不是指你上辈子从地狱来的、从地府来的,再回到地狱去、回到地府去,而是指你最深的源头,就是宇宙本来的面目,那就是你本初的佛缘,找回自己的佛缘,回到天上,跟观世音菩萨在一起,这就是回到你来人间之前的地方。因为在你没有到人间之前的地方,那就是脱离了六道轮回的佛的境界。 12-24【回归本原 找回本性】
——————————————————————————————
佛友分享疑问:
1.我们归于何处?
2.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师父开示:
——————————————————————————————
首先,我要告诉大家,佛法教育就是要恢复我们本有的智慧德能。
1-1【学习佛法圆融的智慧】
——————————————————————————————
佛友分享疑问:
1.本有的智慧德能指的是什么?
2.佛性有什么特征?
师父开示:
——————————————————————————————
本性是空,是无智体的,是清净寂灭的。人的本性是非常干净的,是安静的,是非常纯洁的。“寂”就是很安静的,慢慢地就像没有一样。
其实修的就是我们一颗善良的心,而这颗心是无形、无相、无色、无味,什么都不知道的。 4-25【谈“无罪福与无智体”】
佛性没有动,没有静;没有生,没有灭;没有去,也没有来;没有是,也没有非;无往无住,这就是佛性。 9-1【忏悔求佛性】
——————————————————————————————
佛友分享疑问:
1.我们如何从本性的状态落入六道轮回的?
2.佛性没有是,也没有非,这里的“是”和“非”是指人间谈论的“是非”吗?为什么?
我们因何而来?
师父开示:
——————————————————————————————
生命是从寂静无明的空性混沌中开始的。我们的生命就是在这个世界当中开始的,从宇宙的空性意识中启动了念头。当你生出来,你慢慢长大之后,你有自己的意识和自己的意念了,这个时候就成为一个念头;那么你慢慢有了念头之后,你就会慢慢有所求;你一求一个事情,你就会慢慢地发出一种欲望;然后欲望就会使你的意识生命,就是你的大脑进入了如梦幻般、无尽的、游戏的人间中。
7-32【空性就是随缘】
——————————————————————————————
佛友分享疑问:
1.宇宙的空性意识,是什么状态?
2.寂静无明的空性混沌,是什么状态?
3.“寂静无明的空性混沌”,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4.启动了念头之后,会产生什么?
一起闻思修:
1.启动了念头,这个“念头”,是什么念头?
2.为什么是“意识生命”,就是你的大脑进入了如梦幻般、无尽的、游戏的人间中?
师父开示:
——————————————————————————————
每个众生原本就是有佛性的,那么众生来到这个世界,但是这个世界物质对精神的诱惑力很大。所以,众生以为这个世界上什么东西都可以得到的,所以拼命的求,对自己的精神物质他倒追求的少,对这种肉体的物质还有这种人间的那种物质的东西,他整天的去求啊,求了时间长了他忘记了这种本性,忘记了自己的根,所以他就迷惑了颠倒了。也就是说比方说一个人他本来有一个家他经常回家看看自己的家,但是他到外面整天赚钱、打工、吃喝玩乐等等,他就把自己的家忘记了,就像一个喝醉酒的人最后连自己的家在哪里都不知道,所以找不到自己的本性了,这时候我们人因为长期地生活在人生的红尘中,我们忘记了自己的使命,忘记了自己内心的佛性和原本就有的佛性。 广播讲座161222
——————————————————————————————
佛友分享疑问:从理论上来讲,我们要回到本性的状态,应该要怎么做?
一起闻思修:
1.您在追求哪些物质?
2.您有没有忘记自己的佛性呢?
我们如何回去?
师父开示:
——————————————————————————————
wenda20170623 49:49 如何理解空性和混沌
女听众:在《白话佛法》第七册第十八篇,师父讲生命的缘起,说:“生命是从寂静无明的空性混沌中开始的。”师父以前讲寂静的时候总是和涅槃连在一起,涅槃寂静,师父讲空性是可以直接理解为菩萨的智慧。在这里,寂静和无明,空性和混沌在一起,我不是特别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台长答:空性和混沌,比方说,你在做人的时候是不是混沌?稀里糊涂(对)等到你空性了,寂静了,安静了,你能找到你自己的本性了,你是不是想通、想明白,不是空了吗?空和混沌是不是在一起了?你不混沌怎么会空呢?如果本来就是很空的东西,是空性的东西,你还要去修什么空性啊?就是因为你有混沌,你才会变得越来越空性。因为你有烦恼,你才会有菩提,你没有烦恼,你何来的菩提?(明白了。就是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们本来是无念的,然后我们动了念头,随着念头就产生了意识,然后有了欲望,才有了“贪、瞋、痴、慢、疑”这五毒,才进入了迷惑颠倒的轮回。现在我们学佛以后的修心就是逆向的回归过程,可以这样理解吗?)可以。很厉害,学得很好,《白话佛法》学得很好啊,非常好。
——————————————————————————————
佛友分享疑问:修心就是逆向的回归过程,回归本性的关键在哪里?要如何修?
修心纲领一:寂静
师父开示:
——————————————————————————————
在修心中最重要的要修纲领。修心忙了半天,到底什么是修心的纲领呢?就是要如如不动。中国传统上曾经讲过“感而遂通,寂然不动”,实际上就是让我们懂得:今天对什么事情,首先要有感觉,要用心去做,只要去慢慢地感觉,慢慢地去做,你的思维会慢慢地认真,会变化,会想通;寂然不动,就是静默之后你的心会如如不动。所以一个人能够安静,他就不动;一个人心动了,他会有行动。这两句话实际上就概括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的“心物一元”基本理论。
什么是“心物一元”?就是心理和物体其实是合二为一的,都是从心来的,这是基本的理论。其实这就讲到了生命的自性和本性,它是寂然不变的,是如如不动的。也就是告诉我们,人的本性内在都是如如不动的, 我们应稳住,不应该吵架。如如不动的人不会吵架,如如不动的人不会动不动就跟人家耍性子、翻脸。所以要懂得,本性是永远不会变的,只有当你静下来的时候,才能感受到本性的存在;你在烦恼的时候,找不到你的本性;你在欲望膨胀的时候,丢失了本性和佛性,所以只有寂静才能不动。 视频开示100【心物一元 返归本性】
——————————————————————————————
佛友分享疑问:
1.您寂静吗?为什么不寂静?
2.怎样才能达到寂静?
修心纲领二:改毛病
师父开示:
——————————————————————————————
空是什么?空不了的,让你脑子里空,你空得了吗?因为你的八识田、七识田、六识田中有很多杂念和意念,你根本完全空不了。那么怎样空呢?就是要一步一步、一点一滴地把八识田阿赖耶识中的那些无明习气、无明烦恼、无明的障碍和过去生中的业障,慢慢地全部清空,就像搬家一样,一样一样地解决,一样一样地搬出来。等到搬空之后,你就彻底地无相,想通了。不会再想不通这些事情,就会无相。
视频开示39【证悟空性 照见五蕴】
要改变自己不好的行为、不好的性格,过去残存在自己内心的杂念, 要勇于跟自己内心的这种杂念和不理智的世界观去做斗争,去改变它的本性,让自己脱胎换骨,拥有真正的佛性,那才是真正能够依靠的心悟基本佛理。开悟是心开悟,所以要心悟。刚刚就是师父跟大家讲整个修心的纲领。 视频开示103【心是本源 真如佛性】
——————————————————————————————
佛友分享疑问:
1.业障有哪些体现?
2.这两个修心纲领冲突吗?为什么?
师父开示:
——————————————————————————————
你的佛性比方说是金,是挖出来的金子,这个金挖出来时,周围都有石头沙子等杂质,你要想让这个金子放亮,就必须先把边上的杂质用水冲掉,处理干净。同样你要把做过的不好的事情像淘金一样用水冲洗掉,处理干净,你的这个本性、佛性就会显露出来了。
2-10【消除业障,返本归元,脱离轮回】
——————————————————————————————
佛友分享疑问:
1.您会不会错把石头当成金子?把金子当成石头?
2.如何确保自己能够区分金子和石头沙子等杂质?
3.怎样才能知道金子外面还有多少杂质需要去除?
闻思修启动根本智
师父开示:
——————————————————————————————
一个人要从根本上来挖掘他的智慧,叫根本智。根本智就是般若智慧。因为只有自己知道有没有完全挖掘了自己最深处的智慧,那是菩萨的智慧,你才能断无明烦恼。
很多人嘴巴很会讲,他能解释世界的万物,万有的现象,这个也能说,那个也能说,这个人是不是般若智慧啊?并不是。这叫“后得智”。
实际上,追求般若就是绝顶智慧的一个作用,而且有了般若智慧之后你是无所不能的,什么问题都能得到解决。“智慧”这两个字,实际上是无知。因为他追求的是人间的那种智慧,他所享受的和他所得到的是人间的智慧。因为人间的智慧是有限的,只有从人的本性散发出来的智慧才是无限的。 3-8【开启根本智,破无明烦恼】
学佛要闻思修,就是听闻佛法、思维佛道、修证佛果。要懂得修啊,听到佛法之后要好好地在思维上、行为上修行,然后你才能修成,所以叫闻思修。当你闻思修之后,你会和菩提心相应,菩提心就是菩萨的心。所以,要想得到智慧,你首先要接近智慧。
8-18【相应佛心 尽除心垢】
——————————————————————————————
佛友分享疑问:
1.“根本智”与“后得智”有什么区别?
2.为什么闻思修可以启动“根本智”?
3.您有闻思修的习惯吗?
4.有佛友说:我不会闻思修,我念心经求菩萨赐给我智慧就好了。这样说法对吗?为什么?
内观洞察内心
师父开示:
——————————————————————————————
Wenda20180429A 14:08 梦见同修对自己说要内观;如何理解“内观”
女听众:同修做梦有位女师兄跟他说“不要什么都说出来,要内观”。现实生活中,做梦同修很单纯,有什么说什么。师父,能开示一下“内观”吗?
台长答:“内观”就是往里看,往自己的本性看,看看自己做任何事情是不是如理如法,然后照看自己的生命,照看自己的慧命,照看自己的本性——看看自己内心的本性。观,就是看;内,就是往里看,不要到外面去看(明白了。只看自己不看外边,只看到自己的毛病,不要看到别人的毛病,是吗,师父?)对啊。佛家讲内观是什么?内观就是观照自己(对)因为“内观”在印度的巴利语中是一种禅修,由释迦牟尼佛开始内观的,就是如实地观察,观察自己内心本性的真正面目,净化自己的心灵。内观还包括你要观自己的呼吸,观自己内心的无常、苦,这种如实了知的方法就是一个净化心灵的过程(明白了。这个同修正好最近临上香的时候,菩萨好像提示让他修禅定)对啊,就是禅。内观就是禅,就是以智慧洞察一切内心表现的根源(明白了)
——————————————————————————————
佛友分享疑问:
1.为什么内观可以了解自己内心的真实面目?
2.您有内观的习惯吗?
3.都说改毛病难,必须要借助本性的力量才能坚持,但是我们在还没有完全找到自己的本性时,又该如何依靠本性的力量来改毛病呢?
师父开示:
——————————————————————————————
有一个小徒弟打坐了一段时间之后,感到修行非常困难,产生了畏惧的情绪,就对惠能大师说:“师父,我是不是没有修成正果的慧根啊?”惠能大师说:“孩子,心诚则灵。只要你有毅力,就不愁达不到自己的目标。”
接着,惠能大师给徒弟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商人在翻山越岭的时候,遭遇了一个拦路抢劫的山匪,商人立即逃跑。但是这个山匪在山上好不容易碰到这么一个人,穷追不舍,一直追到这个商人走投无路。这时候,商人看见一个山洞,钻了进去,山匪也钻了进去。山洞里非常黑,刚刚进来的地方还有一点亮光。商人本能地逃过了山匪的追逐。但是在黑暗当中,没想到突然被山匪逮住,遭到一顿毒打,身上所有的钱财,包括一把准备为夜间照明用的火把也被山匪掳去了。幸好山匪没有要他的命。之后,两个人各自找洞的出口。这个山洞非常深而且很黑,洞中有洞,纵横交错,两个人置身在洞里,像一个地下迷宫一样。山匪庆幸从商人那里抢来了火把,于是他将火把点燃,借着火把的光在洞中行走。火把给这个山匪带来了方便,他能看清脚下的石块,能看清周围的石壁,因而他没有碰壁,不会被石头绊倒,但是他走来走去就是走不出这个洞,最终力竭而死。商人没有了火把,没有了照明,他在黑暗当中摸索着,走得十分艰辛,不时碰壁,不时被石块绊倒,跌得鼻青眼肿。也正是因为他置身于黑暗当中,所以他的眼睛能够敏锐地感受到由洞口透过来的一丝丝微光,他迎着这一缕微光,摸索着爬行,终于爬出了山洞。
慧能大师把故事讲到这里,启发徒弟说:“没有火把照明的人最终走出了黑暗,有火把照明的人却永远葬身在黑暗之中。徒儿,你从中应该得到什么启示?” 师父告诉你们:学佛人要懂得外环境不能改变你的内在,决定你是否能够成功不在于你拥有什么、受到什么阻力,而是在于你能否在黑暗当中始终把握住自己前进的方向。 ----20181013 美国纽约法会开示
——————————————————————————————
佛友心得体悟:故事中的山匪抢了商人的火把,虽然有了照明,不会被石头绊倒,但没有前行的方向,最终还是迷失在山洞里,失去了性命。而商人虽然没有火把,会跌跤、会碰壁,但靠着自己心中对光明的坚定信念和把握,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行,最终走出了山洞。通过这个故事,师父告诉我们要始终把握自己前行的方向,即使是处在黑暗中也不会迷失,依然可以依靠着自己的力量抵达目的地。
假设把洞口的光亮看成是自己的本性,商人和山匪都是修行中的我们,再来深入地体悟以下问题:
佛友分享疑问:
1.商人和山匪一开始都只能看到洞口一丝丝的微光,说明什么呢?
1)您刚刚开始学佛的时候,找得到您的本性吗?是能看到一点点良知,还是完全没有?
2)是否就像在黑暗的山洞中一样?
2.山匪有了火把能够照清前行之路,那为什么还会迷失而丧命呢?
1)火把能照清前行之路,像不像开始学佛时的指路人?
2)您开始学佛时问过指路人吗?这位指路人是谁?
3)您是尝试着按照自己本性发出的一丝丝光亮往前走,还是完全不理会本性的光明,继续问指路人?
4)完全不理会本性的光明,继续问指路人,有什么坏处?
5)万一火把灭了,好比指路人突然消失不见了呢?
6)对应于修行中,会出现什么问题?
3.商人又是怎样借助洞口的微光,一步一步地前行,直到走出洞口呢?
1)自己按照本性发出的一丝丝光亮往前走,有什么好处?
2)每一次的跌跤、失败中,会不会越来越有经验依靠本性的光明往前走?
4.越靠近洞口,会不会越亮?
1)依靠本性摸索着前行的过程中,本性的光明会不会显现得越来越多?
2)等您把自性完全显现出来了,您是谁?
5.佛陀给我们指出的成佛之路,到底是怎样的一条路?
自性自度
师父开示:
——————————————————————————————
学佛人要自性自度。自性就是要自己掌握好自己的本性,自度就是要明白自己做了什么,就是自己来衡量自己,自己要明白我们怎么样来度自己,那就是要改毛病。如果你改不了这么多毛病,你就不能做到自度,不能做到自度的人,时间长了,你怎么去度人啊?自度才能度人,自己不能开悟的人,就不能自己度自己,所以度人先要度自己。放下自己所有的心,师父刚刚讲到的那些心都不能有。你们今天想一想,你们有没有邪迷心啊?有没有狂妄心?有没有不善心?有没有嫉妒心?有没有恶毒心?这些心你们有没有?放下所有的心,这个人就是真正地在修,叫真修。真修才能真得,真心真意学佛的人,他一定能够真正地得到佛法;假心假意学佛的人,他得不到真佛,天天来做秀的人,他得不到佛菩萨的加持。所以,学佛做人,首先我们要真,我们才能得。 7-45【不让外尘染着心】
自性才能自度,自己知道自己的本性,这个人才能自己度化自己。你连本性都找不到了,你怎么能够度化自己呢?自性自度,自明自度。就是自己明白自己的本性,自己来度自己,这个人是真的度自己,实际上自己知道了自己的毛病,自己再来度自己,让自己改正毛病,那你才是真正地在度自己。7-47【自性才能自度】
——————————————————————————————
佛友分享疑问:
1.做好自性自度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1)连本性都找不到了,还能自度吗?
2)自己明白自己的本性,但又不运用,能够自性自度吗?
守住自性不迷失
师父开示:
——————————————————————————————
为什么我们会在人间吃这么多的苦?为什么我们会沉迷在欲望之中?为什么我们会迷惑颠倒?为什么这么多的为什么?因为你是人,所以你才会做这些事情,你才会迷惑颠倒,你才不懂啊。这就是师父给你们说的人之所以为人的原因,就是因为你们有这些不好的东西,所以你们才成为人。你们迷惑颠倒,你们在人间乱撞乱碰,迷失方向。 5-9【理解人生,看淡看破】
学佛的人要常开悟,常沉思;觉得自己总是有欠缺,做错了什么。一定要懂得,自性、本性都是很深层的。自性开悟,众生才会觉悟啊;自性若迷,佛是众生啊。融入到众生当中,你已经成为佛菩萨了。但是如果你的自性、你的本性越来越迷惑,那么你本来是佛,你现在已经成为众生了。所以讲来讲去,不能脱离一个“迷”字。一个人不能迷惑。一迷惑找不到自性,便成为众生,找不到平等,找不到心里的平衡点,所以就会迷惑。 广播讲座140710
希望你们要懂得,我们做人不能迷失自己的真性,我们要理解宇宙的真谛,宇宙的真谛就是让我们觉悟,不要被这个世界所迷惑。如果我们生生世世就在人间轮回,我们就迷失了佛的本性。学佛也是这样,沉迷在人间的欲望之中,最后回不得家乡,见不得爹娘。 10-25【善恶俱不思 才见本性真】
——————————————————————————————
佛友分享疑问:
1.导致自性迷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如何让自己守住自性不迷失?
3.您有迷失自性吗?
4.如何做好自度?
1)心外求佛,能够自度吗?
2)佛理明白却不实践,能够自度吗?
3)自律不够,不严格要求自己,能够自度吗?
佛在心中
师父开示:
——————————————————————————————
惠能大师曾经说过:“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识自本心,见自本性。”这个意思就是告诉大家:要想学佛的人,好好地从自我心中做起,不要到外面去求佛,好好求求心里的佛,要认识到自己的本性,才能看到自己真正的本性啊! ----20161004 台湾台北法会开示
——————————————————————————————
一起闻思修:您在心外求法吗?
师父开示:
——————————————————————————————
师父跟大家讲,我们人很可怜,生病的人整天想找回自己的健康,失业的人整天想找一份工作,伤心的人总是想“我要找到快乐”,失望的人总是天天在希望有转机,能够找回自己的希望。我们一生几乎都是在为找事业、找朋友、找财富、找名利而忙碌,甚至一生一世都在寻找,仍然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其实找来找去,我们应该找自己的本性,那才是最重要的,那是我们的治心之本。如果你找不到自己的良心,找不到自己的佛性,你有了健康也会丢失,有了事业也会失去,有了快乐也会得到更多的痛苦。要学会成就内心的真佛。有一句偈语:“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就是告诉我们,佛在哪里?就在你的本性中。你去跟别人求、跟别人学,其实在你的内心深处就有个灵山塔,这个灵山塔你一求就灵,你只要好好地在灵山塔修你的功德,你就会圆满地在人间。
“汝心本性观自在,九识佛心藏真谛”,这几句偈语就是告诉你们,人本身就有一尊本来佛,那叫自性佛,但是我们为什么会找不到,而在色、受、想、行、识中追逐那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欲望,迷失了自己的希望?我们人很可怜地在外境中找遍外在的一切,却忽略了自己内心本性的珍宝,空在世上几十年都找不到自己真正的“我”在哪里,连自己都不知道“我”在哪里,活在这个假我中,天天为了面子、为了虚妄,去跟别人斗、跟别人争,这就是我们不懂佛法。
所以,我们要做一个有智慧德能的人,有智慧的人能够安排好自己的心态,有道德的人能够安排好和别人的关系,要向心内寻觅你的真正的佛性,你就能成就你内心的真佛,要点亮自己内心的佛灯。现代人经常强调净化环境、净化社会,其实最主要的还是要从净化自己、净化心灵做起,所以“心灵法门”就是从净化心灵的佛性开始的。我们的心在人间经常被愚痴、黑暗、无明、烦恼所遮蔽,每个人的自性里都有一盏心灯,我们要把这盏心灯点亮,能够照出智慧的光芒、般若的光辉,就能赶走身上无明和烦恼。 视频开示55【汝心本性 观自在】
——————————————————————————————
一起闻思修:
请结合“汝心本性观自在,九识佛心藏真谛”来解释以下师父的开示:
心本非心无明暗,心如浮云遮大日,
性自如如不相见,光明遍照汝不知,
本自无心不用减,证得本心不言得。
并尝试回答:如何净化心灵、点亮心灯?
法在行中
师父开示:
——————————————————————————————
大乘佛法,我们讲的就是修六波罗蜜,就是六度。六波罗蜜真的好啊!任何一个波罗蜜都能成佛。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对不对?能够修大乘佛法的人,他就叫成“菩提萨埵”。其实“菩提”就是觉,“萨埵”就是情,就是你对人间的有情众生有觉悟,你就成为菩萨,所以叫“菩提萨埵”。一个人能够懂得大乘佛法,能够救度他人,利益天人,众生,度一切苦恶,然后运用佛的智慧,自然的智慧,以大悲心能够利益有情众生,是名“大乘”。所以如果是要想做菩萨的,你必须修大乘。要做佛的话,那必须在大乘的基础上摄受更多的有情众生和精进。比方说,摄受于“戒、定、慧”三学,然后在自己的智慧当中加上禅定,然后要破自己的一念无明,也就是说一个念头都不能不清楚,要完全的清清楚楚,用自己的一念无明打破无始无明而见到本源自性。也就是说用自己的生活当中学佛得到的解脱、同体大悲来破掉人间的所有的无明,来见到自己的本性和良心,掌握自己的心,净化自心。 广播讲座180116
——————————————————————————————
佛友分享疑问:
1.六度中您最擅长哪一项?哪一项最薄弱?
2.成佛要在六度的基础上加强“戒、定、慧”,您有重视禅定和智慧的修持吗?
3.您打算如何在生活中修禅定和智慧?
4.请从根本上解释,为什么度人也是自度?
僧在戒中
师父开示:
——————————————————————————————
人要守戒,人要自度。自己先把自己度好了,规规矩矩,然后再加上自身有戒律,这个人才算一个真正的人。所以必须要自己度,自己戒。首先,怎么样先度自己呢?经常想想:我是学佛的人,我好好地学佛吧,我好好地度自己,我不能浪费时间,我要念经啊。自己戒什么呢?——哎哟,这个事情我不能做啊,我要好好地怎么样怎么样,我酒不能喝,烟不能抽,女人不能碰……每一个事情,你都要想到自己要戒,然后才对得起自己。因为这个自己已经不是你本来的法界自身的自己,而是你归还于本源的自己。本来的自身就是你自性的自己。
5-14【一切有为法,法无自性】
——————————————————————————————
佛友分享疑问:
1.法界自身的自己和本源的自己有什么区别?
2.哪些事情是违背本性的?
3.要守持什么样的戒律才能度自己归还于本源?请举例说明。
自性皈依
师父开示:
——————————————————————————————
学佛学到究竟,就完全明白,一切就是自己,就是本初。什么叫本初?就是本来的、根本的、最初的本性,这就是自皈依佛。我们不言皈依他佛,我们不要去说皈依这个菩萨了,皈依这个师父了,你就好好地皈依你自己的佛,自性佛就在你身上,你还要去皈依人家吗? 7-25【心佛一体 皈依自性】
要做真正的自性皈依,自己的本性要皈依。“自性皈依”是什么?就是每天自己要皈依自己的佛法僧。我今天行的是菩萨道吗?我讲的是菩萨的话吗?我今天是用的菩萨的智慧在生活吗?这就是自性皈依。常皈依自己,常常地问自己:我做的对不对?我是不是很自私?我是不是很粗鲁?我是不是很贪心?行住坐卧都是在皈依和修行,走路走得正不正?住在这个地方我觉得满意吗?睡觉的时候我有没有动好脑筋?坐在那里,我是不是在浪费时间? 9-42【懂得精进,念念在行】
我们要懂得,皈依就是皈依你自己修心要修出来的佛性。很多人问:“师父,佛性不是每个人身上都有的吗?为什么我们修心这么难修呢?我们每个人身上不是都有佛性的吗?为什么我们还是搞不清楚啊?”对了,佛性是你修出来的,虽然本身拥有,但是累世已经弄脏了,必须慢慢地把它修出来,重新挖出来,洗干净。比如说,你们家有一件宝贝,你不知道,你要把它挖出来,洗干净,它才成为你的一个宝贝。所以,自悟很重要,正法和自性都是修出来的。正法是什么?我现在学的佛法是正的,我自己的本性也是正的,都是修出来的,擦干净之后,这个东西就是你的了。 7-26【调伏累世的习性】
——————————————————————————————
佛友分享疑问:自性皈依是否是一个过程?是个怎样的过程?
师父开示:
——————————————————————————————
释迦牟尼佛也是开法会,他在说法,释迦牟尼佛说了一个事情。某一个地方有一个富翁,这个富翁他娶了四个妻子:第一个老婆是伶俐可爱、寸步不离,整天的陪着他;第二章老婆是抢来的,是赚来的,所以长得很漂亮;第三个老婆沉溺于生活的琐事当中,让他过着安定的生活;第四个老婆,工作勤奋、东奔西忙,根本使他自己的丈夫,使这个富翁已经忘记了造成这种她的存在;有一次,这个富翁要出远门,他就问:“你们四个人有谁愿 意陪我去出远门呐?”第一个太太就说了:“你自己去吧,我才不陪你呢。”第二个太太说了: “我是被你抢来的,我本来就不愿意当你的老婆。”第三老婆说:“尽管我是你的老婆,不愿意 受风餐露宿的可怕的生活,我不愿意去。”只有第四个老婆说了:“既然我是你的老婆,你走到哪里,我就会跟到哪里。”结果商人就带着第四位太太开始了他的旅行。释迦牟尼佛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他说:“各位。这位商人就是你们自己,我所说的第一位老婆指的是你们的肉身,是因为肉身死后会跟我们分开;”佛陀接着就说,“第二个老婆,我指的是你们的财产,因为这些财产,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第三个老婆,我指的是你们现实中的妻子,因为活着的时候,两个人相依为命,死后要分道扬镳;只有第四个老婆,那就是我们自己的慧命,就是我们的本性,因为原本时常忘记了我们自己本性的存在,而怠慢了自性,但自性却永远地陪伴着我们,希望每一个人拾起我们的自性,抓住我们的本性,找回我们的佛性!” ----20130317 马来西亚法会开示
——————————————————————————————
佛友心得体悟:不管是人间的乞丐还是富翁,这都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的本来面目就是佛,我们要清楚地知道自己从何而来,要归于何处,不要忘了自己本性的存在,除了我们的自性,人间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永远陪着我们。正如师父所叮嘱我们的,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拾起我们的自性,抓住我们的本性,找回我们的佛性!
根据师父的叮嘱,请严肃地反省自己的修行经历:
一起闻思修:您有在自性自度吗?
——————————————————————————————
佛友心得体悟:
1.为什么要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我们众生看似无缘,其实从根本上讲也是有缘,因为我们都来于宇宙的本性,也就是来自宇宙轴心的一束灵光,是一体的,是同一个元灵,所以要同体大悲。
2.师父有个偈子:“菩提本是空,明镜亦无心。本来亦如是,何处非如来”。为什么师父说“何处非如来”?
不单是我们所有的生命现象,还有物质现象也都来自于宇宙蛋的爆炸,也就是宇宙的根本处,都是佛性的显现,所以说处处皆是如来。
3.佛性没有是,也没有非,这里的“是”和“非”是指人间谈论的“是非”吗?为什么?
佛性的“是”与“非”指的是一种对立分别的状态,不是人间的“是非”,因为佛性是空的,是无相的,不存在对立分别。
4.“我们的生命从宇宙的空性意识中启动了念头”,启动了念头之后,会产生什么?
在宇宙蛋的时候是宇宙的空性意识,是佛性的状态,没有分别对立,但是启动了念头就变成了空性与无明,寂静与混沌的分别对立状态,随着分别对立越来越多,偏离了佛性,于是发生了宇宙蛋的爆炸,产生了宇宙万物。
5.这两个修心纲领冲突吗?为什么?
真正的寂静,是指找到阿摩罗识,清净、寂灭,但是无明习气、烦恼等等,全部都是八识田中的垃圾,不清除怎么可能达到寂静呢?所以修心以寂静为纲领,和以改毛病、改习气为纲领,其实是一回事。
6.佛陀给我们指出的成佛之路,到底是怎样的一条路?
佛陀给我们指出的成佛之路,就是一条清洗本性外边的污垢,让本性显露出来,回归自性之路。本性显露的过程,就像从黑暗的山洞往外走,开始时会看到洞口一丝丝的光亮,这时我们身边可能会有指路人帮助指引,但是我们也要减少对指路人的依赖,尝试着按照自己本性发出的微弱的光来摸索着前行。越前行,本性就会显现地越多,就像越接近洞口就越亮一样,我们对指路人的依赖就越来越少,等到走出山洞,就等于把自性完全彰显出来,那我们就是佛了。而且人间也没有任何一个指路人能够永远跟随我们、指导我们,所以唯有依止自己的本性、自性自度才能够成佛。
(请结合20181013 美国纽约法会开示中的《山匪的火把》故事参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biEshztcGo
——————————————————————————————
感恩南无释迦牟尼佛!
感恩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感恩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及龙天护法!
感恩恩师!
——————————————————————————————
课件中带有佛友对师父开示的心得体悟,以及学习过程中自己总结的一些疑问,都仅供师兄们参考,希望与师兄们一同通过闻思修来真正理解师父所讲法的真谛。感恩,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