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南无释迦牟尼佛!
感恩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感恩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及龙天护法!
感恩恩师!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钵啰耶。菩提萨埵婆耶。摩诃萨埵婆耶。摩诃迦卢尼迦耶。唵。萨皤啰罚曳。数怛那怛写。南无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婆卢吉帝室佛啰楞驮婆。南无那啰谨墀。醯利摩诃皤哆沙咩。萨婆阿他豆输朋。阿逝孕。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摩罚特豆。怛侄他。唵。阿婆卢醯。卢迦帝。迦罗帝。夷醯唎。摩诃菩提萨埵。萨婆萨婆。摩啰摩啰。摩醯摩醯唎驮孕。俱卢俱卢羯蒙。度卢度卢罚阇耶帝。摩诃罚阇耶帝。陀啰陀啰。地唎尼。室佛啰耶。遮啰遮啰。摩么罚摩啰。穆帝隶。伊醯伊醯。室那室那。阿啰参佛啰舍利。罚沙罚参。佛啰舍耶。呼嚧呼嚧摩啰。呼嚧呼嚧醯利。娑啰娑啰。悉唎悉唎。苏嚧苏嚧。菩提夜菩提夜。菩驮夜菩驮夜。弥帝唎夜。那啰谨墀。地利瑟尼那。婆夜摩那。娑婆诃。悉陀夜。娑婆诃。摩诃悉陀夜。娑婆诃。悉陀喻艺。室皤啰耶。娑婆诃。那啰谨墀。娑婆诃。摩啰那啰。娑婆诃。悉啰僧阿穆佉耶。娑婆诃。娑婆摩诃阿悉陀夜。娑婆诃。者吉啰阿悉陀夜。娑婆诃。波陀摩羯悉陀夜。娑婆诃。那啰谨墀皤伽啰耶。娑婆诃。摩婆利胜羯啰夜。娑婆诃。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嚧吉帝。烁皤啰夜。娑婆诃。唵。悉殿都。漫多啰。跋陀耶。娑婆诃。
世界佛友大家好!
师父很久没有跟大家见面了,这一年时间师父很想念大家,师父心中时时挂念着每个孩子。你们都是心灵法门的火种,无论师父在哪里,师父永远在你们每个孩子的心里,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永远普照着你们的心灵。师父很爱你们!希望你们坚持佛道,永不退转!
师父十几年为了弘法,肉身消耗、背业很重,但是师父一直都在给你们加持。希望你们每天都能够好好学习师父的白话佛法和开示,依教奉行,严守戒律是成佛的基础。多多为众生真心付出,破除自身的我执我相,心中常念佛恩、国土恩、师恩、父母恩、众生恩;成佛的路上需要真心诚心、勇猛精进、心系众生、一心向佛的孩子。
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和师父会永远加持保佑每个正信正念的好孩子,佛法的传承靠每个佛子薪火相传,师父会引领你们到达彼岸。希望你们珍惜末法时期最后一班法船,众生的苦就是师父的苦,师父愿你们一世修成报佛恩!
师父 2021年11月5日
——————————————————————————————
——————————————————————————————
无明之后,你就会做错事情,行为上做错其实就是意识当中的种子已经受到污染了。意识当中种子受到污染之后,名、色其实就是心识——心里的意识,然后六入,就是进入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触就是接触,受、爱、取,然后有、生、老死。其实十二因缘讲到最后,十二是老死,对不对啊?第一个它也没说是“生”啊,“生”被放到第十一个。“生”被认为一个缘分,一个自然的东西。为什么十二因缘第一个叫什么呢?叫“无明”,实际上这个“无明”并不是说人间拥有,它是在各种修为、学佛当中、在我们人的一生啊,在你还没生出来之前就无明了,你投胎之前已经无明了,因为人有上辈子的。十二因缘的教义讲的是刹那之间。你想想看,人有时候对一件事物的认识是不是刹那之间的理解,刹那之间就不理解了。我们是不是有时候经常对一件事情“啊,明白了;哎呦,我想通了”,一会“哇”又哭了,又发神经了。这就是刹那之间,这就是你对十二因缘还在观因缘生灭当中,还没有明白生灭的真正原理,所以你是无明缘行者啊。 广播讲座171216
——————————————————————————————
佛友心得体悟:“十二因缘的教义讲的是刹那之间” 。也就是说十二因缘的每一步都可以发生在当下,那就涉及到十二因缘的几个关键延伸含义。
佛友分享疑问:
1.名色指代什么?
2.六入、触、受指代什么过程?
3.名色和六入、触、受,在实践中是按时间顺序先后发生的吗?为什么?
——————————————————————————————
wenda20120113 11:15 情债是如何欠下的?怎样还最好?
女听众:请问台长情债是怎么欠下的?
台长答:情债是你上辈子欠的,这是一种情况,实际上你就想知道在这辈子怎么欠的?很简单,比方说某一个人跟你有点感情,那可能是上辈子感情不深,就有一点点情。你如果咬咬牙,跺跺脚就过去了,你不去碰他,那就不欠他的情债了;如果人家上辈子只不过对你好了一点点,或者做了一些不好的事情,比方说不应该碰你的,但是碰你了,那么这辈子他来还了,他就会眼睛冲你看,喜欢你。这时候你觉得“他喜欢我”,骨头轻了,接下来就开始跟他好了,结果好过头了,你还他的多了,他就又欠你了,就这么欠下来了,下辈子你再还他(欠了就一定要还是吗?)对,一定要还的(那情债很可怕,不好)非常可怕,而且情债是越还越多,越来越还不清。很多人一辈子为情所困,为情所迷,为情所痴,也就是说痴迷,傻得不得了。所以说一个人谈恋爱的时候智商是最低的(所以说“情不重不生娑婆”)完全正确,娑婆世界很多人脱离不了这个“情”字,所以爱在人间是永恒的主题呀。
——————————————————————————————
佛友分享疑问:今生不欠情债的关键在哪里?
——————————————————————————————
摘自佛友真实案例分享:
女佛友一次外出弘法,偶遇一位对佛法感兴趣的男士,女佛友为其讲解佛法,并邀请他进共修组共修。多次共修接触后,男士想追求女佛友,并以请教佛法为由频繁请女佛友吃饭,女佛友都没有拒绝,一开始女佛友并没有对男士有感觉,前世也没有欠他情债,但过一段时间之后,女佛友却陷入情网,欠下新的情债。
——————————————————————————————
佛友分享疑问:
1. “识”在这个案例中具体指什么状态?
2. “识”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
3. “识”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佛友分享疑问:
1.请结合案例具体分析,女佛友的“无明”体现在哪里?
2. “行”在这个例子中指什么?这个“行”是如何污染第八意识的?
——————————————————————————————
你一到人间来,第一个就是无明。无明里面包括贪瞋痴慢疑:因为你不懂,你一贪,烦恼就来了;你一恨,烦恼就来了;你一做傻事,愚痴了,接下来你的烦恼又来了……这是十二因缘里面的第一个因缘,归类属于迷惑的“惑”字,非常迷惑,什么都不懂。
12-37【无明造业 堕落因果】
第二是行。因为无明之后你去行了,因为无明而产生善与不善等等的行为。大家想一想,善和不善,自己有时候不知道的。你以为做了一件善事,实际上它不是一件善事。举个简单例子,人家夫妻吵架,你说“对方这么欺负你,你跟他离掉算了”,你觉得是帮了她,实际上你是造了因果。所以行就是无明而产生的善与不善的行为。
视频开示108【四谛十二因缘】
——————————————————————————————
佛友分享疑问:请复述案例中女佛友从“无明”到“识”的过程。
——————————————————————————————
“人的一生受感官意识(眼、耳、鼻、舌、身、意)的影响而造成娑婆法界的诸多法相”,鼻子闻到香味、耳朵听到、眼睛看到、意念想到,这些被你闻到、听到、看到、想到的东西,都是一瞬间的存在,只是一种法相,就是一种现象;“在法相中又生出各种我相”,是虚幻不实的。
这些虚幻的相,你执著,就会痛苦,你的心就执著于这些虚幻之相,就会让自己痛苦烦恼。就是告诉你们,你们的眼耳鼻舌身意,造成生出自己的各种我相,这些我相都是虚幻的,但人总是以这些我相为执著。
——摘自卢台长开示解答来信疑惑(四百)
第六意识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第六意识外面的环境是什么?那就是五识——眼、耳、鼻、舌、身。因为你眼睛看到了,你的第六意识开始转变了;因为你的耳朵听见别人说了,你的意识开始转变了;鼻、舌、身,一样。所以是外环境影响你的第六意识,所以人的第六意识是不准的。“我认为他很好,我感觉他很好”,你知道他多少?你了解他多少?你跟他深交过多少?你跟他曾经有过友谊多少?这一切都成为虚幻,使第六意识变化不定。 视频开示104【真正的布施】
我们每天产生虚幻和错误的判断,就是因为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到了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然后产生了分别心和执著心。
六根与六尘的呼应,不断地误导我们的灵魂,让我们做出身口意六贼的错误意识判断。我们经常错认欲望是真实的,而随着欲望做出很多蠢事,业障因此而滋生。
——2021年4月18日师父每日佛言佛语《看破六根与六尘》
——————————————————————————————
佛友分享疑问:
1.六根在女佛友和男士的交往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2.请结合女佛友案例具体分析,六根和第六意识如何相互影响?
3.接下来又会影响哪些意识?具体如何影响的?
师父开示:
——————————————————————————————
师父上次跟你们讲阿赖耶识就是心王(心中的一个王,八识心王),今天跟大家继续讲八识心王。上次跟你们举过一个例子,比方说一个蛋糕, 你的第六意识产生了,认为这个蛋糕很好;然后第七意识就认识到“蛋糕是甜的,是香的”;然后这些意识产生的种子就进入了阿赖耶识,就生根在第八意识当中。所以以后只要看见蛋糕,第六意识直冲第八意识,看见蛋糕就知道“这是甜的、香的、好吃的”,这就是在心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意识。
在人间的前五识叫扶尘根,扶尘根就是眼、耳、鼻、舌、身。第六意识的扶尘根是在你的大脑。第六意识刚刚接受、看到,比方说师父今天看见台子上有花,这花蛮漂亮——眼睛看见了;蛮香的——鼻子闻到了。然后第七意识的扶尘根是在你的大脑和心中,传递着意识的“花香、好看” 这个脑电波中。第八意识的扶尘根就开始进入了你的心里、内心当中,所以当你一看见花,你就会觉得花就是美丽、好看、很香。为什么很多女士喜欢花?因为女士都爱美,因为女士都喜欢香。这就是存在你内心深处的第八意识。知道了这些,你就会慢慢地理解,这个世界的种种色,无论怎样的变化,种种色、种种心,它都是存在的。
视频开示105【意识是佛性的基础】
——————————————————————————————
佛友分享疑问:
1.为什么第八意识被称为心王?
2.女佛友在“识”之前,对男士的“喜欢”,和在“识”之后,对男士的“喜欢”,有什么不同呢?
师父开示:
——————————————————————————————
第六意识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第六意识外面的环境是什么?那就是五识——眼、耳、鼻、舌、身。因为你眼睛看到了,你的第六意识开始转变了;因为你的耳朵听见别人说了,你的意识开始转变了;鼻、舌、身,一样。所以是外环境影响你的第六意识,所以人的第六意识是不准的。“我认为他很好,我感觉他很好”,你知道他多少?你了解他多少?你跟他深交过多少?你跟他曾经有过友谊多少?这一切都成为虚幻,使第六意识变化不定。 视频开示104【真正的布施】
第八意识,阿赖耶识,是属于深层意识。第八意识是藏识,藏在你心中的意识,就是“染净同源”。进入第八意识的时候,好的、干净的和污染的同时进入脑子里,由第七意识分别,然后进入第八意识阿赖耶识。“生灭和合”,生出来和灭掉全部都在一起。今天生出来的意识已经在阿赖耶识中了,灭掉的意识也在你的阿赖耶识中,所以进入了阿赖耶识是去不掉的。比如,很多人说:“你让我原谅他,我也原谅不了他;你让我不恨他,我也不能不恨他。因为他太让我恨了,因为他太让我伤心了,我这辈子怎么都不会原谅他的。”就是进入深层意识阿赖耶识中。 11-36【意识的深层禅定】
——————————————————————————————
佛友分享疑问:当女佛友情根扎在第八意识中之后,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情况?
名色、六入、触、受
师父开示:
——————————————————————————————
无明之后,你就会做错事情,行为上做错其实就是意识当中的种子已经受到污染了。意识当中种子受到污染之后,名、色其实就是心识——心里的意识,然后六入,就是进入你的眼、耳、鼻、舌、身、意。
广播讲座171216
通过眼、耳、鼻、舌、身、意进入你的思维器官,那么感觉器官听到好听的声音、音乐,人会兴奋,吃到好吃的,人特别开心。这个六入进入内心世界的感官——感觉器官。
视频开示108【四谛十二因缘】
第六个因缘是触。这个触和出生是一样的,人在有了意识之后,就想接触。就像你们谈恋爱一样,先看着她很好看,很喜欢她,接下来就想接触了,有肢体接触。 10-6【谈十二因缘(上)】
第七是受。受是什么呢?对苦乐的感受。这个人觉得有苦了,他才会感觉有快乐;有快乐过了,有很多苦的事情出现了,他就会觉得这是苦。这就是受。 视频开示108【四谛十二因缘】
——————————————————————————————
佛友分享疑问:
1.女佛友在“识”之后,六根与第六意识又是如何进一步相互作用的?
2.第六意识也是想蕴,接下来女佛友会想什么?这会产生什么后果?
3.综合起来讲,六根与意识之间如何相互影响?接着会发生什么现象?
爱、取、有、生、老死
师父开示:
——————————————————————————————
在人间的十二因缘中这个爱实际上就是爱欲和欲望,“我喜欢这样东西”“我喜欢这个房子”和“我喜欢这个人”,都是属于爱的欲望。
视频开示108【四谛十二因缘】
接下去是“取”,取就是追求,追求就是取,会造很多的业。去追求某一件事情,去索取它,你就慢慢地成为它的奴隶,会产生业障,业障有善业和恶业,我今天要做这个事情,只要我去追求它了,我就有业了。你今天做好事情,那就叫善业,你今天做坏事,就叫恶业。 12-38【论五蕴皆空】
有是什么意思呢?刚才讲到业已经形成了,因为招来的果报,你已经把这个事情做出去了,已经得到回报了,就是我已经得到它,我已经有了,那么你就有了果报。 12-38【论五蕴皆空】
第十一个因缘,生。“生”这个因缘,是你怎么样来生活,并不是说你生出来。在你的生活当中,你好好地活着,你就慢慢地像人一样地活着。 10-7【谈十二因缘(下)】
第十二是老死。人生最后终有一天有终结的时候,这就是老死。
视频开示108【四谛十二因缘】
——————————————————————————————
佛友分享疑问:
1.“老死”在十二因缘中有什么延伸含义?在女佛友的案例中如何说明?
2.女佛友和男士,这辈子会债务两清吗?
3.请用十二因缘阐述女佛友欠下情债的过程。
4.这位女佛友是在今生欠下情债,与前世欠情债导致今生在十二因缘中轮回的女佛友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5.在这个实例中,您体悟到了什么?
1)要想不堕入十二因缘,最关键的是在哪一步?
2)如何避免这一步的发生?
3)即使已经发生了这一步,又该如何化解?
师父开示:
——————————————————————————————
斗战胜佛开示:情债是轮回的种子,可以让你堕落,可以让你永世轮回,这个世界上全部都是因果,人跟人之间很爱,也是源自于你们前世之间的爱,恨也是如此。这个世界是娑婆世界,皆是因爱而生,生生世世难以出轮回。我知道你很苦,我很理解你此时的心情,但是要告诉你,在这个人间,一切都是空的,任何的情感、感情,都是虚幻不实的,没有值得留恋的地方。你要把爱转化成大爱,要爱一切众生,这是你今生的责任,这是你来人间的方向,不要走错方向,爱错了地方。为了众生,你可以出家,你可以舍掉亲情一切,但唯独这段感情把你牵绊得很是受伤。看开吧,这个人间有什么好的?跟他在一起有什么好的?都是前世的缘分,还完了你就不会这么伤心了。还说不知道什么是受伤,现在知道了吧?每一次跟他对话之后,剩下的都是你自己暗自神伤,这就是受伤,心灵上的伤。放下吧,你们只是缘分,缘分还完了,也就各奔东西没有纠缠了。所以让你快点念小房子还债,现在知道了吧,欠债人不还,讨债人没完。这就是因果啊,所以菩萨一再开示你,要念经还。念不出来就躲起来,跑走,就是不想见,没有下一次,懂吗?你们之间只是一段情而已,还完了,也就结束了。说了这么多,希望你能认真听,认真记住,人跟人之间的感情也是前世的缘分占20%,如果你乱发感情增加新业的话,就会改变80%的定律。所以好好还债吧,离他越远越好,还完了,你也就心里清爽了。去做吧,今天加持你一下,希望你能够远离你身边的一切暗物质,离正能量近一点,远离恶人。好了,去吧。 shuohua20170331 10:34
——————————————————————————————
佛友分享疑问: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是前世的缘分占20%。那剩下的80%是从哪里来的?
师父开示:
——————————————————————————————
你们知道业障是怎么来的吗?很多人说:“师父,为什么我有这么多的业障?”业障就是你的“六个贼”引来的啊。要吃好的,不就是贪嘴吗?要用好的,不就是你的心吗?恨别人,不就是从你的心里发出来的吗?想享受,又不肯付出,这种贼在你的心中,你怎么会好?所以,业障基本上都是从六个管道中来的,就是眼、耳、鼻、舌、身、意。 10-21【五蕴自明 如镜见形】
眼耳鼻舌身意,一碰就进入你的八识田中。为什么学佛的人、高僧大德经常说,眼耳鼻舌身意全部都要管住?你一闻,“哎哟,好香啊”,这个印象非常深,可能就进入了你的八识田中。很多人小时候曾经吃过一碗芝麻糊,或者一杯什么酱,非常好吃,可以记一辈子。你跟他讲起来,“我小时候吃过的芝麻糊真的好吃啊”,他可以记一辈子。人的烦恼和痛苦更能让你记一辈子,一碰就进入记忆田中,擦也擦不掉。 视频开示25【洗净业障 温养智慧】
——————————————————————————————
一起闻思修:
根据师父的开示“眼耳鼻舌身意,一碰就进入你的八识田中”,请思考:
1.真的只要六根一碰到就直接进入八识田中吗?
2.您闻到佛法多长时间了?佛法正念进入您的八识田中了吗?
3.为什么六根接触佛法这么长时间还是不能进入八识田中呢?
4.师父在这里是在强调什么?
管住六根
师父开示:
——————————————————————————————
所以菩萨让我们学会少听、少看、少想,身体不要去沾染那些不干净的东西。我们人有时候听了不好的东西,会记在心里,闻到一个不好的地方,就不愿意去了,“这个地方臭得……”你的眼睛看见那些肮脏的东西、色情的东西,直接进入你的意识田中,躲都躲不掉,挖都挖不出来,你一磕头,它就在你的八识田中显现出来。因为当一个人要进步的时候,肮脏的东西就来扰乱你,这就是魔性。这个魔性怎么来的?就是你自己培养的,就是你自己放进去的,你看了那些不好的东西。
不该看的不要去看,不该听的不要去听,不该接触的不要去接触。“哎哟,去看看”“哎呀,没看见过”,你看了,可能在你的意识中就永远也擦不掉了。视频开示26【调控情绪的传染】
释迦牟尼佛:“六根生六识,六识生六尘。众佛弟子们,记得了啊,要出轮回幻相之苦就要摆脱六根给你们带来的染著,也就是要保持六根清净,才是佛子们在修行路上要仔细小心的。六根不净的人怎么会有清净心呢?” 《天地游记》
——————————————————————————————
佛友分享疑问:
1.六根生六识,六识生六尘。六根接触六尘,会对六识造成什么影响?对八识田又会造成什么影响?
2.保持六根清净,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一起闻思修:
1.“六根生六识,六识生六尘”中,这两个“六识”一样吗? 分别指代什么?
2.师父有开示“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
(广播讲座180210),与释迦牟尼佛说的“六根生六识,六识生六尘”,有什么关系吗?
3.请结合您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六根生六识,六识生六尘”。
师父开示:
——————————————————————————————
讲句心里话,一个人只要到世界上来,你不管怎么样,你总归会有迷惑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五住地的烦恼是随着十二因缘产生。就是在你生活当中,当你成长当中,你都会受到这些所阻碍。我们人一到人间就开始进入迷惑。迷惑能够修好了,那么就去除烦恼。迷惑修不好,就开始颠倒梦想。所以真正的能够消除这些,最主要靠的是什么?最主要靠的还是我们要使大家离开。你知道有烦恼,才能离开,你不知道烦恼,你怎么离得开呢?对不对?所以很多人傻傻的,以为在人间我能够怎么样怎么样,实际上你就在迷惑当中转来转去。举个简单例子,你已经在水中,你不会游泳,你说“我再游一会,可能就有空气,再游一会,可能就能游出,找到一个洞口出去了”,非也!因为人的迷惑是长久的,因为人在缘起缘落当中一直在迷惑。 广播讲座171216
——————————————————————————————
佛友分享疑问:
1.师父说当我们无明迷惑未破除时,最主要的是要远离。那有佛友问选择在深山老庙中修行是否更容易解脱呢?
2.如何把握远离的尺度?
佛友分享案例:在家居士必须要生活要工作,恐怕难以离开一些很容易让我们染浊的环境。
一位男佛友已经有家庭。在工作中必须要和一位年轻的女同事合作,躲不开,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两人前世的缘分,这位女同事会经常对他示好,而男佛友也知道十二因缘的道理,要守护八识田不被染着,但是面对女同事总是内心挣扎,又因为要养家不能换工作,他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佛友分享疑问:
1.男佛友需要知道自己前世和女佛友有没有缘分吗?
1)如果男佛友前世欠了女同事情债,他该怎么办?
2)如果男佛友前世没有欠女同事情债,他该怎么办?
2.男佛友该如何采取措施,来抵挡、化解六尘对八识田的染浊?
佛友心得体悟:
意识特征及互动关系:
1.第六意识很容易受眼耳鼻舌身的影响,很容易变,是不准的。第六意识反过来又可以指向性地指导六识。
2.第七意识是辨别识,有“我”的意识在,但是辨别能力很差,不一定是对的。
3.第八意识会跟着我们轮回。里面干净的和肮脏的意识都有。
4.意识可以在第六意识和第八意识之间双向流动。
5.第八意识会影响第七意识,再影响第六意识,这是一个由内到外的过程
6.第六意识会影响第七意识,再影响第八意识,这是一个由外到内的过程。
7.第六意识到第八意识的流动中,需要通过第七意识这一关。如果在第七意识当中累积了足够的佛法正念,那么第七意识就成为一道防火墙,阻挡不好的意念进入第八意识中。
佛友分享疑问:按照意识的顺序,男佛友保护八识田不受染浊的第一个机会在哪里?
一、防止六根与第六意识互动
佛友分享疑问:我们作为在家居士,当无法远离、六根不得不接触六尘时,要靠什么来管住六根、辨别六识?
照见五蕴皆空
师父开示:
——————————————————————————————
师父把《心经》再浓缩成一个字,就是“照”。 “照”是什么?就是寻找、观照。为什么《心经》里面讲到要“照”?就是说要观照你的心,把你的心好好地观照,你的心就不会出毛病。你身体出毛病,是因为你的心出毛病了。所以,《金刚经》也好,《心经》也好,最后讲的都是让你要照看好自己的心,不要让自己的心出差错。
很多人就是不懂“照”,“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让你要懂得“照”,观照自己,检查自己。照顾自己的孩子叫照,管住自己也叫照,管住自己不要造孽,管住自己不要去贪瞋痴慢疑,就是观照,好好地照顾住你自己。你们现在身体要不要照?吃得太多了,肠胃是不是 会出毛病?恨得太多,是不是会肝肠寸断?烦恼烦到最后,是不是会发神经病?
一个人如果时时刻刻能够管住自己的心,这个人的心就不会出差错。你们天天管住自己,照看好你们自己 脚下的路,照看好你们的心,不要让它去贪,不要让它去恨、去愚痴,你们的人生之路、学佛之路就会充满光明。看佛经、学佛法也是照,观照好自己,你就成功了。
12-3【观照自心 五蕴皆空】
——————————————————————————————
佛友分享疑问:
1.结合男佛友案例分析,就现实而言,男佛友能够做到“照见五蕴皆空”吗?为什么很难做到?
1)男佛友一边考虑工作,一边还能照空五蕴吗?
2)当八识田中还有很多业障、杂念时,能够做到空五蕴吗?
3)要达到什么样的境界才能照见五蕴皆空?
2.当无法做到“照见五蕴皆空”时,还有什么方法来空五蕴呢?
转识成智
师父开示:
——————————————————————————————
唯识论要我们转八识,也就是说,不管拥有怎样的人间的外相,只要转八识,就能够空五蕴。只要一件事情把它转换了,这件事情就变成智慧了。可能很多人不能听懂这个意思,师父举个简单例子给大家听。想一想,夫妻吵架,你很恨自己老婆的时候,你只要一想她跟着你很苦,这个意识一转,你就可怜她了,你自己内心的悲愍心就出来了,就不会对她做出伤害她的行为和语言。比方说这个孩子太讨厌了,虽然是你自己生的,但是他实在太讨厌了,这个时候你就想,他投到人间吃了这么多的苦,也不容易,他也曾经给家里带来过快乐——你这么一想,是不是转识成智了,是不是智慧就出来了?
视频开示50【五蕴皆空 行深般若】
——————————————————————————————
佛友分享疑问:
1.案例中的男佛友与女同事接触的过程中,虽然行为上完全守戒,但是内心深处能够完全做到不起心动念吗?
2.男佛友八识田中有哪种强大的孽障会驱动男佛友产生不干净的起心动念?
3.结合师父的开示,男佛友可以用什么佛理把对女同事不干净的起心动念转为智慧?
4.有什么方法可以让男佛友在工作分心的状态,依然可以抵抗六根对内心的染浊。
一起闻思修:实践中,转识成智还有哪些妙法?
净念相继
师父开示:
——————————————————————————————
“净念相继”这四个字特别重要,里面藏有玄机。就是说你脑子里永远都是干净的念头,一个念头过去了,下一个又是干净的念头。就是不让半点杂念进入你的脑子里,你这个脑子里不就都是干净的吗?“净念相继”,师父告诉你们,这个绝对是玄机之语啊。玄机啊,不得了的。就是你们心里有难过的时候,你不要让这个难过的思维出来,你就一直想开心的事情,你就一直开心了。出了一件事情,你心里很难过。你一会儿想想,难过;一会儿想想,难过,不就是等于不干净的杂念进来了吗?你脑子里不停地想干净的念头,如果你有不干净的意念,怎么能够进入你的脑子里呢?就想自己干净的念头,到后来人就干净了。脑子只能这样,把不好的念头去除掉,把好的念头留住。这就是无上妙法啊! 5-44【净念要相继】
——————————————————————————————
佛友分享疑问:
1.案例中的男佛友如何做到有效的净念相继?
1)如果是长篇大论能够保证在短时间内去除杂念吗?
2)如果没有震撼内心,无关痛痒的,能够针对性破除杂念吗?
3)如果没有将正念烂熟于胸,能够在对境中立马想起正念吗?
2.实践中,有什么诀窍可以帮助更好地做到净念相继?
预先提防
师父开示:
——————————————————————————————
在人间谁没有烦恼呢?应该在平时就预先提防。要知道人间谁没有烦恼,烦恼之前要预先提防,在还没有发现之前我就要当心了,不要等到事情发生了再懊恼、再痛苦、再抱怨“我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其实给了你很多信息而你不知道。就像一个人闻闻这个东西有一点臭了,看看边上的人吃不吃?看见人家吃了肚子马上痛了,你就不会吃了,这就叫预防感。自然遇到的境界就会逢缘。因为你预先提防了,遇到境界的时候就会逢缘了,明白了吗?比如我的身体不好,我事先把药都准备好,只要一发病我就吃药,立刻就会好了,就不用送医院了。所以要知道突发事件,就算是突发了,你马上就知道了这是灵性、业障的激活,你顿起觉照。什么叫觉照?就是你马上就会感觉到和照顾它,照顾它就是解决它、去帮助它,你就很快地消除了业障和灵性。
3-15【欲望大 意念散乱 学克制 控制人生】
——————————————————————————————
佛友分享疑问:
1.为了预防突发境界的来临,案例中的男佛友还需要提前做好什么准备工作?
2.如果在面对毫无准备的突发状况时,第六意识来不及转识成智,也没时间净念相继,要防止八识田染着的第二个机会在哪里?
二、加强第七意识防火墙
师父开示:
——————————————————————————————
要学习分辨善和恶、人间的名和利,一切要能够分辨出,在你的七识田中——末那识中,就会形成一道防火墙,不让那些恶的进来,只让那些善的储存在自己的末那识中,慢慢地积累,你就慢慢地知道,什么是人间可以做的,什么是人间不能去做的事情。
视频开示23【四正勤是空性的智慧】
——————————————————————————————
佛友分享疑问:
1.如何才能保证第七意识成为有效的正念防火墙呢?
1)如果第六意识正念不足,夹杂太多杂念,那第七意识防火墙坚固吗?
2)如果第六意识的正念断断续续的,那第七意识能形成坚固的防火墙吗?
2.除了加强正念以外,还要如何做才能让第七意识的防火墙坚不可摧?
静定内观
师父开示:
——————————————————————————————
如果一个人随时在静定中——安静和安定中,要经常检点自己,要知道什么是修行人,你想做什么样的修行人,是永远严格检查自己的人,永远观照自己的人。靠别人盯住你,就不叫“观自在”;只有自己观察自己的行为做得对不对,观察自己行为在不在自己的本性中,才是观自在。随时检查自己的心理行为和思维,不断地纠正自己的思想 视频开示53【静定是观照】
——————————————————————————————
佛友分享疑问:
1.您有观照自心的习惯吗?
2.您能够观照到自己的起心动念吗?
3.如何培养让自己随时在静定中观照自己,控制意念的能力?
师父开示:
——————————————————————————————
念佛时,心也就是意根,要想得清清楚楚。口叫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要听得清清楚楚。所以,眼睛就不会东张西望,鼻子也不会嗅出其它的气味,身体也不会懒惰懈怠。这就是都摄六根,是念经很重要的方法。让心能够静下来,让耳朵不乱听,让心不乱想,让口念经时清清楚楚,嘴巴不要乱说话。都摄六根念经虽然不能够全无妄念,很多人念经时不能够完全抛弃杂念,但是必须努力把心安静下来,心中清净,就是说意念不要动,口中不要乱讲话,耳朵要听自己念经,要听得清清楚楚,只有净念,念经才会出效果。
如果我们很干净地在念经,如果我们能够一直坚持下去,那我们的心自然可以归于一处了。因为我们念经时都摄六根,耳朵、意念、舌头虽然都很集中,但是意念可能会有百分之二十的散乱。如果我们今天念经还有百分之五十的不安定,如果继续坚持,从不间断,第二天可能就只有百分之四十的不安定,第三天就只有百分之三十的不安定,到了最后,心就会归于一处了。广播讲座1-13【都摄六根,佛法育众】
——————————————————————————————
佛友分享疑问:
1.都摄六根念经还有什么好处?
2.守护八识田不被染浊的第三个机会在哪里?
三、清净八识田
师父开示:
——————————————————————————————
定得下来的人不罣碍人间任何事情,定不下来的人杂念横飞。如果连想象的念头都没有,哪来的杂念?当你止念之后,就定住了一个正能量的念头。你念经的时候,经文会化成一种无形的神秘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念头。这种正能量的好的念头会进入八识田中,常留在你八识田中来指导七识田分别意识,让你知道哪些是好的可以进来,哪些是不好的坏人把他推出去。你的八识田中充满着正能量,就能够跟你的九识田接上关系。这就相当于好人和好人在一起,你才能见到最好的人;坏人与坏人在一起,最后他引荐给你的是一个最坏的人。
视频开示20【在无常中寻找本性】
——————————————————————————————
佛友分享疑问:
1.为什么八识田中充满正能量能够跟九识田接上关系?
2.从意识互动的角度分析,与九识田接上关系后有什么好处?
3.针对男佛友的案例,男佛友把握住守护八识田干净的第一和第二个机会,却在第三个机会没有做到位,请问他能够彻底解决他目前的困境吗?
4.实践中,应用十二因缘最关键的地方在哪里?
师父开示:
——————————————————————————————
释迦牟尼佛:“由肉体所生出的五欲(财、色、名、食、睡)让娑婆众生痴迷于六道轮回幻化出来的六识(眼、耳、鼻、舌、身、意)里面,不能出离,最终因为过于沉迷在五欲里面不可自拔,心识入魔成狂啊。”
释迦牟尼佛:“六根生六识,六识生六尘。众佛弟子们,记得了啊,要出轮回幻相之苦就要摆脱六根给你们带来的染著,也就是要保持六根清净,才是佛子们在修行路上要仔细小心的。六根不净的人怎么会有清净心呢?”《天地游记》
——————————————————————————————
佛友心得体悟:八识田中根深蒂固的财、色、名、食、睡五欲,促使我们的六根去追逐六尘。要想六根清净就必须要破除五欲,才能了断轮回。
一起闻思修:
1.五欲中哪个最难破除?
2.您打算如何破除五欲?
——————————————————————————————
佛友心得体悟:
1.名色和六入、触、受,在实践中是按时间顺序先后发生的吗?为什么?
名色是指心里的意识,是精神和物质方面的概念,指代第六意识。六入、触、受这几步指代六根和六尘接触产生六识的过程。第六意识和六触在生活中是不停地在发生变化,而且是相互渗透和影响的过程,比较复杂,所以从延伸含义来说,是不能严格地按照框架的顺序来划分的。
2.“识”在这个案例中具体指什么状态?
“识”指的是女佛友在和男士的交往过程中,从一开始并没有爱上男士,到后来坠入爱河的这个过程中间,动了心。大概就是内心深处稍微动了一下,很细微,经常还注意不到,但是其实喜欢男士的意识已经深入到八识田中。
3.请复述案例中女佛友从“无明”到“识”的过程。
女佛友无明不懂得严格守戒,不能单独度异性,也不懂得男女之情会深陷轮回的可怕。行是指接受男士的邀约,一起吃饭,单独相处等等。在这些交往的过程中,六根把这个男相当真了,接收了虚假的信号,产生了感觉男士长得好看,声音好听等错误的意识,让第六意识产生对男士的好感。接着在第七意识中生根,影响第七意识的辨别能力,导致女佛友进一步被男士的外相所迷惑颠倒,同时第七意识将错误的信息传递给第八意识,在八识田中扎根,于是种下了喜欢男士的意识种子。
4.女佛友在“识”之前,对男士的“喜欢”,和在“识”之后,对男士的“喜欢”,有什么不同呢?
在“识”之前,女佛友对男士的喜欢是停留在第六意识层面,而第六意识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是变化不定的,这时男士要是不再来追女佛友了,女佛友很快就会忘记。当女佛友动心之后,到了八识心王中的喜欢,那在心中就形成了固定意识就很难改变了。要是这时候男士抛弃了女佛友,女佛友就会痛苦,心里会常常记挂这位男士。所以在第八意识受到污染之后,女佛友内心深处会一直有一个顽固的意念,我喜欢男士。
5.女佛友在“识”之后,六根与第六意识又是如何进一步相互作用的?接下来女佛友会想什么?六根与意识之间如何相互影响?
女佛友在六触的过程中,六根进一步被第六意识误导,越看男士越觉得像白马王子,和男士在一起感觉很快乐、很开心。加强了第六意识对男士的喜欢。六根和第六意识之间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循环。同时第六意识也是想蕴,女佛友会想象和男士在一起的美好,继续深入影响第七意识和第八意识,所以第六意识和第七、第八意识之间也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互动。在意识流的强大循环作用下,以及女佛友强烈的想蕴,导致女佛友很快就深陷爱河之中,同时想多了就会付诸行动。
6.请用十二因缘阐述女佛友欠下情债的过程。
女佛友因为无明,不懂男女之情只会带来痛苦,也不懂得守戒,轻易和男士交往,在交往的过程中,六根把这个男相当真了,接收了虚假的信号,产生了感觉男士长得好看,声音好听等错误的意识,进一步让第六意识产生对男士的好感。在这过程中,六根一点点地染着女佛友的意识,就像六贼一样悄悄地窃取女佛友内心的宝藏。当女佛友的第六意识对男士有了好感之后,就会在第七意识中生根,影响第七意识的辨别能力,导致女佛友进一步被男士的外相所迷惑颠倒,同时第七意识将错误的信息传递给第八意识,在八识田中扎根,于是种下了喜欢男士的意识种子。促使两个人想进一步接触交往,在六触的过程中,错误的六识继续加深了第六意识的喜欢,第六意识也会误导六根产生错觉,六根与与第六意识之间形成了强大的循环,第六意识也是想蕴,女佛友会想象和男士在一起的美好,再进一步影响第七和第八意识,加速了第八意识中喜欢男士的意识种子成长,形成一股强大而持续的内在驱动力,反过来深化第六意识对男士的喜欢,第六意识和第七、第八意识之间也形成了强大的循环互动,最终女佛友深深地爱上了男士,同意成为男女朋友,并在这段缘分中生活,而“老死”就是这段感情可能会以分开结束,或者即使真的结婚了,最终也会曲终人散,而且还没完,新的情债已经欠下,下辈子再来还,继续按照十二因缘轮回。
7.这位女佛友是在今生欠下情债,与前世欠情债导致今生在十二因缘中轮回的女佛友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这两者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是在前世八识田中就种下情债的意识种子,然后在今世启动,而另一个是八识田中原本没有情债的意识种子,但却在今世种上了。两者相同的是,只要八识田受到污染,十二因缘从名色开始之后的步骤都是一样的。所以,要不堕入十二因缘,最重要的就是千万不要让自己的八识田受到污染。
8.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是前世的缘分占20%。那剩下的80%是从哪里来的?
这80%主要是从第六意识和六入、触、受之间强大的互动循环和想蕴的胡思乱想而来的。
9.男佛友需要知道自己前世和女佛友有没有缘分吗?
男佛友不管前世有没有欠女同事的情债,今世都要严守六根,防止进入第六意识和六触的强大循环中,同时还要念经化解。所以男佛友不需要知道自己前世和女佛友有没有缘分。
10.为了预防突发境界的来临,案例中的男佛友还需要提前做好什么准备工作?
男佛友要通过反复阅读、背诵淫心相关的精华开示和针对性的对女同事做不净观想,来为预期的境界做准备。境界前、境界中,用精华短句来提起佛法的正念,抵挡六根的染浊。
11.如何才能保证第七意识成为有效的正念防火墙呢?除了加强正念以外,还要如何做才能让第七意识的防火墙坚不可摧?
要想让第七意识的防火墙坚不可摧,就必须要在第七意识中培植足够的正念,不能夹杂不正的念头。因为反复持续的第六意识会在第七意识中生根,所以就要在第六意识中加强长期而持续的佛法正念,不能有邪念。
平时要反复背诵佛法精华短句,同时还要破除心中的邪念。在平时生活中就要随时纠正自己错误的思维和念头。
12.从意识互动的角度分析,与九识田接上关系后有什么好处?
与九识田接上关系后,会从内往外影响第七意识,加强第七意识的辨别能力,同时指导第六意识,做出正确的言行。
13.针对男佛友的案例,男佛友把握住守护八识田干净的第一和第二个机会,却在第三个机会没有做到位,请问他能够彻底解决他目前的困境吗?
我们要明白,因累世轮回,我们八识田中会藏着很多的孽障,轮回中我们当过男人、女人,甚至也当做畜生,所以我们八识田很肮脏,尤其是淫心,如果男佛友不重视清除八识田中的淫心,就会从内而外地影响第六意识,导致男佛友对女相的贪恋,打个很形象的比方,把六根的染浊看成是外敌,男佛友第八意识里有个内贼,两者会经常地在对境中里应外合,让男佛友受着内外夹击的痛苦,所以男佛友要真正防止八识田中被男女之情染浊,就必须要结合第三步,清除八识田中的淫心孽障。
14.实践中,应用十二因缘最关键的地方在哪里?
实践中,最关键的地方是要保护我们的八识田不被染浊,而八识田被染浊,往往来自于六根和六尘的接触。所以,让六根远离六尘,保持六根清净,是最理想的选择。
但作为在家居士,我们六根常常不可避免地要接触污浊的六尘,要保护八识田不被染浊,就必须要用佛法的正念来指导我们的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再进一步指导六根抵御六尘的染浊。同时,还要加强佛法正念短文来熏染第六意识,再进入第七意识,在第七意识中筑起一道佛法正念的防火墙。所以,长期而持续地用佛法正念来指导第六意识,是阻挡六尘染浊第八意识的关键。同时还要随时检查自己的心里行为和思维,不断地纠正自己的思想来破除内心的邪念。做好这三步才能守护好八识不堕入十二因缘中。
——————————————————————————————
感恩南无释迦牟尼佛!
感恩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感恩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及龙天护法!
感恩恩师!
——————————————————————————————
课件中带有佛友对师父开示的心得体悟,以及学习过程中自己总结的一些疑问,都仅供师兄们参考,希望与师兄们一同通过闻思修来真正理解师父所讲法的真谛。感恩,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