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南无释迦牟尼佛!
感恩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感恩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及龙天护法!
感恩恩师!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钵啰耶。菩提萨埵婆耶。摩诃萨埵婆耶。摩诃迦卢尼迦耶。唵。萨皤啰罚曳。数怛那怛写。南无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婆卢吉帝室佛啰楞驮婆。南无那啰谨墀。醯利摩诃皤哆沙咩。萨婆阿他豆输朋。阿逝孕。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摩罚特豆。怛侄他。唵。阿婆卢醯。卢迦帝。迦罗帝。夷醯唎。摩诃菩提萨埵。萨婆萨婆。摩啰摩啰。摩醯摩醯唎驮孕。俱卢俱卢羯蒙。度卢度卢罚阇耶帝。摩诃罚阇耶帝。陀啰陀啰。地唎尼。室佛啰耶。遮啰遮啰。摩么罚摩啰。穆帝隶。伊醯伊醯。室那室那。阿啰参佛啰舍利。罚沙罚参。佛啰舍耶。呼嚧呼嚧摩啰。呼嚧呼嚧醯利。娑啰娑啰。悉唎悉唎。苏嚧苏嚧。菩提夜菩提夜。菩驮夜菩驮夜。弥帝唎夜。那啰谨墀。地利瑟尼那。婆夜摩那。娑婆诃。悉陀夜。娑婆诃。摩诃悉陀夜。娑婆诃。悉陀喻艺。室皤啰耶。娑婆诃。那啰谨墀。娑婆诃。摩啰那啰。娑婆诃。悉啰僧阿穆佉耶。娑婆诃。娑婆摩诃阿悉陀夜。娑婆诃。者吉啰阿悉陀夜。娑婆诃。波陀摩羯悉陀夜。娑婆诃。那啰谨墀皤伽啰耶。娑婆诃。摩婆利胜羯啰夜。娑婆诃。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嚧吉帝。烁皤啰夜。娑婆诃。唵。悉殿都。漫多啰。跋陀耶。娑婆诃。
世界佛友大家好!
师父很久没有跟大家见面了,这一年时间师父很想念大家,师父心中时时挂念着每个孩子。你们都是心灵法门的火种,无论师父在哪里,师父永远在你们每个孩子的心里,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永远普照着你们的心灵。师父很爱你们!希望你们坚持佛道,永不退转!
师父十几年为了弘法,肉身消耗、背业很重,但是师父一直都在给你们加持。希望你们每天都能够好好学习师父的白话佛法和开示,依教奉行,严守戒律是成佛的基础。多多为众生真心付出,破除自身的我执我相,心中常念佛恩、国土恩、师恩、父母恩、众生恩;成佛的路上需要真心诚心、勇猛精进、心系众生、一心向佛的孩子。
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和师父会永远加持保佑每个正信正念的好孩子,佛法的传承靠每个佛子薪火相传,师父会引领你们到达彼岸。希望你们珍惜末法时期最后一班法船,众生的苦就是师父的苦,师父愿你们一世修成报佛恩!
师父 2021年11月5日
——————————————————————————————
因果易造业难消,
苦难磨砺业障报。
恒心守戒菩提道,
功德宝塔节节高。
师父开示
——————————————————————————————
有两个刚出家的和尚,苦行千里去拜佛。当时正值旱热,泉水已经枯竭,两人在路上又饥又渴,无法再继续行程。这时,两个人见到路边有一条临近干枯的沟渠,一个渠道里有少许的水渗出来,但是水中有许多的小虫子在蠕动,在爬。
其中一位和尚就说:“救命要紧,先将水喝了吧,我们去拜见佛的时候,佛陀不会知道我们饮水杀生的。”(在这里也要告诉你们,在佛法界里,比丘有200多条的戒律,比丘尼有300多条的戒律。你看他们法师的衣服为什么这么长?就是喝水的时候,他们用衣服把水上面的虫拂开,不要把虫喝下去,过去都是这样。因为佛陀看得见水里有八万四千个细菌。所以他说“佛陀不会知道我们饮水杀生”。)另一位和尚就说:“我宁守戒而死,不可犯戒而生。如果我喝下这些有虫的水,我犯了杀戒而活命,我见佛有何意义呢?”(讲到这里,你们已经在想了,到底谁对?你们听着,到底谁对。)
于是主张“且当饮水”的和尚“咕嘟咕嘟”地痛饮了有虫之水,继续上路;而另外一位坚持守戒的和尚渴死在路上,但他因为坚持不杀生的福德,他的神识当下生到了天界。而饮水破戒保全性命的那位和尚,经过数日的疲顿终于见到了佛,并向佛禀告旅程当中发生的事情。佛陀对他说:“我旁边这位天人就是你渴死的同伴,他因为全戒而生到天界,并且又比你先见到我。”佛陀最后说:“汝观我形,不奉我戒,虽云见我,我不见汝也。如果离我万里之外,能奉行佛经佛戒,这个人就如同在我的眼前。” ——20190907法国巴黎弟子开示
——————————————————————————————
佛友分享疑问:从故事中体悟,持戒能成就佛道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师父开示:
——————————————————————————————
“戒为菩萨之本”。每一个人活在世界上都要守戒,就像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必须要遵守法律一样。如果学佛的人不懂得守戒,那么这个人活在世界上就等于不懂得遵守法律,他一定会犯罪。如果学佛的人不懂得守戒,他也一定会犯罪,也就是犯阴律、犯阳律,以后就会到地狱去。所以任何一个学佛的人必须守戒,戒为学菩萨的根本。
5-34【以戒为本】
戒是无上的菩提本,也就是说,戒律是能够让你成佛、成菩萨最大的
一个根本。 8-9【戒是无上菩提本】
——————————————————————————————
佛友分享疑问:戒律对成佛有哪些帮助和益处?
持戒防止造业
师父开示:
——————————————————————————————
今世的每个想法每个行为都有可能产生业障,贪瞋痴,我执他执,都是业障的来源。怎样才能使业障不生呢?
第一靠戒,戒就是改,改掉毛病,改掉习惯,改掉脾气,去掉贪和瞋。人都有这样那样的习惯,或者是脾气, “我这个人就是直,有啥说啥”,能行吗?连不懂装懂都是口业,更别提不敬佛不敬菩萨。不改不戒,照喝酒照吃肉,怎么修心?戒是戒定慧中的基础,只有改了戒了,才能减少业障的产生,才能定住,才能不受诱惑,才能不痴,有智慧。 1-10【阻止业障产生的方法】
——————————————————————————————
佛友分享疑问:
1.怎样才能使业障不生?
2.从哪里入手持戒才能彻底改?
持戒破除无明
师父开示:
——————————————————————————————
Wenda20190203B 05:59 如何理解“一品无明”;如何破除无明
女听众:师父在《白话佛法》第一册里有一篇说“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请问师父,“一品无明”是指一种无明吗?
台长答:“一品无明”,实际上应该指一种或者一类(请问师父,众生有多少种无明要破除呢?)你说呢?(好多)身上的毛病多得数也数不清,八万四千啊,所以才会生出八万四千种法门来救度(明白。现实生活中,众生迷惑吃众生肉,学佛人许愿吃全素、守戒律,破了吃荤的无明;出家法师戒律多达300多条。请问师父,是否守一个戒律就会破一种无明呢?)对啊,你守戒守得越多,破无明破得越多。傻姑娘,稍微有点开悟了(原来是这样,明白了。所以师父一直说,为什么守戒守得越细,我们越容易破迷开悟)对啊。如果你破无明,实际上就靠守戒啊,因为你不懂好坏,你先守戒再说。因为你的贪瞋痴在你的精神上起作用了,它就会障蔽我们清净的本性,所以让我们对人间的事物不明白,产生种种分别心。
——————————————————————————————
佛友分享疑问:
1.为什么守戒守得越多,破无明破得越多?
2.单靠持戒能够破除所有的无明吗?
3.需要先了解自己有哪些无明再持戒吗?
持戒开启悟性
师父开示:
——————————————————————————————
当你守戒律的时候,你会体会一切,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因为我根本就没做错事情,所以我就对了;因为我不能胡说,所以我就对了;因为我今天在说话的时候,我以为自己说得很好,实际上天上知道你在说什么,地下知道你在骗什么,到了最后,就是你自己以为别人不知道,你骗的是自己,你骗不了天,也骗不了地,这就是学佛人最要懂得忌讳的一点,出口就是业,少说话为妙,所以,你自己的戒律守得越严,你就会体会人间的一切越深。
当你守一个戒律守到一定的时候,你会悟出很多道理。
8-38【福分靠守戒 智慧靠开悟】
什么叫悟性?悟性就是开悟。悟性怎么来的?举个简单例子,人家去吸毒,你怎么不去啊?那么人家讲你有悟性,为什么?守戒啊。知道这个不好的,我不做,那不就悟性来了吗?人家都在贪瞋痴慢疑,你不贪、不瞋、不痴,为什么?因为你有悟性。悟性怎么来的?戒中得悟。你守戒了没有?守戒了啊。“我不去贪,菩萨叫我们不要贪,我不贪了。”你就是开悟了。 Wenda20171029A 40:01
——————————————————————————————
佛友分享疑问:
1.有佛友说,既然守戒能开悟,那我就光守戒好了,也不用绞尽脑汁学习佛理来开悟,请问这样有问题吗?
2.守戒达到开悟需要什么条件?
1)不理解师父所讲述的白话佛法能开悟吗?
2)执着世间空相能开悟吗?
3)淫心孽障深重能开悟吗?
持戒堵住漏洞
师父开示:
——————————————————————————————
师父常给大家讲持戒,人为什么要守戒?因为守戒可以把你修心的福德漏洞全部堵住。比如:今天做了很多好事,但是到最后因为你的一句话把人都得罪了,那你今天所做的善事和功德就会漏掉很多。师父曾经给大家讲过,当你刚刚念完经之后,气场非常好,但去与人聊天,乱讲话,就会把你刚才念经的功德漏掉。1-28【看破、放下是般若】
要守戒律,不守戒律的人会吃苦头的。师父跟你们讲,我们每天吃饭,我们为什么胖不起来啊?原因是我们身体有漏、有病。我天天在吃吃睡睡为什么胖不起来?因为你的身体不好,你的肠胃吸收不好,有漏啊。那我天天在做功德为什么还修不好啊?因为你天天在骂人、骗人,天天在耍小聪明,你有漏,你修不成啊。要懂得,这个病会不断地消耗掉你吃下去的东西,就相当于你做了很多的功德,因为你的有漏,不真心、不安心、动小脑筋,会让你的功德慢慢地全部消耗,就等于你的福一直积攒不起来一样。为什么很多人吃了那么多、睡了那么多,就是一直胖不起来啊?因为他有漏。为什么很多人学佛那么精进,念经那么实在,磕头那么用心,最后求菩萨却不灵啊?因为你有漏。
8-39【得加持 修无念 才能正知正觉】
要把自己的福分修出来,把自己的德性修出来,要修得好,你们要堵漏洞啊,你们的漏洞是什么?就是要靠“戒”来管住它,所以你才不会漏掉,所以守戒就是要堵漏洞。 120428 香港开示
——————————————————————————————
佛友分享疑问:
1.为什么守戒能够堵漏?
2.有哪些行为导致功德有漏?
师父开示:
——————————————————————————————
Shuohua20180223 13:48 如何理解“供养再多不如守戒”
男听众:请问师父,如何理解“供养再多不如守戒”?
台长答:供养是你的一种布施心,守戒的话,你要知道,本体坏了。举个简单例子,你的菜坏了,你外面的汤再好有什么用啊?这道菜全部都是坏的、臭的,那你这个汤时间长了会坏掉的。汤能给人家解渴,就相当于你今天布施一样的,但是你汤里的料都坏掉了。比方说鸡蛋汤吧,你的鸡蛋都是臭的,时间长了,那你这个鸡蛋汤不是也臭了吗?(明白了。那“供养再多不如守戒”意思是不是守戒是首先要做到的?)对啊,你今天是个坏人,不懂得守戒,你虽然布施了,你说算好人吗?(一边在做,一边在漏)对了。你守住戒的话,你是个菩萨,那你再做功德是不是无漏了?(对对对。就像昨天那个图腾,师父说她做的功德都被她的嘴巴讲漏了)对啊,就是这样。
——————————————————————————————
佛友分享疑问:
1.从守护功德的角度来看,修六度以哪一项为基础?
2.除了堵漏以外,戒律还可以帮到我们什么?
戒能生定
师父开示:
——————————————————————————————
佛说:“人能持戒、守法,才能得身心安定。”如果一个人能持戒,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守自己的戒律。守法,这个法在人间指的是法律,在阴间指的是阴律,在天上指的是天律。只有持戒守法,身心才能安定。身心是怎样安定的呢?因为你持戒守法,所以你知道持戒守法可以医治烦恼、忧愁、恐惧。又如:你今天没做坏事,你就不会有恐惧感,警察上门你都不会惧怕。如果你能持戒就不会有烦恼、忧虑、恐惧。比如:一个很胖的人,医生告诉说:“如果再胖下去就会得心脏病。”如果你听医生的话,守戒不多吃胆固醇过高的食物,不多吃油腻的食物,你就没有忧虑了。没有忧虑,你的身心就能得安定。
1-14【谈受戒与开悟】
告诉大家,要勤修定力。戒定慧里“定”字最重要。如果这个人定不下来,这个人就没有智慧。定力很重要。定力怎么来的?是由“戒”来的。我今天戒掉这个毛病,戒除那个毛病。明明这个事情非常想做,因为有戒律我就是不能做。我看见这个钱不是我的,我就想拿,我守戒就是不能拿。我看见这个女的我很喜欢,我就是克制自己不能去喜欢……这就叫戒。戒了之后,你就会聪慧,你就能定得下来了。明明这个东西大家都不能够拿的, “我去偷好了”。你偷的话,马上就犯戒了;犯戒后你的心就不定,你哪有智慧啊?没有智慧的人,你哪能学佛啊? 4-15【广种福田,福慧双修】
——————————————————————————————
佛友分享疑问:如何持戒才能得身心安定?最基本要守哪些戒律?
师父开示:
——————————————————————————————
第一,不杀生。大家都做得到,但是有些人做不到,打蚊子、苍蝇、蟑螂都是杀生,碰到蚂蚁要赶走,把蟑螂抓起来要放生,这些都是慈悲心的体现,因为当你的念头一起“我要打死它”的时候,你的心就存在恶念,这就是在造业。
第二,不偷盗。师父问你们,做一个人能够偷别人的东西吗?最起码的,偷东西你就不是一个人了。师父看很多视频里面,女孩子偷东西被人家抓到,被偷的东西也就价值十几块钱,女孩子跪在那里被人家扒她衣服 抽打、羞辱她,人家还要拿她偷的东西挂在她的脖子上,想想看,就是因为她做了不是人的事情,才会这样 啊。说说看,人能够偷东西吗?
第三,不邪淫。师父跟你们讲过,邪淫是人的一个很大的弱点,你们一定要守戒,守住意念,就是守住了行为。八卦新闻里面到处都是这种事情,因为人的恶念让人已经守不住自己的行为了,所以才会邪淫。你们想 想看,邪淫有没有这个必要?咬咬牙,你就是一个人;不能咬牙,克制不住,那你就是一个畜生,所以要克制邪淫。佛法讲,在家居士叫戒邪淫,出家人的要求更高。在家居士你可以跟异性接触,但是不能跟对方做出过分的某种行为。对于出家人来说是什么呢?就是离非正之行愿,就是你必须离开不正当的凡人的一切行为,守住自己的愿,这个要求更高,想都不能想,心都不敢动。
第四,不妄语。为什么师父现在对你们这些弟子要求这么严格?你们只要在师父面前妄语,师父就会指出来,如果你们改正了,不妄语了,你们就会成为一个被人家尊敬的人。师父问你们,妄语是不是会被人家看不起?如果你回到家里吹个牛,被对方发现,对方恨不恨你?……学佛人不能随便乱讲话,要守住口业,不要讲不好的话,讲谎话会被人家看不起的。
第五,不饮酒。这点大家都做得到。
在座的师父的弟子,如果说守三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饮酒”的话,你们个个都能守,就是另外两个戒“不邪淫、不妄语”比较难以做到,你们要诚实一点,好好修。 11-9【守五戒 觉行圆满】
——————————————————————————————
佛友分享疑问:
守好五戒可以投身哪个道?
不邪淫的标准是什么?
一起闻思修:五戒中您守了哪些戒?做不到的您打算如何持戒?
师父开示:
——————————————————————————————
想要获得心灵的提升,发心修行的人必须要持五戒,如果五戒都做不到,你怎么能守小乘戒、大乘戒和菩萨戒啊?师父以后会跟你们讲菩萨戒,告诉你们做菩萨应该怎么守戒,现在你们连做人的戒都守不了,要好好修啊。如果一个人失五戒,他就不会再得人身。如果一个人一辈子守不住五戒,到时候投人都没有机会,只能入三恶道,做畜生、做饿鬼、下地狱。 11-10【儒家的五常与佛教的五戒】
——————————————————————————————
佛友分享疑问:除了五戒以外,还有哪些戒律是做人基本要守的?
一起闻思修:小乘戒有哪些?大乘戒又该怎么守?菩萨戒的范围又包含哪些?
师父开示:
——————————————————————————————
wenda20161021 50:14 五戒中最难守的是不妄语;守基本的五戒可以投人
女听众:师父,是不是有这么个说法,如果我们任何人遵守五戒,假如他修得不好,下辈子他肯定会投为人身的,是这么说的吗?
台长答:应该的,如果你守基本的五戒,投人是百分之一百的(如果我们在五戒上再加十善,那就是说我们有可能会投到天界去?)对,五戒十善能够到天界的(肯定吗?)当然了。这个五戒你怎么做得到?不妄语,你能做到吗?你不杀生可以,不偷盗可以,不邪淫可以,不喝酒也可以,唯一最难的就是不妄语(是的,有时候真的很难。意念不对也算妄语?)那当然了,妄语是最难最难的。所以你要守五戒的话,你守住妄语就等于守住四戒了。讲老实话,叫我们不杀生我们根本做得到,不喝酒做得到,不邪淫也做得到,不偷东西当然人都做得到,最难的一关就是不妄语。我为什么对东方台秘书处的小朋友、对所有的法师这么严格?就是不能妄语。所以在我身边的人,我只要一听见他们吹牛、撒谎,我气得……我马上就要查到底的,因为这个是最难最难做到的。
——————————————————————————————
佛友分享疑问:
1.守五戒十善能出六道吗?
2.为什么说不妄语是五戒中最难的?
3.不妄语的标准有哪些?
师父开示:
——————————————————————————————
过去在史记里边有个典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在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季布,他这个人言而有信,是在全国出了名的,只要他答应过的事情,不惜万难他也要做到。他的承诺,所有的人都说比金子更值钱。只可惜在现在这个社会当中,坚守承诺的人越来越少,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要提倡人的诚信。现代人在酒桌上总是高谈阔论,一会儿说自己的项目有几千万了,一会儿说自己认识哪个名人、大款,“有什么事情要帮忙,尽管跟我说”,你如果真的去找他帮忙,他拍拍胸口,满口答应,让你放心。结果你眼巴巴地等了好多年或者好几个月,礼也送了不少,他却事后反悔,让你空欢喜一场。还有的人,借钱的时候说发了工资一定还你,后来他就不提这个事情了,你不好意思提,他就忘记了。你帮了他的忙,他说改天一定请你吃大餐,你等啊等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大家为什么这么喜欢听师父演讲?因为我讲的都是人生现实的问题,这是要解决人的心理问题,这是人现在的风气问题。这些看起来都像一个小事情,但日积月累下来,你会慢慢地透支你的个人信誉,别人会看不起你的。所以我们学佛人不撒谎、不吹牛。如果你是一个满口谎言的人,你们要记住师父一句话,你终会被别人遗忘的。我们做人不能承诺过什么事情就忘记,如果你不能守诺,你一开始就不要去答应别人。如果誓言可以随便被你打破,那你这个人就不值得别人信任。所以,中华传统文化说:“诺不轻许故我不负人,诺不轻信故人不负我。”这个意思就是告诉你们,不要轻易地去许诺,你永远不会对不起别人。“诺不轻信”,如果别人许了诺言,你不要完全马上相信他;“故人不负我”,也就是说别人不会对不起你。
----20191109 新西兰奥克兰弟子开示
——————————————————————————————
佛友分享疑问:“诺不轻许故我不负人”告诉我们,不妄语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不妄语:发言成证
师父开示:
——————————————————————————————
要以身作则,要懂点事情,你们不能今天这样,明天那样,要“发言成证”,是什么意思呢?你只要这句话讲出来了,成为一句话了,叫“发言”,你这个人必须去做到,就叫“成证”,否则你讲出来的话就叫妄语,不成熟的话少讲。你们要好好学的,好好听的,好好用的。如果你们不懂得发言成证,你们的三业就不会清净。如果你们懂得,你们讲出来的话一定能够做到,你们的三业才会清净。不说谎的人,他的脑子是不是干净啊?他不说谎,他用不着编谎言来掩饰他自己,他的意念是不是清净的?不说谎的人,他的嘴巴也清净啊,不说谎的人,他的行为就是不说谎的人啊?他这样就三业清净了。三业清净的人说话没有失误,所以常生欢喜啊,嘴巴里说话随随便便乱讲的人,心中不会生欢喜心。 7-16【常离妄语 三业清净】
——————————————————————————————
佛友分享疑问:
1.对于现代社会的在家居士而言,我们该如何达到或者是接近这个标准呢?
2.“发言成证”对所说的话有没有要求?如果所说的话是不对的,能够“成证”吗?
3.传播未经证实的言论,属于妄语吗?
师父开示:
——————————————————————————————
当你听到一则消息,如果没有证实这则消息的来源和可靠性,你就去传播了,这也属于妄语。很多人都不懂,他们以为妄语就是自己吹牛,实际上,你去传播你听到的东西,如果你听到的这句话本身有问题,你去传播了,你就有问题,你就已经有业障了。所以学佛后已经难到很多人连话都不敢讲,因为他知道出口就是业,所以境界修得越高的人话越少。为什么法师开口就是“阿弥陀佛”?就是这个道理。他们无语了,他们没有办法讲,任何的话只要讲出来就会有业障。不要说讲了,就是当你听别人说的时候,如果你的脑子在动,你就是犯戒了。所以很多有智慧的人就会说:“你不要跟我讲,我不要听,因为听了之后,我会乱想的。”这个“乱”就是杂念,杂念一多,这个人就修不好了。11-18【控制意念 修善念】
——————————————————————————————
佛友分享疑问:出口就是业,为避免传播妄语,师父教过我们说话前应如何做?
不妄语:三个筛子
师父开示:
——————————————————————————————
有一次,禅修法师的一位弟子匆匆忙忙地跑来找师父,边喘气边兴奋地说:“师父啊,我告诉你一件事,你绝对想象不到的。”禅师说:“等一下。”毫不留情地制止了他。“你现在告诉我这件事情,你用筛子筛选过三次没有?”他的弟子觉得不妙,摇摇头。老禅师继续说:“你要告诉别人一件事情的时候,至少应该用三个筛子过滤一遍。第一个筛子叫‘真实’,你要告诉我的事情,真实吗?”“我是从街上听来的,大家都这么说,我也不知道这个是不是真的。”“好,那就应该用你的第二个筛子去检查,如果不是真的,至少应该是善意的。你要告诉我的事情是不是善意的?”“师父,正好相反。”禅师不厌其烦地继续说:“那么,我们用第三个筛子继续检查看看,你这么急地要告诉我的事情是重要的吗?”这个弟子说:“并不是很重要。”禅师打断了他的话:“孩子,既然这个消息并不重要,又不是出自善意,更不知道它是真是假,你又何必说给我听呢?说了也只会造成我们两个人的困扰罢了。”
学佛人说话是否使人得到益处,首先要过滤一下,你会发现很多话不必说,也不用说。学习守住我们的口,不要让它任意妄为,当一个人能够不乱说,自然就不会造口业。嘴是惹祸的根,祸从口出,说出的话似泼出的水,收不回来,多少人说错话之后后悔莫及。学会守住口戒,守住意念戒,守住你的行为,这就是佛法界讲的要守住“身口意”三戒。 ----20170827 马来西亚吉隆坡法会开示
——————————————————————————————
佛友分享疑问:
1.守住口业,不仅是不说,还要从根本上要守住意念,很关键的一点要如何做?
2.守好妄语很大程度上就能守好五戒,十善业在五戒的基础上还要怎么做?
破除欲望
师父开示:
——————————————————————————————
法师们为什么被人家叫“师父”呢?因为他们已经守戒了,你们没有守戒律,你们不该做的都在做,不该骂人的话你们都在骂人,不该去想的你们都在乱想,不该你们看的你们在看,所以你们的心中没有光芒、没有光明、没有清净。你们就不懂得什么叫无为,因为你们不了解自性,不了解自己,所以你们活在世界上就整天被欲望驱使一味的追求,你们不懂佛法,你们没有智慧,所以做出来的事情就不会很明智。 10-34【内修慈悲 常离法相】
很多人说,“我就是喜欢睡觉”,这是欲望;“我就是喜欢吃东西”,也是欲望。你们知道佛家为什么让尼姑、和尚待在庙里面?就是为了让他们守戒。你看和尚吃东西是不贪的,因为每天吃的东西都差不多,你贪也贪不出来,对不对?和尚为什么要晨钟暮鼓?就是晚上睡觉和早上起床的时间是规定的,你就不会贪睡,因为贪睡也是一种业。大家都知道财、色、名,那食、睡是什么呢?吃得太多,长脂肪,人就不方便了,走路、在家里,什么都不方便了,然后造成你的懒惰,经常睡觉,懈怠了,不念经了。 12-25【守戒就是守心】
——————————————————————————————
佛友分享疑问:欲望的根源是什么?欲望是怎么形成的?
师父开示:
——————————————————————————————
要明白,生命是从寂静无明的空性混沌中开始的。我们的生命就是在这个世界当中开始的,从宇宙的空性意识中启动了念头。当你生出来,你慢慢长大之后,你有自己的意识和自己的意念了,这个时候就成为一个念头;那么你慢慢有了念头之后,你就会慢慢有所求;你一求一个事情,你就会慢慢地发出一种欲望;然后欲望就会使你的意识生命,就是你的大脑进入了如梦幻般、无尽的、游戏的人间中。
7-32【空性就是随缘】
从无始以来,众生因为有无明业力的熏习,慢慢地自己很多的无明业力产生,那么就产生了一元是“能”、二元是“所”这个二元对立的迷惑。能,就是我能感受、我能做;所,就是我今天所感受的境界和环境。
环境的变化是客观存在的,心里的变化是主观的能动性。环境是客观存在的,这就叫相分;如果你的心是主观能动性,那么你是理解它的,叫见分。 视频开示99【谈见分与相分】
——————————————————————————————
佛友分享疑问:
1.欲望和“我”有什么关系?
2.“我”的概念是怎么形成的?何为“我”?
3.二元对立的迷惑,和欲望有什么关系呢?
一起闻思修:“环境”是真实的吗?
师父开示:
——————————————————————————————
人总是喜欢把自己的一种意识当成自己,其实有时候那并不是你自己。很多人活在意识中,就是想象某件 事情,以为这就是我,所以就被意识控制住。你本来是不贪的,但是看到别人的贪心就加入到贪心的队伍 中,这就是假我。很多人看到别人排队,自己的本性说,“我不在乎,什么东西便宜我也无所谓”,但是看到 队伍越排越长,自己也先排上去,然后再问别人是在卖什么。他什么都不知道就已经排上去了,这个意识不是真实的自我,是假的意识,是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是通过别人的事情和感官所形成的。比方说,早上想出门,突然感觉外面特别冷,一个意识就出现了 “我不去了,今天请假吧!”这就是你的意识指挥着你的身体,就行成了一个感到寒冷意识的我。很多囚犯被抓的时候才说,“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我就是一种冲动”。要记住,冲动就是魔,心中平时要有佛性,魔性才会少。要忘却一个虚妄的我,形成一个真实的我,那才是忘我。——20140308新加坡——————————————————————————————
佛友分享疑问:
1.自己的意识是如何形成的?
2.如何破除自我意识?
1)“我”存在哪个意识里?
2)“我”和“环境”的互动,是通过什么来实现?
去除六根
师父开示:
——————————————————————————————
如果你不想轮回,那你就要把自己身上很难解脱的眼、耳、鼻、舌、身、意让它慢慢地脱离你的意识,把它去除掉。不管在人间什么事情发生,犹如没看到,不要听,嘴巴不讲,身体不去做,意识里根本没有什么事发生,这就是在脱离痛苦。
2-10【消除业障,返本归元,脱离轮回】
慢慢地把意识脱离就是说,你眼睛看见好的,慢慢就脱离掉,不要觉得它是很好的;鼻子闻到很香的肉,不要觉得它很香;耳朵听见人家说不好的话,好话不好话都不要去把它当回事;嘴巴脱离意识就是说,不要去感觉,“我该讲一定要讲,该骂一定要骂,该说一定要说”。那这样的话慢慢脱离意识,你就会去除六根。 wenda20151018A
一个人如果能够控制住自己的六根,不接近六尘,然后欲望马上就没了,业力马上会消失,业力就没了,然后六道轮回在你这里也会消失,没了,因为你已经把什么都看空了,你不会轮回了,所以不生不灭的情景就出现了。 11-41【涅槃的境界】
——————————————————————————————
佛友分享疑问:
1.去除六根是什么境界?
2.当我们还未达到去除六根的境界,我们又该如何守好戒律?
师父开示:
——————————————————————————————
wenda20160103B 08:12 如何守戒
男听众:师父好!我们佛子以戒为师,可是我们在戒的时候,尤其是不正的意念不断地反复,而每个人对于意念可能采取不同的方式让自己守戒,比如观想、念经等等。师父能否系统地给我们开示一下,让自己守戒的好方法。
台长答:守戒的好方法,首先不要去碰让自己“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的事情。举个简单例子,你今天在守戒,守男女之事,你就不要去看女人,不要去接触。看见有个女人在房间里,你就离开;看见那个女人你想看了,你就头扭开不要去看;你明明知道今天跟这个女孩子要在一起,你千万就避开,说:“啊,我不方便。”所以你今天如果是在守钱的方面的戒,你就不要去看钱,离开钱。你今天想守名的事情,你就不要去为名为利,不要去跟人家谈,“我要去做这个官、做那个官”。所以你要想守什么戒,你就避开这个戒脱离它、逃开它、躲避它,都是一个好方法(哦,明白了)举个简单例子,现在很多人在守戒说“我要吃全素”,那只要别人有肉的地方、有什么的地方,我尽量不去,可以吗?(对)你说得罪人了,讲老实话,得罪人没办法的,有的时候得罪也得得罪啊……(是的)你可以用其他方法,今天我不去参加吃,但我可以送礼啊,对不对?(哦,对)我送点礼物给你,“今天我因为正好孩子有事”,或者找个善良正规的理由,然后你送点礼物,大家也不会怪你。人家一讲:“哎,他没来嘛?”“哦,他今天正好家里有什么事情”,人家也不会再讲了。过去这种事情……你说哪有忠孝两全呢?不可能的(是)有的时候你又要修心,你又要做菩萨,你又不想脱离人间那种烦恼,那你哪做得了菩萨?开玩笑了!(真的是,师父说得对,谢谢师父慈悲开示)
——————————————————————————————
佛友分享疑问:
1.守戒第一妙法是什么?
2.有佛友说,既然“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那我躲到山上一个人修好了,这样才能守好戒律,您认为呢?
3.心灵法门的宗旨是什么?能够远离众生吗?
4.入世救度众生,对持戒会有哪些挑战?
1)面对钱财,会犯什么戒?
2)面对异性,会犯什么戒?
3)面对权力、名声,会犯什么戒?
5.大乘行者面临各种考验时,又该如何持清净戒呢?
佛友分享故事:
1.明末时期,张献忠攻打重庆时,重庆军民抵抗激烈。张献忠雷霆大怒,声称破城之后,要屠尽渝城民众。当时,张献忠住在城外一个寺庙中,寺庙中的和尚,用斋菜好心招待了张献忠,双方相处还算融洽。得知张献忠破城之后,要屠尽渝城百姓,破山和尚站了出来。他问张献忠能否不增杀孽,放过渝城百姓。张献忠冷笑一声:“我是打仗的,见惯了生死,我杀人就和你吃斋一样寻常。你不让我杀人,和我不让你吃斋一样没有道理。你如果能不吃斋,我就能不屠城”!说完之后,张献忠抓起碗中肉块,拿到破山和尚面前。并用戏谑语气说道:“和尚,你能吃完这块肉,我就能放过渝城所有人”!这时寺庙中气氛降到了冰点,所有人都凝视着破山和尚会如何做。
2.有一只乌鸦和一只猕猴是好朋友。乌鸦生了几只可爱的小乌鸦,但是在它出去觅食的时候,一条毒蛇偷偷地来把小乌鸦都给吃了。乌鸦很伤心,但是又不是毒蛇的对手,没有办法报仇。猕猴听说了这件事之后,非常气愤,不顾生命危险,打死了毒蛇,帮乌鸦报了仇。
佛友分享疑问:
1.如果您是破山和尚,您会如何做?为什么?需要注意什么?
2.猕猴为了帮乌鸦报仇犯了杀戒,请问它这样做对吗?
师父开示:
——————————————————————————————
当时佛陀知道这件事情之后,说道:“正义的猕猴,它是菩萨的化身,为去除毒蛇,不让它残害其他的弱小生命而牺牲自己,为了保护众生的生命,宁可造杀业堕落。”
我们每个人活在世界上,修心的人可以学小乘戒律,是绝对不杀,但是大乘佛法的精神是什么?不是执法不化,是宁可自己堕地狱,但愿众生得离苦,所以伟大的菩萨的精神,那才是真正的救度众生的精神。
视频开示18【克服心魔 正信正念】
——————————————————————————————
佛友分享疑问:大乘行者持戒的精神是什么?
师父开示:
——————————————————————————————
一种是止持,止持属于自利的,一个人能自己守戒的话,对自己帮助很大,属于小乘。还有一种叫作持。作持是什么?就是你必须要去做,你自己要做、把持住自己——守戒,你还要帮助别人,属于利他。比方说,今天看见一个人病倒了,或者这个人摔伤了,或者这个人有什么不好,你如果作为止持,“我修自己,我自己管住自己”,那么这个就没错,就是说“我不动别人因果”,各人种因各人得。你今天伤害自己了,或者你做错什么事情了,我修我的,我不动你因果,那么就是小乘——修自己,把自己管好。作持,就是必须要有所作为,必须要去帮助别人。如果看见别人在堕落,或者看见别人在做不好的事情,你不能不管,叫作持——这个守戒就是说如果你不管,你就是犯戒了。如果看见一个人做坏事,你不管,你犯戒了,这就叫“作持”。所以学佛的人不但要管好自己,还要管别人,真的不容易。很多人说“等我修好了再去管别人”,他这辈子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不可能这辈子能修好再去管别人,很难的;要靠自己的功德,功德越大,就会受到菩萨的护念、照顾。你去看,整天在外面忙于做功德的人,他的孩子很出色、很优秀。为什么?菩萨在照顾他家里。我们有很多佛友根本英文都不会的,他的孩子各方面成绩都考得很好,妈妈很多都不懂,爸爸也不懂,像这些就是要靠菩萨的护持。
广播讲座36【苦乐一如 动静一如】
——————————————————————————————
佛友分享疑问:
1.止持和作持有什么区别?
2.请分析以下几种情形有什么问题,会导致什么后果?如何才是正确的心念?
1)碰到一件弘法事务,先想,这件事情要是出了个岔子,我会有什么业障?
2)一件弘法事务有几个方案。评判的标准是,哪一个方案我冒最小的风险。
3)有很多弘法事务。优先处理会给自己带来业障的弘法事务。
4)弘法方面,大部分精力放在堵自己的漏洞上,甚至是很小的漏洞上。
5)明明知道诸行无常,法无定法,还一直沿用过去的方式、规矩和指令,即便不适合现在的情况也绝不改变。
6)弘法中,凡是可能有风险的项目一概不碰,一律否决。
3.您心中到底是众生优先,还是“我”优先?
4.小乘佛法在守戒时会不会面临考验呢?如果有,最大的考验是什么?
行为上不犯戒,但能保证内心没有丝毫的起心动念吗?
师父开示:
——————————————————————————————
大毛病戒了,下一步就是高层次的“狠斗私心一闪念”。这其实是佛家的一句话,就是说在恶念或不好的意识还在下意识的时候,就要马上意识到它是不对的,将其掐灭在没形成的状态中,这样一来就不会变成业障。如果顺着它想下去,恶念就形成了,变成业障了。这一步明显比戒酒戒肉食要难得多。1-10【阻止业障产生的方法】
——————————————————————————————
佛友分享疑问:
1.杂念从何而来?
2.您关注过自己的一闪念吗?除了当下掐灭,还要如何做?
3.一闪念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师父开示:
——————————————————————————————
12-10-2020,心灵净土世界:
观世音菩萨:“这个世界没有对错,只有善恶果报。常言道,佛不动因果。有些人前世的业障真的很重,害的命债太多,虽然于世间也行了许多利益众生的事情,可是也不能免除他的恶业果报。前世做了许多好事,但是也做了许多坏事,死后堕落地狱,受地狱火烧之苦后依前世所作善事功德投到他前世帮助过的家庭里。可业障如影随行啊,他投生人道后,前世欠下的许多命债孽障让他出生就不得人喜,身体受诸多病痛之苦,承担短命的报应(害太多家庭破碎)。这世还完这个家庭一些成员的命债,下世又堕落恶鬼、畜生道。要脱离此恶业的因果,在这一生只能不行恶事,拼命度人学佛念经,利益众生才能超脱这个果报。”《天地游记》
——————————————————————————————
佛友分享疑问:
1.累劫轮回,我们八识田中累积了多少孽障?
2.这些孽障,能够靠念小房子、念礼佛清除完毕吗?
3.末法时期,依靠小乘佛法,真的能够做到清净持戒吗?
4.如何破除杂念的根?
师父开示:
——————————————————————————————
如果一个人随时在静定中——安静和安定中,要经常检点自己,要知道什么是修行人,你想做什么样的修行人,是永远严格检查自己的人,永远观照自己的人。靠别人盯住你,就不叫“观自在”;只有自己观察自己的行为做得对不对,观察自己行为在不在自己的本性中,才是观自在。随时检查自己的心理行为和思维,不断地纠正自己的思想 视频开示53【静定是观照】
空是什么?空不了的,让你脑子里空,你空得了吗?因为你的八识田、七识田、六识田中有很多杂念和意念,你根本完全空不了。那么怎样空呢?就是要一步一步、一点一滴地,把八识田阿赖耶识中的那些无明习气、无明烦恼、无明的障碍和过去生中的业障,慢慢地全部清空,就像搬家一样,一样一样地解决,一样一样地搬出来。等到搬空之后,你就彻底地无相,想通了。不会再想不通这些事情,就会无相。
视频开示39【证悟空性 照见五蕴】
——————————————————————————————
佛友分享疑问:
1.能不能因为暂时战胜不了心中的邪念而放弃弘法?
2.暂时战胜不了自己心中的邪念时,该怎么办?
师父开示:
——————————————————————————————
观世音菩萨开示:末法末劫,欲成就正果,必先成为人间菩萨,表法众生,持戒严明,为师既念诸佛菩萨护法加持护佑。为师必助你们广度有缘,化解恶缘,利益有缘,调及过去生中所累积的福报善德,在这一世功成圆满,修成正果。唯不诚、不持戒、怕吃苦、非光明、念名利、碍尘缘、起挂碍、非真信、恶语、两舌、诽谤,而不能成就正觉正果。若依我所受持戒律修行,依你师父正信的法门修持大乘佛法,广度众生,无有不成,必成正觉,必得正果。佛菩萨不打妄语,为师更不会妄言。 Wenda20170212B 26:18
——————————————————————————————
佛友分享疑问:菩萨会不会大力加持一位在跟心魔搏斗的大乘行者?
一起闻思修:
1.大乘佛法成就佛道的持戒,还要守哪些戒律呢?
2.如何评判自己是否守戒了呢?
3.还有光靠持戒,是否就能够证悟呢?还需要什么条件?
——————————————————————————————
佛友心得体悟:
1.欲望的根源是什么?欲望是怎么形成的?
当我们从本性中启动了念头,产生了分别对立,慢慢地有了自我意识,形成了“我”与“环境”的对立,开始对“环境”有所求,于是就产生了欲望。
2.“我”的概念是怎么形成的?何为“我”?
自我的意识并非是单纯的“我”的概念,而是“我”和“环境”的对立,也就是能和所的二元对立,才成其为“我”。而“我”和“环境“的互动,是通过六根和六识来实现的。所谓的欲望也就是虚幻的自我意识的产物。
3.如何破除自我意识?
我们今世的自我意识大部分在第七意识中,是相对单一的,去除第七意识中的“我”,就能很大程度上破除欲望,但第七意识里的“我”也只是第八意识中“我”的部分显现,我们累世轮回的第八意识里深藏着顽固的自我意识,是多样的“我”,第八意识不破除就会反映在第七意识中,所以要从根源上清空第八意识才能真正地破除自我意识。同时还要保持六根清净,让六根脱离意识,才能出轮回幻相之苦。
4.大乘行者持戒的精神是什么?
作为弘法利生的大乘行者应该凡事优先考虑众生的利益,只要对众生有利益的事情,就要去做。而且要尽自己最大的智慧和能力去做好它,做错的地方,可以念礼佛请观世音菩萨原谅。但要勇于承担风险,宁可自己堕地狱,但愿众生得离苦,此乃菩萨之训、师父之训,也是我们自性所现,绝不能忘。但是大乘佛法的精神并非等于蛮干,要懂得悲智双运。
5.小乘佛法在守戒时会不会面临考验呢?如果有,最大的考验是什么?
小乘行者在清净的环境中看似能持清净戒,但是一旦境界现前,内心的杂念没有破除依然会让自己犯戒。所以持戒到最后要没有杂念,尤其要对治自己的一闪念。
6.您关注过自己的一闪念吗?除了当下掐灭,还要如何做?
要时常观照自己的一闪念,除了当即拦腰砍断之外,还要抓住像萤火虫的火一样微弱的念头,写下来,去鉴定分析念头背后的深层孽障,消除孽障才能让自己更好地清净持戒。
7.末法时期,依靠小乘佛法,真的能够做到清净持戒吗?
我们八识田中深重的孽障导致末法时期,单靠小乘佛法来持戒是不能达到彻底清净的,因为消不掉孽障,破除不了杂念,依然会犯戒。而大乘佛法累积的功德,却可以消除深重的孽障,破除杂念的根。大乘佛法持戒看似艰难,其实是唯一可行之路。所以心灵法门持戒,是在广度有缘众生的过程中尽最大的努力持戒。但在不影响弘法的基础上,远离依然是第一选择。
8.能不能因为暂时战胜不了心中的邪念而放弃弘法?
在我们修到一定程度之前,在广度众生的过程中,一定会有很多邪念妄念阻碍,心中可能会有正邪念头的激烈斗争,但也不能因为战胜不了心中的邪念而放弃弘法。虽然在弘法度众中守心戒很难,但是,别忘记了,我们有一位伟大的母亲,会一直在加持我们,帮助我们。菩萨会大力加持在跟心魔搏斗的每一位大乘行者。
——————————————————————————————
感恩南无释迦牟尼佛!
感恩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感恩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及龙天护法!
感恩恩师!
——————————————————————————————
课件中带有佛友对师父开示的心得体悟,以及学习过程中自己总结的一些疑问,都仅供师兄们参考,希望与师兄们一同通过闻思修来真正理解师父所讲法的真谛。感恩,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