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南无释迦牟尼佛!
感恩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感恩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及龙天护法!
感恩恩师!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钵啰耶。菩提萨埵婆耶。摩诃萨埵婆耶。摩诃迦卢尼迦耶。唵。萨皤啰罚曳。数怛那怛写。南无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婆卢吉帝室佛啰楞驮婆。南无那啰谨墀。醯利摩诃皤哆沙咩。萨婆阿他豆输朋。阿逝孕。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摩罚特豆。怛侄他。唵。阿婆卢醯。卢迦帝。迦罗帝。夷醯唎。摩诃菩提萨埵。萨婆萨婆。摩啰摩啰。摩醯摩醯唎驮孕。俱卢俱卢羯蒙。度卢度卢罚阇耶帝。摩诃罚阇耶帝。陀啰陀啰。地唎尼。室佛啰耶。遮啰遮啰。摩么罚摩啰。穆帝隶。伊醯伊醯。室那室那。阿啰参佛啰舍利。罚沙罚参。佛啰舍耶。呼嚧呼嚧摩啰。呼嚧呼嚧醯利。娑啰娑啰。悉唎悉唎。苏嚧苏嚧。菩提夜菩提夜。菩驮夜菩驮夜。弥帝唎夜。那啰谨墀。地利瑟尼那。婆夜摩那。娑婆诃。悉陀夜。娑婆诃。摩诃悉陀夜。娑婆诃。悉陀喻艺。室皤啰耶。娑婆诃。那啰谨墀。娑婆诃。摩啰那啰。娑婆诃。悉啰僧阿穆佉耶。娑婆诃。娑婆摩诃阿悉陀夜。娑婆诃。者吉啰阿悉陀夜。娑婆诃。波陀摩羯悉陀夜。娑婆诃。那啰谨墀皤伽啰耶。娑婆诃。摩婆利胜羯啰夜。娑婆诃。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嚧吉帝。烁皤啰夜。娑婆诃。唵。悉殿都。漫多啰。跋陀耶。娑婆诃。
世界佛友大家好!
师父很久没有跟大家见面了,这一年时间师父很想念大家,师父心中时时挂念着每个孩子。你们都是心灵法门的火种,无论师父在哪里,师父永远在你们每个孩子的心里,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永远普照着你们的心灵。师父很爱你们!希望你们坚持佛道,永不退转!
师父十几年为了弘法,肉身消耗、背业很重,但是师父一直都在给你们加持。希望你们每天都能够好好学习师父的白话佛法和开示,依教奉行,严守戒律是成佛的基础。多多为众生真心付出,破除自身的我执我相,心中常念佛恩、国土恩、师恩、父母恩、众生恩;成佛的路上需要真心诚心、勇猛精进、心系众生、一心向佛的孩子。
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和师父会永远加持保佑每个正信正念的好孩子,佛法的传承靠每个佛子薪火相传,师父会引领你们到达彼岸。希望你们珍惜末法时期最后一班法船,众生的苦就是师父的苦,师父愿你们一世修成报佛恩!
师父 2021年11月5日
——————————————————————————————
都摄身心找本性,
守好忍辱负重心。
虚幻享乐须去尽,
苦修实修心自净。
师父开示:
——————————————————————————————
曾经有一只骆驼在沙漠中行走着,正好在太阳像一个大火球的正午,它被晒得又渴又饥,它一肚子的火不知道往哪里发才好。正在这时,没想到一块碎玻璃片把它的脚掌给弄破了一点点,比较痛,但是还没出血。这时候,这个骆驼又饿又疲惫,累得不得了的骆驼火冒三丈,它抬起脚,狠狠地将碎片踢了出去,却不小心把它原来的伤口撕裂开来。伤口加深,鲜红的血从骆驼的脚底流了出来,染红了沙子。这还没完,生气的骆驼只能一拐一拐地往前走着,走出的血印子引来了在天空飞行的秃鹰。骆驼被吓得往沙漠边缘狂奔,想躲开它。疲惫再加上流血过多,无力的骆驼仓皇中没想到又跑到了一处食人蚁的巢穴中。食人蚁就是吃人的蚂蚁,很大的。那些食人蚁一闻到鲜血,就黑压压地向骆驼扑过来,不一会儿,可怜的骆驼就鲜血淋淋地倒在了地上,被几万只食人蚁啃光了。视频开示18【克服心魔 正信正念】
——————————————————————————————
佛友分享疑问:
1.请结合故事体悟,我们生活中如果不忍辱,会有什么后果?请举例说明。
2.对于修行而言,假如忍辱的功夫马马虎虎,但在其他波罗蜜的修持多努力,请问能否一世修成呢?
师父开示:
——————————————————————————————
Wenda20190707 01:02:17 六波罗蜜里忍辱最重要,视为第一法
女听众:请问师父,忍辱、守戒、精进之间有没有次第关系?比如要先忍辱……
台长答:有啊。实际上守戒里边本身就包括着忍辱,你能够守戒你就能够忍辱,你不守戒你哪来的忍辱?这个不是次第关系啊?守戒、忍辱再加上精进,实际上在六波罗蜜里面,忍辱是最重要的,一个人不会忍辱的话,怎么可能守戒?怎么可能精进?动不动就不能忍耐。不能忍耐你不跟个动物一样啊?所以忍辱是视为第一法,很重要的(感恩师父)
——————————————————————————————
佛友分享疑问:为什么说在六波罗蜜里面,忍辱是最重要的?
师父开示:
——————————————————————————————
修心成败的关键在于忍耐、忍辱。
第一类,在人间有人为的加害,人家有意来伤害你,知道他在伤害你,知道他在加害你,你要学会忍耐。然后要懂得,不管对你什么样的侮辱,你的心要清净,因为你知道这些都会雨过天晴,你只要忍耐一下,这个事情就过去了。所以,心清净,你的心中就会有佛宝,有佛宝的人,他修佛才能成功。因为能够忍耐的人,就等于拥有佛的宝贝,这个宝贝能够让自己成功,成为最大的一种福报。
第二个忍耐是自然的变化。比方说,这个人怕热, 一热他会马上烦躁不安。如果一个人的情绪随着天气变 化马上转变,这个人也是属于不能忍耐的。比方说聚会开始时还很开心,突然之间天气暗了……那么饥饿、口渴、自然灾害,他不能忍耐了,这也会对他造成很大的伤害。
修心学佛要忍耐,这是第三个忍耐。刚刚学佛的人不一定马上就能够法喜,在功夫还没有得力之前,因为我们在得到法喜之前,修行是很苦的。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刚刚开始修的时候,他根本不能忍耐,因为他觉得 对他来说修心学佛是很苦的。举个简单例子,小和尚刚刚到庙里去的时候,他会抱怨“为什么要那么早起床 啊?为什么要扫地、劈柴?为什么要去挑水?”如果他想得到佛法,这一切对他来讲都需要忍耐。 11-22【忍辱心 是禅定的开始】
——————————————————————————————
佛友分享疑问:
1.开示中,师父讲忍辱多,还是忍耐多?师父为什么这么开示?
2.忍耐的功夫体现在哪里?
忍耐人为加害
师父开示:
——————————————————————————————
人生在这个世间,就不可避免地和其他人发生关系,我们可以自律不生恶缘,却不能让周围的人也都不生恶缘,如果别人对我们生起恶缘,也就是我们遭遇不公、不平、误解、甚至辱骂的时候,“忍辱精进”就是保持我们心灵纯净的方式。忍辱不是懦夫的表现,而是唯一的不“接”恶缘的法宝。别人向我射出一根恶缘的尘丝,我们一生气心中一恨,则尘丝就沾在我们身上,从这一刻起,恶缘的因果就形成了。只有忍辱而不接这口“恶气”,才能使恶缘不落地生根,忍辱是表相,真正要求的是心不起波澜视外辱如无物,也就是修心中的“境转心不转”。
1-4【学佛修心的目标(二)】
——————————————————————————————
佛友分享疑问:
1.如何忍耐人为的加害?
2.哪些人际关系是最难忍的?
3.怎样才能做到面对人为的加害时不“接”恶缘?
师父开示:
——————————————————————————————
有位修行很深的禅师叫白隐,无论别人怎样评价他,他都会淡淡地说一句:“是这样的吗?” 在白隐禅师所住的寺庙旁,有一对夫妇开了一家小店,家里有一个漂亮的女儿。夫妇俩发现尚未出嫁的女儿竟然怀孕了。这种见不得人的事,使得她的父母震怒异常。在父母的一再逼问下,女儿终于吞吞吐吐地说出“白隐”两字。她的父母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隐理论,但这位大师不置可否,只若无其事地答道:“是这样吗?”孩子生下来后,就被送给白隐,此时,他的名誉扫地,但他并不在意,而是非常细心地照顾孩子。他向邻居乞求婴儿所需的奶水和其他用品,虽横遭白眼,冷嘲热讽,他总是处之泰然,仿佛他是受别人委托在抚养孩子一样。
事隔一年后,这位没有结婚的妈妈,终于不忍心再欺骗自己和母亲,她老老实实地向父母吐露真情:为了保护男青年就污蔑说是白隐禅师,孩子的生父是住在附近的一位青年人。她的父母立即将她带到白隐禅师那里,向他深深的道歉,请他原谅,并将孩子带回。白隐禅师仍然是淡然如水,他只是在交回孩子的时候,轻声说道:“是这样吗?”仿佛从来就没有发生过这件事情;即使有,也只是当作风吹过耳一样。一个法师为了给邻居女儿生存的机会和空间,代人受罪,牺牲了为自己洗刷清白的机会,受到大家的讽刺和诽谤,但是他始终处之泰然,只有平平淡淡的一句话“是这样吗?”在人间有时候被冤枉、诽谤,要学会忍耐和忍辱,现在的人动不动就跳起来、闹起来。希望大家懂得,学佛人的修养之一就是忍辱和智慧,能够忍辱就是智慧,一般人早就被气得半死,学会忍辱才是活在一个真正的人生当中。
想一想,人是不是这样?有时候在家里夫妻能够好得长都是靠着相互忍耐。如果一个人你问他活着是为什么,有人会说是快乐,有的人会说是幸福,有的人会说是成功,但肯定没有人说“我活着是为了生气”。活着不是为了生气,没有人喜欢生气。佛在心中,看谁都顺眼;魔在心中,看谁都不顺眼,其实不是生活当中不顺心太多,而是因为我们忘记了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学佛人要活着为众生,不要生气,要脱离烦恼。 ----20161106 新西兰奥克兰法会 卢军宏台长开示摘要
——————————————————————————————
佛友分享疑问:
1.从故事中体悟,作为大乘行者,应该具备怎样的忍辱精神?
2.有佛友说我还未修到无生法忍的境界,面对外界的诽谤,我会起瞋恨心,而一念瞋心起,功德尽成灰。为了守护自己的功德,我宁可选择不具风险的弘法项目,请问这样弘法有问题吗?
3.不经历忍辱就代表没有瞋恨心吗?
1)您轮回多少世了?您八识田中有多少孽障?
2)八识田里的孽障不被激活会主动消失吗?
师父开示:
——————————————————————————————
一个菩萨一定会被人家污蔑、侮辱,不被人家理解,会很痛苦地活在这个世界上,这些你们都要学啊。师父跟你们说学菩萨不容易,所以说忍辱才能度化你的瞋恨和罣碍心啊。想想看,他如果不能忍耐,他就会恨啊;如果他能够忍辱了,他就不恨别人了。那罣碍是什么?就是心中难过啊。你们的心碰到一点事情就跳起来了,“我不能忍耐了,我不能忍受了”,那怎么做菩萨啊? 9-34【空性就是无相】
“忍辱”是学佛中很重要的修心境界。现代社会,你根本无法改变一个人的看法和态度。就是当年佛陀在世,也有很多人出言不逊,诽谤加害。所以末法时期,如果你不能忍耐外环境的变化,不能忍辱别人对你的污蔑、造谣、诽谤,你的心根本得不到平静,你的瞋恨会把你的心天天燃烧,你的瞋恨会让你在内心深处痛苦。这就是为什么现在人越来越容易生气,使人根本无法轻松地活在现实的社会当中。因为由此产生的恨心,会使你的内心无法平静,心念会变得杂乱无章。长此以往,你的忧郁、瞋恨,变成恐惧,会使你身心疲惫。学佛人,就是要面对别人的瞋怒、愤恨和看不起,学会息灭自己的瞋恨心、罣碍心。经常想,“我掌控不住别人怎么想,但是我能改变自己不去乱想。我要保持内心的平静,没有瞋心。”你的内心才会圆满,你的修心才能成功。因为无瞋之心,是人的内心主导力量。 ----2021年5月22日佛言佛语《再谈忍辱》
——————————————————————————————
佛友分享疑问:
1.不经历忍辱考验能成为菩萨吗?
2.弘法是利益众生之事,为什么菩萨不保佑我们一帆风顺呢?
师父开示:
——————————————————————————————
怎样修才能达到菩萨的境界?你们要用菩萨的境界来要求自己,修悟,圆成佛道。首先,能堪忍受,能为难事,心不退没。就是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能够忍受,忍耐。学菩萨首先要学会能忍受,而这个忍受里面不一定都是你的错,就算你是对的也要忍受。师父经常给你们讲,这个世上没有什么对错,只有因果。能为难事,就是能抵挡难事,我来忍受为难的事情,也就是说我能去做任何困难的事情。自己明明可以做的事情,而不去做,让人家去做,这就是自私,就达不到菩萨的境界,当然乱做也是不对的。心不退没,你的良心、本性,永远不退没。如果你做到了菩萨的境界,就永远不会退没。师父的心就永远不会退没,永远会救人,这样才能称得上是菩萨。如果碰到事情就躲,碰到事情就溜,碰到事情退却了,我不修了,我只要保护好自己的修为,这个人永远不能成为菩萨。 2-27【学佛境界,学会喜舍】
——————————————————————————————
佛友分享疑问:
1.弘法的过程中,当面临污蔑、诽谤时,要不要解释?您会不会退缩?
2.“我只要保护好自己的修为,这个人永远不能成为菩萨”。现实中哪些行为属于保护好自己的修为?请举例说明。
3.假如您的生活出现意想不到的剧变,您会不会心生退转?您会不会怪菩萨?
忍耐自然变化
师父开示:
——————————————————————————————
我们经常说,学佛要锻炼自己的耐力和勇气,提高自己不被物转的苦修行能力。今天叫我睡在这里,我就忍耐睡觉;今天叫我吃饭,我就吃,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你已经出了家了,什么都放下了,你还有什么可以挑剔的呢?你要挑剔,你就不要出家了。所以,这叫修苦行。时间长了,会锻炼自己的耐心、忍辱心。我们经常说,能够吃的起苦的人可以培养成非常勇敢和坚强的性格,什么苦都能吃,被人家骂几句,被人家说几句,被人家嫉妒一下,你都不会太去计较这些东西,因为你有智慧的资粮。智慧的资粮是什么?你能看破啊!你能放下啊!你说这个人智慧的资粮修好了,你在人间怎么会跟人家争辩呢?你对任何知见都不嗔恨。所以这个世界不管什么样,你要看破,你就放下,所以要精进。精进就把三界六道的烦恼全部都要断掉。我经常跟法师讲,已经出家了,哪来的争斗?哪来的竞争心?哪来的舒服和不舒服?你们的家不是在人间,你们的家是在天上。 广播讲座171223
——————————————————————————————
佛友分享疑问:
1.面对自然变化的考验,有哪些措施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忍耐力?
2.苦修行都包含哪些?苦修还有哪些益处?
师父开示:
——————————————————————————————
大家知道在明朝,最后的皇帝叫崇祯,这个崇祯皇帝,有皇帝的智慧,但是没有皇帝的福报。他的上辈子,因为他的苦没有受尽。他的上辈子曾经是一个小沙弥,他任劳任怨。他的再上一辈子,是做过一个大法师。在下一辈子做了一个小沙弥,他护持道场,连铺砖加瓦,这个小沙弥都爬上爬下,天天护持道场,做了很多的功德。有一天,他爬到墙上去,结果从墙上摔下来摔死了,老和尚因为知其前因后果,老和尚就跟很多的沙弥说,我们要替他消业消苦,所以老和尚宣布,失足、侵损、常住、受罚、闪失,这么多的师兄师弟非常地难过,不听老和尚的话,偷偷地把这个小沙弥就掩埋了,掩埋之后呢,因为他的业障就未消,所以由于这个小沙弥积有大功德,而且因为他几世修为,他的福报是可以做皇帝,但是他的福德还没有圆满。因为师兄弟的掩埋,所以他今为崇祯,他做了16 年的皇帝,就是一个最倒霉的皇帝。从他在位的时候就天下大乱,内有李自成造反,外有清兵的侵袭,没有一天好日子过,师兄弟害了他,因为他的苦未了未尽。所以台长告诉大家,学佛人不要不懂得,福尽而亡是真理啊。所以故当要惜福,要少享福啊。想一想,为什么要苦修行,就是为了惜福!就是为了自己不要消福,那才能积福! ----20130606 香港 法会弟子开示
——————————————————————————————
佛友分享疑问:苦修行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苦修行?
忍耐学佛修心
师父开示:
——————————————————————————————
你们坐在这儿是不是在听啊?难过吗?想站起来动一动,不能动,这叫不叫忍耐?坐的时间长了,想不想喝水?有时听师父讲一句话时自己憋不住了,是不是自己也想讲一讲?师父讲徒弟讲错的也有啊,你看徒弟会不会生气。就算师父讲错了,你这么一拜,心中就算没有这件事情也要想到:“是的,我要当心啊。”这才叫有修啊。
3-31【由忍辱开始转境界】
——————————————————————————————
佛友分享疑问:
1.对于新佛友而言,修行初期要面临哪些修行上的忍耐?
2.老佛友修行要上新的台阶,会不会也要忍耐呢?具体要如何忍耐呢?
佛友分享故事:虚云法师19岁时就出家了,但一直到56岁时才真正开悟。56岁那年,虚云法师去扬州高旻寺修行,掉到了长江里,在长江里漂了一天一夜,才被渔民用网捞了上来。虽然没有死,但是嘴巴、鼻子、大小便都流血。虚云法师只是休息了几天,还没等病好,就赶去了高旻寺。这次虚云法师是铁了心要开悟,所以他到高旻寺之后,寺中请他担任职务,他拒绝了。拒绝了就要打香板,打了香板之后病就更加重了,但是虚云法师忍耐下来了,照虚云法师的原话讲,叫“以死为待,昼夜精勤“,之后终于在高旻寺开悟。虚云法师为了能够开悟,掉到长江里,差点淹死,生病、挨板子也要坚持修行。但虚云法师忍耐下来了,最终开悟。虚云法师为了重振鸡足山道场,也整整等待了十五年,五十岁立下誓愿重振鸡足山迦叶尊者道场,一直到六十五岁才振兴禅宗丛林之风。而这十五年的忍耐和坚守成就了一代禅宗大师。
佛友分享疑问:
1.请结合虚云法师苦修行的故事来体悟,您在修行中都吃过哪些苦?假如让您坚持吃大半辈子的苦才能开悟,您会退缩吗?
2.假如您修行中忽然栽了一个大跟斗,前面几年、十几年所做的功德荡然无存,甚至还平添孽障。您还坚持吗?
3.有佛友说,我也很能吃苦,但是为什么我就是忍不了呢?请问,问题出在哪里?
师父开示:
——————————————————————————————
Shuohua20180413 10:09 如何理解“忍辱精进比苦修行还要难,功德还要大”
男听众:师父说“忍辱精进比苦修行还要难,功德还要大”。请问师父,这里是不是包含了这样一个层次:苦修行就是相当于忍辱中最初的层次——生忍,不理解,也不会化解,苦修行的“苦”字不仅形容外境的艰苦,也是形容内心的苦。而忍辱精进的功德之所以比苦修行大,是因为这里的忍辱不仅包含被动的强忍,还包含着在精进中的开悟、对缘分的认识、对慈悲的实践和最重要的智慧化解,直至超脱无生法忍的境界。这句话还告诉我们“悟”在学佛中的重要意义,“悟”可以化生出无量功德,但是开悟本身并不容易。
台长答:这是你想的?(这不是我想的,是一位师兄想的)师父要给他鼓掌了,这位师兄讲得很好,他已经把师父讲的“生忍”“慈忍”都融会了,他都懂了,非常好,他讲得对的,完全正确。因为忍辱是已经到了一种理解境界,他才忍耐的。当然,忍辱不是最高境界,但是已经比苦修行……“苦”就是说“我咬着牙”,也不知道为什么吃苦,他就知道“我要苦,苦了就好了”。所以有的时候在庙里,你刚刚来的时候,老和尚也不跟你讲话的,“扫地,每天扫,早上5点钟起来扫”,然后“每天给我砍柴”,砍了一年之后才慢慢跟你讲点道理。就是锻炼你的心智,明白了吗?(明白了)因为一般人都坚持不了的,一年柴砍下来,他跑了,呵呵(是,您说得对)
——————————————————————————————
佛友分享疑问:苦修行相当于忍辱中的哪个层次?为什么?
生忍
师父开示:
——————————————————————————————
在八万四千法门当中,有一个法门叫“忍辱法门”。忍辱法门有五个层次,由浅入深。
第一叫生忍。生忍是什么意思呢?被别人污蔑了、冤枉了、侮辱了,当你碰到这些事情的时候,你知道无法回避,比方说,你在跟朋友的交往当中,他突然之间来侮辱你,或者诽谤你,这个时候你没有办法抵抗,首先你要学会坚强,这个坚强就是生忍。就是你要先忍耐,先让他讲下去,虽然你心中不认为他这样做是对的。忍耐是很痛苦,但要学会忍耐,第一步就是暂时先把事情放在心中边上,如果你不先把它放在心中边上,你马上就会跳起来,事态会变得更加地难以控制。所以,生忍就是先把事情放在一边,还不知道别人会怎么样的时候,先要忍耐,先把这口气忍下来。大家要记住,因为这里面还有一口气在,生忍就是还不成熟的忍耐。 11-44【忍辱的五个层次】
——————————————————————————————
佛友分享疑问:为什么说生忍是不成熟的忍耐?
力忍
师父开示:
——————————————————————————————
第二叫力忍。当别人在侮辱你的时候,当侮辱的境界来了,你被别人污蔑了、侮辱了,首先你要用自己的心力,用你的心讲话:“我又不是这样的,我又没有这样做。”因为心是有力量的,心力不跟他计较,然后退一步、让三分,自己心中想:“我是学佛人,我不跟你斤斤计较。”这样你就会慢慢地把它先压下去。然后就是相信菩萨,心里想:“为什么我的心中会有力量?为什么我能够忍耐得住?因为我的心中有菩萨、有佛,佛菩萨一定会帮我做主的。”
相信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因果,这个时候你就会把气氛缓解,用你的心力来安定你自己非常压抑的心,这个时候心中马上要想起观世音菩萨,想起很多伟大的佛,他们都是能够有非常大的忍耐力来断自己的瞋恨心。大家要记住这句话,因为有心力的人,能够把别人对他的侮辱这种境界反过来想,觉得这是来锻炼自己是否有瞋恨心的。因为当一般的人被别人侮辱的时候,马上就会起瞋恨,如果你被别人侮辱,你不生瞋恨心,那么你的境界就高,这个时候你就会想到,这种侮辱的境界是给你一种锻炼,这叫力忍。 11-44【忍辱的五个层次】
——————————————————————————————
佛友分享疑问:
1.请结合师父开示,做到力忍有哪些具体步骤?
2.力忍是否心中还有瞋恨心?
缘忍
师父开示:
——————————————————————————————
第三叫缘忍。当别人在侮辱你的时候,缘忍就是用智慧来观照因缘。就是说,当别人在骂你、侮辱你的时候,你就要想到:“哦,不要生气,这是我上辈子欠他的,我把这孩子养了这么大,为什么他会对我不好?因为是我上辈子欠他的,我还没有还完,所以他这辈子到我家里,让我继续还债。”这样,你就是在用智慧来观照、来想到缘分。为什么无故受辱?为什么别人要污蔑你呢?为什么要无缘无故地骂你、打你?树有根,水有源,你自己要想一想,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绝对不是这么简单的,你要想到,别人不会无缘无故地侮辱你,这一定是跟你上辈子的缘分有关系,这就叫缘忍。
忍耐要靠很多对缘分的理解,要知道,我今天受这么多的恶报,一定是自己的业障所致,否则哪里会有人无缘无故地骂你、恨你。你要这么想:这是我心中的业障,所以我一定要还债。怎么还呢?当别人侮辱你的时候,你先忍耐下来,当你忍耐下来之后,你就是在还债了,这样的话,你就能够领悟被侮辱的真谛。真谛是什么?别人为什么要骂你?可能你过去骂过别人,上辈子害过别人,这辈子你一定会受到这个报应,那你就是懂得了这个真谛。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当你有了这种想法,当这种侮辱的事情发生的时候,你就不会生瞋恨心,你就不会去恨别人。
11-44【忍辱的五个层次】
——————————————————————————————
佛友分享疑问:
1.缘忍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修行中应如何培养?
2.能够做到缘忍必须要具备哪些佛理基础?
1)在梦中,您知道您在做梦吗?
2)您怎么区分梦境和现实呢?
3)“人生”是否也终有醒过来的一天?
4)假设现在有新技术电影,可以全方面模拟现实中的感受。您去看电影。如何在电影之中知道是在看电影?
5)假如您过度入戏,忘记自己是在看电影了呢?
6)您有没有忘记,您现在也在看电影呢?
7)您为什么会来到这部电影当中?电影结束时,您会发现什么?
师父开示:
——————————————————————————————
我们伟大的导师释迦牟尼佛悟道时悟出了什么?佛陀悟的实际上就是“缘起性空”。世间的一切人和事都是因缘聚散,因缘和合而生。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无常是一种变化的现象,拥有的时候就意味着失去的来临。
所以缘起性空就是告诉我们,每一件事情,每一个人,它都会出现变化,因为这是因缘。由一切的人到最后变成无人,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缘起了”——你这个人生出来了,到了最后,变成无人了,那么这个人走掉了;由一切事变成了无事,这个事情开始发生,到了最后这件事情没有了;由本来的有一个“我”字(当你生出来之后有一个名字,你叫什么名字,这是一个“我”字),最后变成了无我(名字没有了)。它都是在变化当中存在的。这就是让我们懂得,有缘分了,就意味着这个事情一定会有很快结束的一天。所以很多人在人间觉得“哎呀,我做了这个位子了,我可以永远做下去”,非也;“我今天得到了这个东西了,我可以永远拥有它”,非也。世界上很多东西到了最后,它显现的都是空性,是没有的,是空性的。
视频开示96【空生空灭 苦乐灭度】
——————————————————————————————
佛友分享疑问:
1.缘分来自哪里?因果又来自哪里?说明缘分有什么特征?
2.缘起性空的真理还告诉我们什么呢?
师父开示:
——————————————————————————————
02-11-2020,西方极乐世界:
观世音菩萨:“众弟子们,为师给你们说六字真言里面‘唵’的真义。‘唵’实为涅槃寂静,心经里面的‘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就是在对应‘唵’的意境。”
观世音菩萨:“众生就是活在五浊恶世的颠倒幻想里面,不能觉悟。在不是永恒的虚幻世界当中把一切的痛苦、烦恼、凡尘里边的喜怒哀乐看得太真,不能出离。所以,才会心生恐怖。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阴炽盛……种种苦恼像火一样把众生困在尘网里面,真是可怜。”
观世音菩萨:“弟子们,尘缘说到底就像你们在看影视剧一样的。在这个人生当中,在轮回的戏里面你们各自扮演着父母、子女、伴侣的角色,每天在上演着六道轮回不止的故事。要知道这一切都是梦幻泡影。只要你们能够看破这个轮回的轮转就不会有什么难过,一切尘缘里面的喜怒哀乐都不复存在。这就是涅槃寂静,这就是‘唵’的境界。我心不动,一切寂静啊。”
观世音菩萨:“众生在空生空灭中顺观因缘才能如如不动。打个比方,家庭令你烦恼了,顺观因缘即是观想到‘这是我上辈子欠下的债,今世冤家聚头在一起,没什么好说的。我好好念经还债,可能三四年过去恶缘就去掉了,家庭又会和好了’。如此,你才能在娑婆世界的缘起性空当中如如不动,不被烦恼障碍而伤心难过啊。” 《天地游记》
——————————————————————————————
佛友分享疑问:
1.轮回像一部电视剧,您在剧中都担任什么角色?您把这些角色当真了吗?
2.如何才能彻底了知人生犹如梦幻泡影?怎样才能从梦里醒来?
3.在娑婆世界的缘起性空中保持如如不动,需要具备什么前提条件?
1)不理解法界实相的真理能够做到如如不动吗?
2)不管控六根能够做到如如不动吗?
3)不清空意识能够做到如如不动吗?
观忍
师父开示:
——————————————————————————————
第四叫观忍。一个人突然之间盯着你,又是骂你,又是侮辱你,这个时候怎么办呢?你的境界要高,叫“空观智慧”,就是当别人在骂你的时候,你心中在想:佛光照遍我的全身,一切诸法本来无我可得。也就是说,我现在是学佛的人,已经没有自我了,他在骂谁啊?过去在你们公司里有没有这种情况啊?一个人不指名地在骂人,骂到最后,很多人对号入座跳了起来,可是有些人却如如不动,为什么呢?因为无我,别人又没有骂我。既然无我,你有什么被侮辱的境界呢? 11-44【忍辱的五个层次】
——————————————————————————————
佛友分享疑问:
1.从意识的角度分析,“我”在哪里?如何针对性地进行破除?
2.有“我”,都容易犯哪些毛病?
3.师父讲过一个故事,文革期间,同样面对红卫兵的侮辱,一个老师活下来了,一个校长因不能忍受侮辱而被打成残废。为什么老师能够忍耐,校长却忍不住呢?
师父开示:
——————————————————————————————
很多人的毛病就是我不能忍耐了,我受不了。这个“我”是很害人的,所以要把“我”忘记,忘掉自己就是对自己境界的提高。因为没有你,你就不会生气了,你就不会发脾气了,就不会贪、瞋、痴了。自古以来多少人的死就是因为这个面子,因为有个“我”。师父让你们学佛就是让你们放下,不要有面子,要学会忍耐,学会放下,学到最后就是无生法忍了,不往心里去了。因为还有我自己,就会感到很痛苦。 4-32【苦修行到无生法忍(二)】
一定要把自己的名利、地位、思想要减淡。要减淡自我,就是要把自己看得越来越轻,其实这是对你自己学佛境界的提升。有时候并不代表你没有面子,也不代表你的境界掉下来了。越谦虚、越懂礼貌的人,给人的感觉越是高贵,才能让人看得起呀。死要面子的人是被人看不起的。要看淡自己,要放下自我,才能活得自在。要学麦穗——果实越饱满,头垂得越低,就是越谦卑。佛菩萨说:过去不可得,现在不可得,未来不可得。什么都不可得,什么都是没有的。要放低自己。天外有天,山外有山,看不起别人就是看不起自己。
4-31【苦修行到无生法忍(一)】
——————————————————————————————
佛友分享疑问:
1.您觉得,在您的另一半眼中,您是什么样一个人?和您心中您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2.您觉得,这两个形象中,哪一个比较接近真实的你?
3.生活中应如何锻炼才能帮助我们破除对面子的执着?
4.人的傲慢之心,是如何形成的?
5.什么环境下,容易让人滋生慢心?
师父开示:
——————————————————————————————
wenda20150109 01:17:07 遇到表扬要更忍耐、惭愧、精进
女听众:还有一个问题,就说忍辱吧,遇到诽谤啊、别人的误解啊、谩骂啊这些要忍辱。但是,如果用善恶一如的这种思想来看的话,那么遇到一些赞誉啊、夸奖啊,是不是也可以视为一种就是需要忍的?
台长答:对!小丫头你今天问到这个,算你有境界了,这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这是佛的另一个高深的境界了。今天你既然讲到了,师父就稍微帮你化开一点点讲(谢谢师父)比方说人家骂你、诽谤你,你可以忍耐对不对啊?(嗯)那么最难忍耐的是人家表扬你,如果这个人表扬你的时候你必须忍耐,因为要懂得人间的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东西。诽谤你的话,就说明他在你原有的基础上讲一些不实之词。同样,表扬你也是在你原有的基础上过分夸奖你,也是一些不实之词。你用这个方程式来化解人间的不管是诽谤也好、赞誉也好,你都把它当成一种不实之词,你就不会有不平等的心了。人的毛病就是出在说好话的时候觉得沾沾自喜,你听得懂吗?曾经有一个人是台长的弟子,大家都对他好得不得了,都觉得他“哎哟,他怎么样,他这么有能力”,对他这么好。他不知道他是在佛的加被之下才会有这么多人对他好的。结果他离开心灵法门之后没人理他了,他现在在家里还是打工,从此失去光环,没有人会找他。因为你离开了佛你什么都不是,对不对?(是的)就像师父今天一样,我今天弘扬佛法,这么多人说“哎呀,师父啊,你弘扬佛法,你很好”,我如果今天不弘扬佛法了呢?你就是一个小台长,你什么都不是。所以一个人不能离开佛性,一个人不能在人家赞誉面前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你算什么啊?你不就是个人吗?你每天还做着这么多烂事,还想着这么多的烂事,身上散发出那些臭味儿,从思想上到你的肉体上,你算什么?你把自己看得这么高干吗?你今天做错事情了抓起来了,你不也就是跟一个犯人一模一样吗?你为什么要弄得像人家看见你最好就要怎么样?这个世界这么多出事的人,他想过没有?他在做坏事、坑害人民的时候,他想到有今天吗?所以这些事情要好好地,在赞誉面前也要忍辱,“他赞誉我就是在骂我呢,因为我做得还不够,我还要更努力地做,我根本不配”,听得懂了吗?这才叫境界啊!所以人家说你:“哎呀,是菩萨。”师父说:“我不是菩萨,菩萨是观世音菩萨。”但是你做的行为已经跟菩萨很像很像了,大家才会说你是菩萨,人家说你菩萨并不代表你就是菩萨,这才叫境界啊!人家一说你什么你就骨头轻啊?有的人头发往后面一梳,人家说“哎哟,你长得怎么像观世音菩萨?”你就是观世音菩萨了?开玩笑了,没有佛光的普照你算什么啊?唉!(在菩萨面前就是特别惭愧,真的太惭愧了)太惭愧了,每一个人还自以为自己了不起呢,还呼风唤雨呢,我告诉你,这种人就是会失败的人。真正一个正法、一个弘扬佛法的掌舵人他不能有任何骄傲情绪,不能自以为是,经常要把自己看得最低,一钱不值!你今天卢台长一钱不值怎么样?只不过是跟他们一样,是一个弘法人,你就不会骄傲,不会有不平等心出来。有什么了不起的啊?再伟大的人又怎么样?你今天拿破仑又怎么样?你凯撒大帝又怎么样?(谢谢师父开示,弟子记住了)
——————————————————————————————
佛友分享疑问:
1.作为一名弘法人,该如何破除我慢心?
2.当您在街头弘法的时候,路人眼中的您是什么形象?当您为众生服务的时候,您是谁?
3.出生前,有“我”吗?出生了,“我”是谁?死的时候,“我”是谁?
一起闻思修:您学佛前做了多少错事?有多少是见不得人的烂事?您学佛后又做错了多少事情?菩萨帮了您多少?包容您多少?离开了菩萨的佛光,您是谁?
师父开示:
——————————————————————————————
要经常做无我想。出生前有没有我呢?等到出生了,我是谁呀?生出来的时候你知道你是谁?等到死的时候,你又是谁?你今天的名字叫某某某,当你死掉了之后,这个名字还有吗?人来到世上就是到此一游,短短的一生就没有了。所以做一天人就要认为自己是一无所有的。我来到人间是一无所有,走的时候也是一无所有。我不为名去争,不为利去争,钱对我来说没有什么吸引力,名利对我来讲也没有什么吸引力,名对我来讲也没有什么吸引力,我连自己都没有了,我又有什么名利可以争呢? 4-31【苦修行到无生法忍(一)】
一心一意,切勿生轻慢心,觉得菩萨无所谓,觉得我今天可以念,可以不念,今天我可以不洗手就拜佛,一点都不能随意,这些都是你心灵当中的污垢,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将这些污垢在你心中长存,以后想洗都洗不干净,这就是为什么你的心里会有污垢的表现。轻慢就是不重视,佛的一举一动我们都要重视,想一想,人家是怎么样对佛、对菩萨的,我为什么做不到? 7-19【因烦恼而生智慧】
——————————————————————————————
佛友分享疑问:
1.一个大老板,还是一个穷人,比较容易恭敬菩萨?
2.还有什么方法可以锻炼自己的忍耐能力?
慈忍
师父开示:
——————————————————————————————
第五叫慈忍。就是慈悲的忍耐。首先,你已经把自己当成是菩萨,遇到逆境来的时候,遇到侮辱你的境界来的时候,你不但不恨别人,你还会慈悲别人,觉得对方很可怜。“他在骂我,实际上他的心脏不舒服了,血压又高了,他会气得疯掉的。他在冤枉人、得罪人,他很可怜。这个人生气就是愚痴啊,愚痴的人非常可怜。”你不但不恨他,相反还觉得他很可怜。不知道你们是否有这种想法,师父经常这样想。如果有人说师父不好,师父就会觉得对方很可怜:他怎么什么都不懂的啊?他这样做是造业、犯口业,他以后年纪大了,身体不好的时候,他病倒的时候,就是他自己的业障所造成的。你要可怜他、慈悲他。
11-44【忍辱的五个层次】
——————————————————————————————
佛友分享疑问:
1.平时做不到慈悲,在面对侮辱的环境时能够慈悲别人吗?
2.这五种忍辱是要按境界的提升来依次修,还是可以一起来修呢?
3.能够做到慈忍的境界,心中还有瞋恨吗?
4.怎样忍辱才是最高境界?
无生法忍
师父开示:
——————————————————————————————
要懂得无生法忍,什么是无生法忍?“无生”,就是“不生”的意思。佛菩萨和众位高僧大德,不管碰到任何的喜怒哀乐、十二因缘,他们都可以不生出这种忍的境界。因为“不生”,哪来的灭,所以叫“不生不灭”。菩萨根本不生出任何心,没有任何忍的意念,其实就是佛教界讲的,不起心动念,如如不动。能够如如不动,能够不生出各种念头,能够碰到苦乐,忍可忍乐,不动不退,其实这就是高境界的禅定;而这种禅定,早就是远离生灭,真如实相。到达这种境界的高僧大德、佛菩萨,他们认为连生灭都是假的。因为无生,哪来的有灭?就像我们人间,你不生气,哪来的要忍辱?其实这就是远离生灭之法。不生,就不要灭。过去讲从内心不生出任何境界,你就不用从你的内心去灭度它。不生不灭其实是永恒的。因为无生,哪有灭度?就像我们所说的,这个人从哪里来?没有看见有人来,你也用不着看见他离开。你没有生出此心,所以无生,就是没有生出,所以没有灭度。生灭是智慧的结晶。能够不生出任何的十二因缘,哪有要灭度它的需要。实际上,这个就是本体论中所讲的,宇宙万有都是生灭法。能够证悟一切法不生不灭的智慧,称之为“无生法忍”。 12-6【已无所得 心无所得】
——————————————————————————————
佛友分享疑问:做到“无生法忍”的关键是什么?
师父开示:
——————————————————————————————
佛在《楞严经》当中曾经说过,尔时,世尊曾经开示阿难:“诸比丘、比丘尼,欲令心入无生法忍。于师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这就是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由心来创造出来的。当中讲到无生法忍,“无生法”就是一切法没有实有的生,既无生,也无灭。在古文当中,“忍耐”的“忍”是“相信”的意思。也就是说,我们相信一切法是没有实实在在的生灭,都是心中的幻生幻灭。举个例子,如果你把自己的眼睛遮住看虚空,你就会看见虚空当中的幻化;如果你的手不把眼睛遮住,你看见这个幻化在虚空当中,你感觉也是存在的。因为从你眼睛看到的东西只是一种看见,但是从你心中生起了,那么这个幻化就存在了。如果你的手刚刚从眼睛上拿掉,你心没有认为“我看到了幻化”,那么你心中就把这个幻化灭失了。 广播讲座180210
——————————————————————————————
佛友分享疑问:结合师父的开示“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由心来创造出来的”。请问有真实的物质世界存在吗?
一起闻思修:心如何创造一切法?
师父开示:
——————————————————————————————
大乘佛法讲连构成事物的基本元素也是空的。正如禅宗所说的那样“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大乘佛法还讲一个叫法空。什么叫法空?眼睛所见的一切事物都是空的,全都是不存在的。所以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空的。不要执着,不要恨,不要迷惑。
大乘佛法讲世界的本原是空的,即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空的,都是假的。所有自然世界的东西都是虚假虚幻的。 1-12【谈谈“因空”“果空”】
——————————————————————————————
一起闻思修:“眼睛所见的一切事物都是空的,全都是不存在的”,这里的空与师父说的“无常的空”有什么区别?
佛友分享疑问:除了明白法界实相以外,师父还教我们通过什么方法可以达到无生法忍?
师父开示:
——————————————————————————————
在第一思维刚开始的时候,就能马上找到事物的本性,找到佛性,然后把自己的思维迁移到不动的清净境界。也就是什么?把自己的思维还是放在最干净的地方,控制自己心理的状态。这就是佛教界经常讲的“止观”,叫你不要再看下去了;叫你“止语”,不要再去讲了。这就是参禅,这就是六波罗蜜中的忍辱之心。佛家的思想观念讲的是,当意念一起的时候,就要有修养和精进忍辱心,又要有寂静的功德。明明知道欲念会让你上火、争吵,你要用自己寂静的冷静心,把自己内心的一种膨胀的怒火压下去, 去纠正它,从而形成忍辱之心。佛法讲来讲去,讲到后来就是做人,你有这种内在的理解力,你还会跟别人吵架吗?还会跟人家闹吗?自古以来就有很多高僧大德就是靠着内涵、内修、禅定,在这个世界上破除了多少贡高我慢,破除了多少贪瞋痴慢疑。这就是内在的心要像金刚般若一样如如不动。
视频开示101【除心垢染 行即清净】
——————————————————————————————
佛友分享疑问:禅定和忍辱有什么关系?
——————————————————————————————
佛友心得体悟:
1. 作为大乘行者,应该具备怎样的忍辱精神?
作为行大乘佛法的修行人要知道活着是为了众生,一切要以众生为先,只要符合众生的利益,哪怕自己会遭受外界的诽谤和人为的加害,也要奋勇直前。佛在心中,自然看谁都顺眼,又何来忍辱呢?
2.弘法是利益众生之事,为什么菩萨不保佑我们一帆风顺呢?
弘法过程中的阻碍有一些是来自我们个人的业障,有一些是来自国家和社会的现实情况,菩萨也动不了因果,但从另一方面讲,菩萨也确实会特意安排一些考验,来考我们的弘法之心是否坚如金刚。不经历磨难,就难以磨炼出真正的道心,没有磨难,分辨不出石头和真金。所以弘法过程中不管哪种情况,我们都必须要忍辱精进,才能突破弘法中遇到的阻碍。任何一个弘法利生的大乘行者必然要经历魔考、侮辱、诽谤,如果连这些考验都经受不住,又谈何要修成菩萨呢?
3.请结合师父开示,力忍有哪些具体步骤?
首先,要安慰自己不是对方口中的形象,然后要提醒自己是学佛人,要有境界,不能跟别人斤斤计较,尝试着慢慢地把心里的气给压下去,第三,要借助菩萨的力量,想到菩萨会为自己做主,不会让自己受委屈。第四,从因果角度来想,一定是我种了恶因。第五,要学习佛菩萨的境界,把受侮辱的境界当成是自己的锻炼。
4.缘忍的能力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呢?
缘忍的能力要靠平时多运用因果和缘分来观照生活,一碰到事情就要想到因果、缘分,当习惯成自然了,就会在对境中运用智慧来观照因缘,帮助我们忍辱。
5.作为一名弘法人,该如何破除我慢心?
要认清真实的自我,常怀感恩心、惭愧心,即便我们在学佛弘法上取得一定的成绩,也要想到这是佛菩萨的加持和庇荫,离开菩萨的佛光,我们也只是六道轮回中的一条小虫而已。经常要把自己看得最低,一钱不值,我们只是为众生服务的。要常做无我观想。同时还要借助平时的苦修来降服我慢,要多吃苦,多干脏活累活,比如擦地板,刷厕所,来减少自我意识。诚心恭敬供养菩萨也能帮助我们破除慢心。平时不但要忍耐别人的诽谤、侮辱,还要忍耐别人的夸赞和表扬,因为这一不小心又会让自己陷入贡高我慢中。
6.这五种忍辱是要按境界的提升来依次修,还是可以一起来修呢?
我们生活中会面临不同的境界,每一种对境都可能无法预料,我们要针对情况选择相应的方式来应对,所以这五种忍辱当然可以一起修。其实,缘忍、观忍和慈忍也是我们转识成智的妙法。但不管是哪一种忍辱方式,都是在帮助化解我们心中的嗔恨。
7.做到“无生法忍”的关键是什么?
从本体论讲,宇宙万物都是生灭法,能够证悟一切法不生不灭的智慧,就称之为无生法忍。什么叫“证无生忍”?就是我们能够证实这个世界本来是空无一物的,就能够达到无生法忍的境界。
8.禅定和忍辱有什么关系?
禅定之心和忍辱之心是紧密相关的。定得住,就忍得住。用禅定之力把内心膨胀的怒火压下去,纠正它,就形成忍辱之心。所以禅定,其实是修忍辱的基本功。
——————————————————————————————
感恩南无释迦牟尼佛!
感恩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感恩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及龙天护法!
感恩恩师!
——————————————————————————————
课件中带有佛友对师父开示的心得体悟,以及学习过程中自己总结的一些疑问,都仅供师兄们参考,希望与师兄们一同通过闻思修来真正理解师父所讲法的真谛。感恩,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