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南无释迦牟尼佛!
感恩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感恩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及龙天护法!
感恩恩师!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钵啰耶。菩提萨埵婆耶。摩诃萨埵婆耶。摩诃迦卢尼迦耶。唵。萨皤啰罚曳。数怛那怛写。南无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婆卢吉帝室佛啰楞驮婆。南无那啰谨墀。醯利摩诃皤哆沙咩。萨婆阿他豆输朋。阿逝孕。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摩罚特豆。怛侄他。唵。阿婆卢醯。卢迦帝。迦罗帝。夷醯唎。摩诃菩提萨埵。萨婆萨婆。摩啰摩啰。摩醯摩醯唎驮孕。俱卢俱卢羯蒙。度卢度卢罚阇耶帝。摩诃罚阇耶帝。陀啰陀啰。地唎尼。室佛啰耶。遮啰遮啰。摩么罚摩啰。穆帝隶。伊醯伊醯。室那室那。阿啰参佛啰舍利。罚沙罚参。佛啰舍耶。呼嚧呼嚧摩啰。呼嚧呼嚧醯利。娑啰娑啰。悉唎悉唎。苏嚧苏嚧。菩提夜菩提夜。菩驮夜菩驮夜。弥帝唎夜。那啰谨墀。地利瑟尼那。婆夜摩那。娑婆诃。悉陀夜。娑婆诃。摩诃悉陀夜。娑婆诃。悉陀喻艺。室皤啰耶。娑婆诃。那啰谨墀。娑婆诃。摩啰那啰。娑婆诃。悉啰僧阿穆佉耶。娑婆诃。娑婆摩诃阿悉陀夜。娑婆诃。者吉啰阿悉陀夜。娑婆诃。波陀摩羯悉陀夜。娑婆诃。那啰谨墀皤伽啰耶。娑婆诃。摩婆利胜羯啰夜。娑婆诃。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嚧吉帝。烁皤啰夜。娑婆诃。唵。悉殿都。漫多啰。跋陀耶。娑婆诃。
世界佛友大家好!
师父很久没有跟大家见面了,这一年时间师父很想念大家,师父心中时时挂念着每个孩子。你们都是心灵法门的火种,无论师父在哪里,师父永远在你们每个孩子的心里,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永远普照着你们的心灵。师父很爱你们!希望你们坚持佛道,永不退转!
师父十几年为了弘法,肉身消耗、背业很重,但是师父一直都在给你们加持。希望你们每天都能够好好学习师父的白话佛法和开示,依教奉行,严守戒律是成佛的基础。多多为众生真心付出,破除自身的我执我相,心中常念佛恩、国土恩、师恩、父母恩、众生恩;成佛的路上需要真心诚心、勇猛精进、心系众生、一心向佛的孩子。
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和师父会永远加持保佑每个正信正念的好孩子,佛法的传承靠每个佛子薪火相传,师父会引领你们到达彼岸。希望你们珍惜末法时期最后一班法船,众生的苦就是师父的苦,师父愿你们一世修成报佛恩!
师父 2021年11月5日
——————————————————————————————
去除杂念无我相,
无为而为去行善。
不求福德有功德,
行善积德变功德。
师父开示
——————————————————————————————
有一个妇女每天要给全家人煎饼吃,她总是多煎一个饼放在窗台外边,留给饥饿的路人来拿。有一天,一个驼背老乞丐来了。他每天都来取走薄饼,在离开的时候,这个老乞丐嘴巴里总是自言自语:“所做之恶,留在身边;所做之善,回到身边。”这样,日复一日,夫人对老乞丐越来越厌恶,因为薄饼全被他拿走了,而他从来没有说过一句感恩的话。
于是,有一天,这个夫人在薄饼里面下了毒。就在准备把薄饼放在窗台上的时候,她犹豫了,最后将有毒的薄饼投到火里烧掉,重新做了一张放到了窗台上。这个老乞丐还是跟过去一样,把薄饼拿走了,嘴巴里“嘟嘟”着那句口头禅。那天晚上,这位妇女外地的儿子回家了,儿子告诉这位夫人:“妈妈,我在离家不远的地方饿得昏倒在地,幸好有一个驼背老人路过,他好心地给了我一张薄饼。”听了儿子的话,这个妇人脸色苍白,她现在明白了那句话的含义:所做之恶留在身边,所做之善回到你的身边。
我们人对别人看不惯、看不顺眼,经常会采取报复。怨气会越积越深的,仇恨只会越积越多,自己也会陷入深深的怨恨当中不能自拔。就像夫妻吵架,你今天骂他一句,他恨你一次,你再骂他一遍,他又恨你一次,这就造成了最后的离婚。看不到阳光,你就找不到快乐,自己的余生就会在痛苦、怨恨当中度过。
----20181014 美国纽约法会开示
——————————————————————————————
佛友分享疑问:
1.为什么故事中的妇人一开始每日布施,后来却无法容忍老乞丐,在饼里下毒?说明布施和忍辱有什么关系?
2.您对“所做之恶,留在身边;所做之善,回到身边。”有何启发?修好布施的前提是什么?
四无量心
师父开示:
——————————————————————————————
要记住,六度万行离不开慈悲心。如果正在修行的菩萨慈悲心不够,那就不会圆满,所以要想修成佛,不能离开慈悲心。佛当年是先讲了四无量心,然后他才说六波罗蜜。
“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舍。用佛法来讲,慈无量心就是我的心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就是大慈大悲,不管看见什么东西,我都可怜别人,都想着要帮助别人,爱众生之心,能与众生一起快乐和安宁。悲无量心是什么呢?就是同情他人的痛苦,对别人的苦我都同情,救度众生脱离苦境。今天看见别人很苦,这孩子生病我心里很难过,这孩子身体好一点了吗?这个人的腿怎么轧断了?这个人怎么要死了?“啪”地一下,眼泪掉下来了。要记住,没有慈悲心的人到最后死的时候是上不去的,而且很惨,学佛人一定要有人伤我痛的精神。
喜无量心,就是见人离苦得乐,看到别人好了,你马上生起愉悦欢喜之心。你好了,我开心啊;你进步了,我开心啊;你身体好了,你念经好了,我开心啊。舍无量心是什么意思呢?虽然上面有三个心——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但是我不执著,我继续舍弃一切心中的差别(就是分别心),平等对待众生,对待一切人,我能舍就舍,舍弃小我,成全大我,这样的心就等于“等心”、“均心”、“平心”。等心是什么?我跟你是一样的。均心是什么?我跟你都是在一个均等心。平心是什么?大家都是公平合理的,平等的。
如果你们能够经常做到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你们就可以升到色界的梵天(天有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就是说,如果你在人间能够经常慈悲喜舍,别人好了,你特别开心,你愿意帮助人家;你看见别人苦了,你难过,心里老觉得人家很可怜,总去悲悯别人;舍去自己的时间去帮助别人,把自己的东西给人家吃、给人家用,你这个人就可以进入色界梵天,离西方极乐世界不远了。当你能够慈悲喜舍,你的这个境界叫四无量心,在佛教里面有一句话就叫“四梵行”。
11-11【四无量心悟出六波罗蜜】
——————————————————————————————
佛友分享疑问:在我们未找到本性之前,如何让自己发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四无量心呢?
师父开示:
——————————————————————————————
实际上生命有个本源体,生命万物的本源要找到,你说这个本源体是什么?它有什么作为?它没有什么作为。用宇宙科学观来分析生命,它实际上是一种物质,用现在话来讲,叫光子流,但是实际上它这个生命体是来自于宇宙的轴心发出的一种光,这种光就称为灵光。我们生命的本源到底是什么?很多人说能量转化,盘古大帝开天辟地,宇宙蛋的爆炸等等,实际上这些传说,总的来说就是生命来自于宇宙本性。
所以学佛要懂得众生虽然有佛性,但是这种佛性在我们的本性处,就是在宇宙的根本处。宇宙的根本处,用科学来讲就是宇宙蛋,用我们传说当中的盘古大帝,这个宇宙蛋的爆炸而形成。 广播讲座161222
人本身就是一个体,因为每一个人的人体都是由一个元灵出来的。你只要用元灵感觉一下你自己,实际上你感觉的就是世界上的众生。如果你能感觉到自己做的事情对不对,你就是在感觉众生。所以叫同体大悲。 1-5【以佛法谈生命的意义】
——————————————————————————————
佛友分享疑问:
1.我们从何而来?
2.为什么要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财布施
师父开示:
——————————————————————————————
布施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见到一切的人生之苦,心中马上生起慈悲,布施自己所有的能量,就是要把自己所有能帮助别人的能力都要布施出去,使众生离苦得乐,迷者受益。大家都知道布施有三种,第一种是财布施。财布施就是以财布施来改变别人的苦难。很多人说,我家里什么都有,不愁吃不愁穿,那么你给这样的人财布施,实际上这个布施是虚幻的。当别人已经没有吃的了,这个人很穷、很苦的时候,你去给他一点点,就是救了他一条命,他会很感激的,这才叫财布施。另外,以财物印善书,劝导和感化众生的佛性,也是财布施。所以说印书很重要,因为印书让人看了之后,能够彻底改变他的人生。
12-11【六波罗蜜 修心秘诀】
——————————————————————————————
佛友分享疑问:
1.给条件好的人财布施和给穷苦的人财布施功德一样吗?
2.财布施有哪几种方式?
师父开示:
——————————————————————————————
财施有两种:一种叫内财施,一种叫外财施。内财是讲我们内心、身体里面的,比如用我们的智慧、我们的能力去帮助众生,比方说做义工,叫内财布施。外财是什么?就是属于身外之物,身外之物都是外财,比方说道场,今天布施出这块地方,这叫外财。
广播讲座38【三施俱全 随缘布施】
——————————————————————————————
佛友分享疑问:
1.如何衡量内财施和外财施的功德?
2.有佛友说,我身体不好做不了内财施,钱财匮乏也做不了外财施,怎么办?
3.今世无法行财布施的因果在哪里?如何改变?
师父开示
——————————————————————————————
在阿槃提国宣化后的迦旃延(传布君命、教化百姓叫宣化),在回到舍卫国听佛陀说法的路上,见到一位妇人手持一个水瓶,坐在河边大声地嚎哭。
这位尊者——迦旃延尊者一见,不觉心里油然生起怜悯心。他怕这个老妇人因什么失意的事情想不开而投水自杀,因此他马上就上前问道:“妇人,什么事情使你这么伤心,要在这里嚎哭?”
“不要你管!我告诉你有什么用?”妇人哭的声音更大了。
“妇人,告诉我,我是佛陀的弟子,我可以帮助你解决很多苦难的问题。”
“你是没有办法的。你看看这个世界这么不公平,贫富如此悬殊。我是一个苦命的穷人,我一生都受着苦难,我给贫穷的苦难折磨得已经不想活了。”女人说后,像要往水中跳的样子。
迦旃延尊者赶紧上前一把拉住她,非常慈悲和同情地开导她说:“妇人,请您不要伤心,世间上的穷人很多,不是你一个人。同时穷人并不一定苦或不幸,富人并不一定就拥有快乐。你看看那些拥有奴婢和田宅的富人们,他们天天仍然为贪欲、瞋恚的烦恼而受苦,为人只要平安地生活就好,贫穷值得我们这么去悲伤吗?”
这个女人不耐烦地挣扎着说道:“你是一位出家的沙门,你能看得开这个世情,但是我做不到。你要知道,我是这里最大富豪的奴隶,我穷年累月地做着奴役,衣食不周,没有自由,而且我那黑心的主人悭贪暴虐,没有丝毫的慈悲心,我们做事稍有差池,他不是打就是骂,叫我们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想到这些痛苦都是由于我的贫穷所致,怎么不叫人为贫穷悲伤啊?”
“妇人,既然如此,请你不要悲伤,我告诉你一个解脱贫穷和发财的方法好吗?”
“是什么方法啊?”这个老妇人把眼泪擦了一下,望着迦旃延说。
迦旃延说:“这个方法很简单,你既然为贫穷而受苦,那你可以把贫穷卖给别人的。”
“啊?贫穷可以卖给别人?你不要这么乱说了。如果贫穷可以卖给别人,那世间就没有穷人了,又有什么人肯买贫穷呢?”
“卖给我,我肯买。”迦旃延回答。
“贫穷可以出卖,而且也有你来买。不过出卖的方法,那是怎么样的呢?”
“要布施啊,老人家,”尊者开示道,“你要知道人生的贫富各有因缘。贫穷的人所以贫穷,是前生他没有布施和修福;富贵的人所以富贵,是前生他肯布施和修福。因此,布施和修福是卖贫买富最好的方法。”
这个女人听后,智慧开朗,她想:到了今天才明白致富之道。但她随后就苦着脸问道:“尊者,你说的是不错,我确实明白了这个致富的方法。不过,你看我极其贫困,我是一无所有的人,就是我手中的这个水瓶还是我那爱财如命的主人所有。你叫我怎么样来布施给你啊?”
迦旃延尊者把自己的钵交给了女人,说道:“布施不一定要钱的,见到别人布施,自己欢喜也可以。现在你把这个钵盛水给我,作为你对我的布施吧?”这时候,这位女人此刻真正明白布施的意义,当即依教奉行。后来她以供水功德得生忉利天享乐。
视频开示104【真正的布施】
——————————————————————————————
佛友分享疑问:
1.为何妇人布施一钵水却能得生忉利天享乐?
2.财布施功德的衡量标准是物质的贵重与多少吗?
3.有佛友很发心财布施,希望能拥有更多财富去救度有缘众生,请问佛友的发心有问题吗?如果有,问题在哪里?
误区一:为了财布施而求财
师父开示:
——————————————————————————————
Wenda20180401A 20:22 如何理解“菩萨会帮我们安排一切”;能否为了财布施而求财
男听众:师父开示过,当我们念到无求时,菩萨会慈悲帮我们安排一切。请问师父,我们应该怎样理解“菩萨会帮我们安排一切”呢?
台长答:安排什么?安排你的未来啊。你有这个命,菩萨帮你安排得更好;你没有这个命,菩萨会帮你比较圆融地处理很多不好的事情。这叫安排(那菩萨会给我们更多的智慧去破除我们学佛的障碍吗?)这个是对的。当然了,菩萨给你智慧,他不会给你钱(对对)钱是你命根当中上辈子自己修来的,菩萨给你智慧,菩萨不停地给你智慧,有了智慧你不就什么都有了吗?(嗯)你说李嘉诚是先有钱还是先有智慧啊?(有钱)啊?有智慧才会赚钱!这么没智慧的。李嘉诚在没有钱之前是有钱的?他也是慢慢地做起来的,他只是脑子有智慧,慢慢地用智慧来赚钱,这还不懂啊?(嗯,明白。心里想求菩萨能够拥有更多财富,然后能够财布施救度更多有缘众生)不可以,你命根当中没有财的话,你不能这么求的,这个本身就是一种自私,开什么玩笑?“菩萨,你给我中六合彩吧,我会拿出来做更多功德的”,你这个本身就叫私心、杂念、贪心,还好意思讲的?你这个意思讲出来就相当于“菩萨,你让我找个美女、漂亮的电影明星啊,我以后会让她学佛的”,不是一样道理啊?(对,明白。对不起,师父)
——————————————————————————————
佛友心得体悟:听众求财的目的是能够有机会做财布施,利益到更多的有缘众生,看着好像是在发四无量心,但实际上是在助长自己对物质的欲望,执着在有色的物质世界。
佛友分享疑问:
1.您执着哪些物质呢?
2.这些物质真实存在吗?
一起闻思修:您能理解佛法说的成住坏空的真理,家人孩子肉身财产等等终有一天会消亡,但是您还是下意识地认为当下是存在的,对吗?事实上,是否有“瞬间真实”的物质世界存在呢?
师父开示:
——————————————————————————————
大乘佛法讲连构成事物的基本元素也是空的。正如禅宗所说的那样“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大乘佛法还讲一个叫法空。什么叫法空?眼睛所见的一切事物都是空的,全都是不存在的。所以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空的。不要执着,不要恨,不要迷惑。
大乘佛法讲世界的本原是空的,即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空的,都是假的。所有自然世界的东西都是虚假虚幻的。 1-12【谈谈“因空” “果空”】
大家要明白,“以无所得故”,以无所得为修心的根,你要把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理解为没有的,你不要去得本来就得不到的东西,这个就是你学佛的根,不贪就是根啊。一切皆空,想明白了,这一切世间物质来也空空,去也空空啊。 7-21【学“中观”习“唯识”】
——————————————————————————————
佛友分享疑问:
1.“大乘佛法讲连构成事物的基本元素也是空的”。那物质世界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2.“眼睛所见的一切事物都是空的,全都是不存在的”。那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有这么一个“真实”的世界存在?
3.如何理解“所有自然世界的东西都是虚假虚幻的”?
一起闻思修:梦是空的吗?您的人生和梦有什么区别?
师父开示:
——————————————————————————————
有一个人到佛陀面前去哭诉,他说:“我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成功。”佛陀跟他讲:“那是因为你没有学会布施。”这个人说:“佛陀,我是一个穷人,我怎么布施啊?”佛陀跟他讲:“一个人即使没有钱,也可以给予别人七件事情来布施。第一个叫颜施,就是你的面容布施微笑,让别人看到你就感觉到很温暖。第二个叫言施,就是语言布施,多对别人说好话、鼓励的话,让别人感受到你对他的温暖。第三个叫心施,让自己的心敞开心扉,诚恳待人,帮助别人,让人家感受到一种爱。第四个叫眼施,就是你的眼神可以用善意的眼光,让人感觉到温暖。现在的人眼光冷冷的,看见别人就像看到恶人一样,伤害自己又伤害别人。第五个叫身施,身体的布施,就是你以自己的行动去帮助别人,让别人感受到这个世界还有很多的爱。第六叫座施,想一想,我们外出乘船、坐公共汽车,将自己的座位让给别人,也是一种布施。还有房施,将空出的房子提供给别人休息,帮助别人。”佛陀说,你如果能够做好这七件布施,好运就一辈子跟随着你了。
----2016年5月14日卢台长西班牙大型解答会开示摘要
——————————————————————————————
佛友分享疑问:这七种布施中,您擅长哪种布施?
无畏布施
师父开示:
——————————————————————————————
第二种叫无畏布施。在三种布施里面,很多人不懂得什么叫无畏布施,今天跟大家稍微讲一讲。凡是对已经很痛苦的人,比如说这个人失恋了,不想活了,你不怕自己辛苦,舍去自己的时间,用温暖的心去安慰这个人,遇到别人困难的时候,你施予援手去帮助别人,过去叫大无畏精神,就是说你不管自己,只管救别人,让对方心中得到平安,而且如果你能够让他没有恐怖,那么你这个人就是在无畏布施。还有一种无畏布施的方法,就是别人诽谤你或者诽谤正法,你能以无畏的精神伸张正义,目的不是要把对方打败,而是要感化对方,这也是无畏布施。 12-11 六波罗蜜 修心秘诀
——————————————————————————————
佛友分享疑问:日常生活中的小无畏布施都有哪些方法?
师父开示:
——————————————————————————————
wenda20160624 01:07:11 无畏布施有什么方法
男听众:师父,布施分为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我们同修一般最熟悉的是法布施,财布施,无畏布施有什么方法和诀窍吗?
台长答:无畏布施还不知道?跑到观音堂去搬板凳,去拖地板,帮人家开车,帮人家运书,搬东西……全是无畏布施。帮人家搬鱼,干重的活,只要是为众生的活,只要有功德的,观音堂……你看看,开一次法会有多少人在搬椅子?这个全部是无畏布施。
——————————————————————————————
佛友分享疑问:如何定义大无畏布施?
师父开示:
——————————————————————————————
无畏施分两种,一种是小无畏施,比如劝人做好人,不要杀生等。现在的人好生恶死,所以我们要劝同仁戒杀护生。当有人有恐怖、有畏惧、有灾祸的时候,我们就帮助他们,劝导他们。如果你让一切众生终难免死,死而复生,生而复死,永劫常怀。就是说,你如果劝导他们,告诉他们人不会死的,死而复生,生而复死,人在人间就是成、住、坏、空的延续,所以,劝人活在这个劫数当中,今天是这样,明天是那样,今生是这样,来世是那样,所以,你就不会恐怖了。当一个人觉得他还有希望的时候,他的恐怖感就会慢慢地没有。就像台长当今在劝说众生一样,叫你们相信佛菩萨,叫你们要成佛道,叫你们要成菩萨,要你们慢慢地渐次进修,就是由慢修到快,像这样帮助人家,就是大无畏施。广播讲座1-20【用自身的能量去感言菩萨的力量】
——————————————————————————————
佛友分享疑问:
1.大无畏布施的重要基础是什么?
2.师父为什么能够做到大无畏?
师父开示:
——————————————————————————————
Wenda20190120A 01:06 心中有众生,就会付出更多;关于“无畏布施”
女听众:师父,有师兄梦到您说昨天给师兄看图腾太累了。
台长答:对啊,很累,真的累得不得了,眼睛都闭起来了(是啊,师父真的太辛苦了。昨天休息两个小时,不仅没有好好休息,还正常做节目,还给我们开示,还给大家看图腾)就是啊,应该的。很多佛友都是家里有些问题,所以非常希望师父给他们做些指导,也是很不容易(感恩)心中要有众生,你就会付出更多;心中没有众生,你不会付出很多的(明白。那就是在救度众生的时候,一定要有无畏的布施心,然后就会……)对啊,这个就叫无畏,无畏布施就是这样的。很多人还不知道无畏布施是什么呢,舍己救人就是大无畏精神(明白。弟子很忏悔,弟子之前救人的时候有一种感觉,特别是遇到有些重症的病人,就会害怕。然后弟子就问菩萨为什么会这样子?后面知道自己没有达到无畏、真正舍己救人的心)这是一步步来的,不是这么容易的,学佛都是一步步的,境界也是一步步上去的(感恩师父,感恩菩萨)
——————————————————————————————
佛友分享疑问:
1.无畏布施容易陷入哪些误区?
2.您爱众生吗?
3.如何培养对众生的爱?
误区二:只为功德不爱众生
误区三:以争斗心护法
师父开示:
——————————————————————————————
Wenda20180720 47:06 正确对待弘法和护法中遇到的恶语
男听众:末法时期任何弘法人弘法都会遇到诸多恶语和诽谤,有的同修会经常分析和反击这些谬论,时间长了会产生瞋恨,需要花很大的力量去纠正自己。请问师父,在护法、弘法中如何保持如如不动,不受恶言影响?
台长答:这个是自修的。还有一种是成为一个护法,作为护法,你应该不去跟他争辩,但是写正能量的东西贴上去,让大家眼睛能够明亮,能够知道什么叫正法。比方说,他经常诽谤人家的法门不好,你就可以告诉人家这个法门怎么好。你用不着跟他斗,人家说这个不好,你就告诉他“佛法讲的,凡是诽谤别人的人,他本身就是有心魔在身上,他就是没修好”,到底谁是魔、谁是正,那不就清楚了嘛!我问你,骂人的人是好人吗?(不是)披着菩萨的外衣,骂别人不好,你说这算是菩萨吗?(不是。师父,是不是我们平时虽然不跟人起争执,但是应该也要把我们的观点去陈述一下?)一定要的。你要记住:谎话说千遍,在人间这个污泥浊水当中,会损害很多人的慧命的(是的)不要跟别人斗,阐述自己正面的观点,那不就好了?(对的)我不跟你斗,我就讲,你说不好,我就把好的事实拿出来就好了嘛(对的,感恩师父)
——————————————————————————————
佛友分享疑问:作为弘法人做好护法,很关键的要点是什么?
师父开示:
——————————————————————————————
当年在南印度的地方有位迦毗摩罗尊者。当初这位尊者未皈依佛陀前,是一位外道论师。那时,这位外道论师有弟子三千名,名震全印度。有一次,这位尊者听到西竺十二祖马鸣菩萨说法后,感觉到佛法很伟大。随后,他皈依了佛教,拜马鸣菩萨为师,后来继承了马鸣菩萨的祖位。有一天,迦毗摩罗尊者要到远方去作度化众生的因缘,所以出发向西山行走。晚上,他在途中休息,看见一条大蟒蛇横在了路上。因为他心中无物,见到就像没有见到一样,继续往前走。可是没想到这条大蟒蛇缠绕了他的身体。他知道蟒蛇一定有想解脱蛇身的需要,于是向它说三皈依,使皈依三宝。刚说完三皈依,蟒蛇突然不见了,游走了。第二天,尊者继续向前走,偶然看见前面有个石洞,他就在洞里休息。这时候,突然有一位穿着白衣的老人从石洞里走出来,向他礼拜后站在一边。尊者问他:“你可以告诉我你过去的情形吗?”老人说:“我从前是一个比丘,每天很快乐,一直在修行。当时有很多初学的人都来向我求智慧,我因为厌恶、厌烦回答他们,就起了瞋恚的念头,不知我已犯下重罪,终于堕落为蟒蛇,住在石洞内,已经有数百年了。恰遇尊者为我说法,从此得救,特来谢恩。” 尊者听后非常感叹,知法而不弘法的比丘,就有这么不幸的后果。所以,对于弘法利生的我们人间的比丘,都应该要有平等的尊敬和对待。当别人来问法——向你问佛法,问你怎么样能够解脱自己的时候,你们如果不回答别人,就是有罪孽。真正弘法的人要内护和外护:内,以诚心诚意弘法;外,以行为、举止、言表行善积德,让众生信服,这样才能流通佛法,普度众生。 ----20181006 美国洛杉矶法会开示
——————————————————————————————
佛友心得体悟:知法而不弘法就有业障,弘法护法除了要有正能量以外,还要内调心性,外敬众生。
佛友分享疑问:我们应该如何悲智双运地弘法利生呢?
法布施
师父开示:
——————————————————————————————
第三种就是法布施。大家都知道,去度化别人、发放善书等是法布施,其实真正的法布施就是以自己所学的知识去领悟佛法,向世界上所有的人去说法、去弘法,然后使众生共沾法益。你跟别人说了,让别人学佛了,他活得很开心了,破迷开悟了,那么你这个法布施才算成功。如果你今天去劝了他,而没有把他劝醒,那么就只是一个形式。举个简单例子,你跟那个人说:“这个事情我提醒你了,不要闯红灯。”他却非要走过去。“现在是黄灯,你千万不要再走了,否则会被车撞的。”他不听,继续往前走,那么你没有拉他,最后他被车子撞死了。这种算不算法布施呢?真正的法布施就是,你不但要跟他讲,并且要把他拉住,你才救了他的命。 12-11【六波罗蜜 修心秘诀】
菩萨说:一切供养中,法供养为最。拿点钱出来,叫“财供养”。在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中,法布施是最好的。“法布施”就是去劝人家修心念经。如果这个人不相信的话,你去度他信佛,这就是法施。最好多做法布施。财施、法施、无畏施三施齐发,功力无比,功德无量。师父讲给你们听,度有功德的人比度无功德的人功德更大。比如说医生是有功德的人,如果你们去度医生功德更大;如果你们去度一个已经修佛修心的人,那功德更大;如果一个人已经拜佛了,但是不知道怎样念经,度这种人功德也很大。 4-2【用般若智慧在人间寻根】
为什么法布施的功德很大?因为它是从你心灵当中出来解救众生的,当你要去解救众生的时候,你就弃恶从善,转凡成圣,这是很重要的。你怎么样由一个坏人变好人呢?那你要做好事;你怎么样从一个凡人转成一个圣人呢?因为圣人不做坏事,圣人不停地做好事,时间长了,你就是圣人;怎么样让自己法布施能够布施得好呢?自己先要明白道理。 wenda20170623 56:24
——————————————————————————————
佛友分享疑问:
1.有佛友说,我很想多花一点时间弘法,可是我现在还有家庭、工作,我没有时间啊!您有什么建议?
2.还有佛友说,我很想法布施,但总是处处受阻。想出去发书,外界有阻碍;想网上弘法,技术又不行;而且嘴巴还笨,不会度人。所以我是没办法才不弘法的。您有什么建议?
3.弘法的阻碍来自哪里?
误区四:弘法愿力不足
师父开示:
——————————————————————————————
要无滞无碍。就是你的心啊,要没有人可以把你阻止掉,没有人可以挡住你,你的心只要是正的,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这叫无碍心。为什么大悲咒叫“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啊?观世音菩萨的心是无碍的,是没有一点点障碍的,你们的心有没有障碍啊?你们有障碍,怎么能够跟菩萨的心放在一起比呢?今天做坏事,明天动坏脑筋,后天嘴巴说坏话,你们所有的一切,你们的心都是有阻碍的,所以,师父让你们的心变成无滞无碍,没有停滞的,没有阻碍的,智慧才不会受到阻碍。也就是说,你今天想出个好点子,你说,“我今天要去度人了”,那是好的吧?这讲都不要讲,度人好不好?好的,但是接下来,我度的这个人很有钱啊,我度好他之后,说不定他以后会给我很多钱的,会给我找工作,他会怎么样怎么样,这个就是智慧已经受到了阻碍。因为你要救人的时候,你用的是智慧,但是你想到了这些,你的心就受到了阻碍。如果你能够今天想要去做善事,你就一如既往地去做,你今天能够帮助人家,你就好好地帮助,你其他的都不管,你自己的心就能任运自如,舒服吧?舒服了啊。 6-11【要学无碍大悲心】
——————————————————————————————
佛友分享疑问:
1.什么是观世音菩萨的“无碍大悲心”?
2.法布施还容易陷入哪些误区?
师父开示
——————————————————————————————
在佛陀时期,在舍卫城的郊区有一个果园里住着一位比丘,名字叫作伊估达那。这个伊估达那比丘只能熟记一首佛陀所教的偈颂(也就是偈语),但是他彻底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每次他读完这首偈颂,果园里虽然没人, 但是那些树神就热烈地鼓掌和称赞(这你们看不见、听不见,但是古时候很多人都有神通的,有功能的人就能听见)。
有一次,有两位博学多闻并且常常说法的比丘,他们带着一群徒弟经过这个果园,就问:“伊估达那比丘,你在这么偏僻的地方说法,会有人来听法吗?”
这个伊估达那很老实,他就说:“果园的树神听了我讲的,还都会鼓掌称赞。”
这两位比丘心想:“你在说什么?”他们就在园中, “既然你说树神会,那么我们也来讲讲看。”在这个果园里说法。这两个人平时就很会说,到处去弘法,舌粲莲花(舌头巧得像莲花一样),讲了很多很多,滔滔不绝,如长江大河(过去为什么人家说这个人讲法讲得好用“滔滔不绝”?你看看长江的水,或者像江河海水,一浪接一浪,它不会停掉的),讲得很好。讲完之后,没想到果园里静悄悄的,一点声音都没有,连树叶落地的声音都没有。
他们一想:“你不是说树神会鼓掌吗?怎么没有?” “来来来,伊估达那法师,请你来说法吧。”
这个伊估达那法师就会这么一首偈颂,他又开始讲了。他讲完之后,这个果园里一如往常一样响起了噼噼啪啪的掌声,并且大声地叫好。这时,这两位比丘的徒弟们也听见了(因为过去的比丘都有一点神通的),他们觉得这些树神有些偏心,“你看对伊估达那怎么这么好?他就讲了这么一点点,而我们讲了这么多……”他们感觉到他讲得这么平常,没讲得多么好,为什么对他们没有鼓掌?为什么对伊估达那法师就鼓掌了?
后来佛陀听到了这件事,就对弟子们说:“比丘们,我不认为听了许多经典、常常说法的人就一定精通佛法。”佛陀讲的,不是说你今天常常说法,你就一定精通佛法。“相反的,虽然听得不多,但是却能体会真理(就是理解)而且经常保持正念的人,才是真正精通佛法的人。” 视频开示80【忍辱是一种力量】
——————————————————————————————
佛友分享疑问:
1.法布施一定要滔滔不绝,能说会道吗?
2.听了许多经典,常常说法的人就一定精通佛法吗?
3.布施要看结果吗?为什么?
师父开示:
——————————————————————————————
你不能完全地虔诚,你就得不到圆满的大法施。你是在布施吗?对,但是不圆满。你是在念经吗?是,但你念经念得不好,不圆满。所以,我们所有做的法施、无畏施都要圆满,要尽量做得好一点。举个简单例子,一个蛋糕切得小小的,尽量每个人都能分到一点吃,那就是圆满。不圆满是什么?就是每份蛋糕切得太大,最后还有三个人没有吃到,人家说“没有关系”,可自己心中总觉得亏欠了人家,感觉不圆满。在圆满和不圆满之间,自心先要圆满,你才能让人家得到圆满。自己良心上都过不去的事情,你怎么能够让人家得到圆满呢?
7-46【善心供养 不追悔】
圆满的大法施,就是真正地供养所有的人,让他们得到如来心,这样所做的法施是最圆满的。实际上,平等布施就叫圆满布施。能够平等布施的人,就是最慈悲的人,他能做到的事情,他是平等布施,他做不到的事情,他也是平等布施,这样才能达到正等正觉。所以,可以先让自己的心达到正等正觉,再加上你没有分别心,再加上你有大智慧的摄受,就是加入,学佛时间长,有智慧了,加上法界众生常住在你的心中,就是你心中念着众生,那你就能达到无上正等正觉,就是没有边没有沿,就是最高的境界。想一想,佛是不是这样?佛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因为佛从来没有看不起任何一个人,因为佛永远是怀念、帮助众生的,所以,他就是佛。 8-25【理解佛理 得人间法理】
——————————————————————————————
佛友分享疑问:
1.怎样才能做到圆满的布施?
2.布施是六波罗蜜的基础,是否只要在布施上拼命修,就能成就菩萨果位呢?
师父开示:
——————————————————————————————
如果你想做如来菩萨,你想涅槃,你必须行六波罗蜜,你才能成佛道,才能成如来。如果我们都是菩萨,我们想修成佛,我们必须要做到六波罗蜜。
波罗蜜是什么意思呢?波罗蜜就叫度到彼岸、到达彼岸,度就是达到了。就是说,你的布施已经到了忘我的、完全超脱自己的境界,已经到了彼岸,已经到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就是让身处苦海的人能够恢复本来就有的觉知、觉能,所以能恢复本性的人就称为 “波罗蜜”,到达了彼岸,而且慈悲和功德,用波罗蜜以无私的对佛的愿力来做事情。只要你大悲普度众生,用波罗蜜,就是说用精进智慧到达彼岸的这种精神,无私的对佛的愿力:“菩萨,我一定度众生,我怎么怎么样。”大悲普度众生,无有疲厌,永远不会疲劳和厌倦地努力修心,你就拥有了波罗蜜。六波罗蜜就是概括了菩萨修行的方法。
11-11【四无量心悟出六波罗蜜】
师父告诉你们一个好方法,这六种方法只要抓住一个你最好的拼命地去做,其他的你只要不犯错误,不做大错,你很快地就能到彼岸。
广播讲座21【觉是悟性的佛】
——————————————————————————————
佛友分享疑问:选择六波罗蜜中的其中一种修成佛果,前提条件是其他的不能犯大错,这里的不犯大错到底是什么错呢?
——————————————————————————————
佛友心得体悟:
1.布施和忍辱有什么关系?
菩萨讲“六度”,特别强调两点,一个是布施,一个是忍辱。当一个人拥有布施的心,他就拥有忍辱的心。如果一个人能够忍耐、忍辱,他的这颗心一定会获得一个圆融。 11-22 【忍辱心 是禅定的开始】
2. “大乘佛法讲连构成事物的基本元素也是空的”。那物质世界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物质属于宏观,基本元素属于微观粒子,既然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是空的,那整个宏观世界也是空的,根本没有存在什么实有的物质。
我们对佛法讲的空或许很难从佛理的角度去实证,因为末法时期我们的根器太薄,智慧不足,很难深入理解师父告诉我们的法界空相,但现代科学实验能够把两千五百年前佛陀通过禅定认识到的宇宙人生真相清晰地表达出来。科学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通过量子力学中非常经典的双缝实验证明:没有真实的物理世界存在。这也是师父说的“所有自然世界的东西都是虚假虚幻的”。
科学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佛法的真理,借助科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宇宙真相,并依此进一步用佛法去实证悟道。
3.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有这么一个“真实”的世界存在?
我们所看到的、接触到的只不过是六根接收外界的虚拟信号刺激大脑而产生的幻像,就像电视机接收到信号产生的假象一样。我们把信号解读成了真实的物质世界,但其实就是一个完全虚假的幻境。这也是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的真理:六根生六识,六识生六尘(天地游记)。我们累世在六道中轮回,六根的特性加上自身的业力,让我们迷失在虚假幻境中,已经习惯成自然了,根本无法察觉,就像在梦中一样,很难醒来。只有真的悟透法界实相时才真正地觉醒,明白一切皆空。就如永嘉大师在证道歌中写道: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4.如何培养对众生的爱?
一定要时刻牢记生命的本源,我们和所有的众生均来自同一个本体,本是同根生。众生就是家人,无二无分别,爱众生不单单要落实到行动上,更要落实到心上,每一次看到家人,都要告诉自己,他们就是众生,要懂得放下执爱;而每一次看到众生,都要告诉自己,他们就是我的家人,我要用心去关爱他们。比如走在大街上,看到川流不息的路人,心里要想,他们都是我的家人,他们很多都还没有学佛,都在无明颠倒中,我要好好努力,去救度更多的众生。这样日积月累,久而久之对众生的爱才会深植心中。
5.作为弘法人做好护法,很关键的要点是什么?
弘法人在护法时不可有争斗心、好胜心,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让魔钻空子,千万不可假借护法的名义来肆意放纵自己的嫉妒心和瞋恨心。护法必须要先护心,护持我们干净的本性。——————————————————————————————
感恩南无释迦牟尼佛!
感恩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感恩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及龙天护法!
感恩恩师!
——————————————————————————————
课件中带有佛友对师父开示的心得体悟,以及学习过程中自己总结的一些疑问,都仅供师兄们参考,希望与师兄们一同通过闻思修来真正理解师父所讲法的真谛。感恩,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