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南无释迦牟尼佛!
感恩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感恩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及龙天护法!
感恩恩师!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钵啰耶。菩提萨埵婆耶。摩诃萨埵婆耶。摩诃迦卢尼迦耶。唵。萨皤啰罚曳。数怛那怛写。南无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婆卢吉帝室佛啰楞驮婆。南无那啰谨墀。醯利摩诃皤哆沙咩。萨婆阿他豆输朋。阿逝孕。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摩罚特豆。怛侄他。唵。阿婆卢醯。卢迦帝。迦罗帝。夷醯唎。摩诃菩提萨埵。萨婆萨婆。摩啰摩啰。摩醯摩醯唎驮孕。俱卢俱卢羯蒙。度卢度卢罚阇耶帝。摩诃罚阇耶帝。陀啰陀啰。地唎尼。室佛啰耶。遮啰遮啰。摩么罚摩啰。穆帝隶。伊醯伊醯。室那室那。阿啰参佛啰舍利。罚沙罚参。佛啰舍耶。呼嚧呼嚧摩啰。呼嚧呼嚧醯利。娑啰娑啰。悉唎悉唎。苏嚧苏嚧。菩提夜菩提夜。菩驮夜菩驮夜。弥帝唎夜。那啰谨墀。地利瑟尼那。婆夜摩那。娑婆诃。悉陀夜。娑婆诃。摩诃悉陀夜。娑婆诃。悉陀喻艺。室皤啰耶。娑婆诃。那啰谨墀。娑婆诃。摩啰那啰。娑婆诃。悉啰僧阿穆佉耶。娑婆诃。娑婆摩诃阿悉陀夜。娑婆诃。者吉啰阿悉陀夜。娑婆诃。波陀摩羯悉陀夜。娑婆诃。那啰谨墀皤伽啰耶。娑婆诃。摩婆利胜羯啰夜。娑婆诃。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嚧吉帝。烁皤啰夜。娑婆诃。唵。悉殿都。漫多啰。跋陀耶。娑婆诃。
世界佛友大家好!
师父很久没有跟大家见面了,这一年时间师父很想念大家,师父心中时时挂念着每个孩子。你们都是心灵法门的火种,无论师父在哪里,师父永远在你们每个孩子的心里,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永远普照着你们的心灵。师父很爱你们!希望你们坚持佛道,永不退转!
师父十几年为了弘法,肉身消耗、背业很重,但是师父一直都在给你们加持。希望你们每天都能够好好学习师父的白话佛法和开示,依教奉行,严守戒律是成佛的基础。多多为众生真心付出,破除自身的我执我相,心中常念佛恩、国土恩、师恩、父母恩、众生恩;成佛的路上需要真心诚心、勇猛精进、心系众生、一心向佛的孩子。
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和师父会永远加持保佑每个正信正念的好孩子,佛法的传承靠每个佛子薪火相传,师父会引领你们到达彼岸。希望你们珍惜末法时期最后一班法船,众生的苦就是师父的苦,师父愿你们一世修成报佛恩!
师父 2021年11月5日
——————————————————————————————
正等正觉是无上,
改变识蕴智慧长。
看破五蕴度苦厄,
四摄六度菩提合。
师父开示:
——————————————————————————————
有一个人死了,他才刚刚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如此短暂,这时候他看见佛祖手上拎着一个箱子 向他走过来,佛祖说:“好了,我们走吧。”男子说:“这么快?我在人间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完成。”佛祖说:“很抱歉,你的时间到了。”那男人问佛:“那你这箱子里是什么?”佛祖说: “那是你的遗物。”男人疑惑地说:“我的遗物?你的意思是说我的东西,是我的衣服和我的钱吗?”佛就说:“那些东西从来就不是你的,它们属于地球,你带不走。”这个男人又问:“那么这个箱子里是不是我的记忆啊?”佛祖说:“不是,它们属于时间。”这个男人又猜:“那是属于我的天赋吗?”“不是,它们属于因果。”男人问:“难道是我的朋友和我的家人吗?”“不,孩子,他们属于你在人间走过的旅途的缘分。”这个男人追问:“那么,是我的妻子和我的朋友吗?”佛说:“不,他们是属于你在世的因缘。”男人说:“那一定是我的躯体。”“不,孩子,你的身体也是属于尘埃的。”最后那个男人肯定地说:“那一定是我的灵魂。”佛祖淡淡一闪而过说:“孩子,你完全错了,你的灵魂属于我。”男人眼含着泪水,从佛祖手中接过箱子,打开一看,里面空空如也,他泪流满面,心碎地问佛祖说:“难道我从来就没有拥有过任何东西吗?” 佛祖说:“是的,我们人在这个世间,没有任何东西是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么什么是我的呢?” “你活着的时候,每一个瞬间就是你的。”在人间,生命就仅仅是一瞬间,所以我们要过好它、热爱它,要珍惜它。活着就是成功,活着就是胜利。挣钱只是游戏,健康才是目的,解脱才是真谛啊! ----20181007 美国洛杉矶法会开示
——————————————————————————————
佛友分享疑问 : 人间有哪些东西是属于您的?您追求过什么人间的东西?现在还追求吗?
师父开示:
——————————————————————————————
02-08-2020,魂游水天佛国
南无水天佛:“无我,没有我的存在,人来到人间是空着来,走也是空着走。所以,一切属于人的境界不存在。亲友眷属、妻子丈夫、女儿、儿子、财富名利全是空的,也就是心经里的五蕴皆空。这些都是属于人道的想蕴。水天的境界,打个比喻,你去到海边,看到大海是无边无际的,非常辽阔,看天空,也是很辽阔吧,这就是水天的境界。也就是说,佛的心容纳一切万物,包容天地宇宙。以你的修为暂时还不能领悟,慢慢再学吧。有缘我会带领座下圣者去心灵净土演说法音。”
答:水天,就如大海,天归天、水归水,向大海远处看过去,水天相连,就是宇宙空间。一个人的水就是心中的慈悲、干净、宁静,天就是智慧般若、正等正觉。慈悲的心和正等正觉的思维融合在一起,就是水天佛,完全看破了,没有天也没有水,和在一起了。人很可怜,分别心很重,对你好、对他不好……水天佛就是告诉我们,世界一切都是无常的,世界一切都是平等的。 《 天地游记 》
——————————————————————————————
佛友分享疑问 : 为什么南无水天佛说“亲友眷属、妻子丈夫、女儿、儿子、财富名利”都是想蕴呢?这些难道不是色蕴吗?
师父开示:
——————————————————————————————
所以一切法、一切人、包括你的身体、生死、整个世界都是非实所有的,都是都由你心所生出来的假象。要证悟无生法忍,也就是说究竟和彻底。要懂得佛法里面的秘诀,就是怎么样能够来懂得在这个世界当中来彻底地领悟虚幻的东西。如果我们认为虚幻的东西,你心中认为它存在了,它就存在了;你心中认为它不存在,它就是不存在。所以在诸多佛经当中也讲着 “在无生灭的诸法实相当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我们慢慢的从佛经当中就会懂得,实相虚空;慢慢的可以懂得,“了法无生,印可决定,名无生忍”。学佛就是让你懂得这个如梦幻般的世界 “如露亦如电”,完全是一种虚幻的东西。你心中认为它有了,你就有了。今天某一个让你生气,你觉得你要气就气了,你觉得我不想气,你这个气就没了,就消掉了。道理就是让你知道忍耐,道理就是让你知道我们不管学什么佛,不管要懂得什么,首先要学会看空世界,真实无有,虚幻梦境,让你了无信心。如是修,要得到无生法忍。所以要懂得这个道理。 广播讲座 180210
——————————————————————————————
佛友心得体悟 : 一切法、一切人、包括你的身体、生死、整个世界都是非实所有的,都是由你的心所生出来的假象。你心中认为它存在了,它就存在了;你心中认为它不存在,它就是不存在。
佛友分享疑问 :
1. 如何理解“你心中认为它存在了,它就存在了;你心中认为它不存在,它就是不存在。”?
2 . 您炒股吗?(希望您不炒股)
1)股市,对您而言,是“真”的吗?
2)假设您哪一天心动了,把老本都放进股市里。股市现在对您而言,是“真”的吗?
3)股市要对您成“真”,有什么条件?
4)讲到底,股市是真的吗?
3 . 唯识论讲的“真”,到底是什么意思?
师父开示:
——————————————————————————————
佛法讲的第二点很重要的是唯识,就是外面、外界、外尘,你身体以外的,全部都是空的,人的内部意识,是唯一的意识。也就是说,你心里的意识,那是唯一的意识,讲的是外空内有。你在外面感觉到的东西都是空的,都是假的,而你心中感受到的,那才是真的。师父举个例子给你们听听,人家告诉你,外面很冷,你在温暖的家里是不会感觉到寒意的,对不对?你开门出去,一股凉风吹向你的身体,那个时候,你的唯识就开始了,因为这是你的外表直接感受到你的心里的意识,那么这个意识就叫唯识,唯一的一个意识:我觉得真的是冷了。不是唯识的话,会不管人家说什么,他在意识当中是不会相信人家的话。 7-21 【 学“中观”习“唯识” 】
——————————————————————————————
佛友分享疑问 :
1. 根据以上开示,为什么说家人也是想蕴呢?
2. 您的家人前世是您的家人吗?来世依然还是您的家人吗?
3. 今世的家人和众生有分别吗?为什么您会有分别?
4. 家人、财富名利讲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5. 您执着哪些蕴想?
6. 如何破除心中的五蕴?
观照五蕴生灭
师父开示:
——————————————————————————————
开始时佛陀就说了一句,他叫大家观察五蕴的生灭,接下来佛陀继续说,能够观察五蕴出现的现象和过程,就是在观照五蕴的生灭法。什么东西有生就会有灭,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那么,我们想要“五蕴皆空”该怎么办呢?要理解五蕴的生灭。佛陀把这句话倒过来讲,你想要“五蕴皆空”,你就要看到它的生灭。你今天想穿了,就是因为你受过了感情的折磨,你才会想得通。如果你没有被人家抛弃过,你怎么会想到“我无所谓,我今天出家了,我空了,我不要再结婚了”?你说没结婚的人从小就想要不结婚吗?因为五蕴给他造成了特别大的伤害,他才会想到最后自己要把它去除。因为任何的善和恶都会有生有灭,所以我就把它灭度了,我心中就空了,那就叫“五蕴皆空”。 11-39 【 五蕴皆空(二)】
——————————————————————————————
佛友分享疑问 : 如何观照五蕴的生灭?
师父开示:
——————————————————————————————
著名演员、好莱坞的明星施瓦辛格最近在他自己的博客上张贴了一张他在他的铜像下、在街道上睡觉的照片,并悲伤地写下了“时代如此变化”。他写这句话的原因,不仅是因为他年纪大了,而且是因为他当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的时候,他曾出席了这家以他的雕像为名的酒店的开业典礼。酒店的老板经理曾经告诉施瓦辛格:“您是我们最大的贵宾,任何时候,只要您到我们这个酒店,我们都会为您免费预留一间房间。”
当施瓦辛格从州长位置下台之后,再到这个酒店的时候,酒店经理拒绝给他提供房间,并且说他要住需要付钱,因为他们酒店的房间现在供不应求。所以施瓦辛格带着一个睡袋,就站在雕像的下方,解释他想传达的信息,睡在了他的雕像下。他说:“当我处于重要位置的时候,人们总是称赞我;当我失去了这个重要位置的时候,他们就把我忘了,再也不遵守诺言。不要相信你所拥有的地位和金钱,不要相信你现在所拥有的力量,也不要相信你的聪明,因为这些都不会长久的。”他试图告诉大家:“当人们认为你重要的时候,每个人都是你的朋友;但是一旦你不符合他们利益的时候,你就变得像废物一样被人抛弃。”他继续说:“你不会一直以为你是过去的那个人,什么都是没有永远的。”“无常非常可怕”,这一句是台长加上去的。学佛人不贪过去,慈悲才能永恒,只有自我修行的人才是属于永远拥有本性和良心。 ----20180211 悉尼法会开示
——————————————————————————————
佛友分享疑问 :
1. 您曾经追求过的财富、名利、地位,这些持恒吗?
1)您在事业上很有作为,老板、经理、或是政府机构担任要职,风光无限,当您退休后,这些还有吗?
2)您已经挣过很多钱了,但这些钱都还在吗?
3)即使您存下了很多钱,当您离开这个世界时,能够带走吗?
2. 您在追求外界物质的过程中,五蕴是如何产生和灭亡的呢?
1)您是否小时候看到别人有一样心仪的,却很昂贵的玩具,特别羡慕,朝思暮想?
2)您是否为了得到这个玩具与父母哭闹,或者自己攒钱买?
3)假如您得到了这个玩具,那现在这个玩具还在吗?您心里还有当初那种执爱之心吗?
4)假如您没有得到这个玩具,您现在还会追求当初那个玩具吗?
3. 具体该如何观照五蕴皆空呢?实践中有什么具体的方法?
禅悟
师父开示:
——————————————————————————————
禅悟就是说要有智慧地来开悟,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有时候一忙一乱,这个人心就乱,心一乱,这个人就不容易静下来。高僧大德他们经常推荐一些禅悟的方法。禅悟的方法就是坐下来之后,自己到一间很安静的房间,一个没人打扰的环境,一个人,一盏灯,静下心来坐在那里。所以过去呢,很多老法师,高僧大德他们经常推荐一些禅悟的方法。禅悟的方法就是坐下来之后,自己到一间很安静的房间,一个没人打扰的环境,一个人,一盏灯,静下心来坐在那里。大家看过很多饭店里,他为什么要弄一个小蜡烛灯?因为当你光线比较暗的时候,人思想容易集中。所以有些人晚上做事情心比较静,这也是有道理的。并不是说我们喜欢晚上做事情,实际上有时候因为人静下来了,边上没有嘈杂的声音了,他能够静下心来,回想无量劫轮回以来,我们在人间应该静下来好好想一想,我们无论在意念当中,还是在语言,在身体力行方面,想一想,我们伤害了许许多多的,茫茫的那些朋友啊,亲戚呀,众生啊。因为我们为了一些名,为了一些利,我们不顾伤害别人,其实最后还是伤害了我们自己。
有些罪是有形的,有些罪是没有形状的。有些人一直有报复心理,一直对自己的朋友、亲戚或者曾经帮过你的人,但是后来你跟他关系相处的不是太好,一直在心中瞋恨他们,这就在伤害自己。有时候我们会回想起我们没有敬奉自己的老师和长辈;有时候又想起明明能够帮助别人,但是我们没有去帮助别人;有时候我们又会想起因为一时的贪念,我们去争过来,抢过来,害得别人非常地痛苦;有时候因为我们的口舌、是非,我们伤害了很多的茫茫众生,而且不理解他们;有时候我们有很多的泪水和鲜血,我们没有办法来弥补自己做过的错事,我们没有办法让自己的忏悔心在波涛汹涌的大海当中,能够填补我们做错的犹如像大海般的罪孽充满了整个世界。 广播讲座 170706
——————————————————————————————
佛友分享疑问 :
1. 禅悟需要什么条件?主要悟什么?
2. 如何在禅悟中体悟自己的罪孽?
1)我伤害过亲人、朋友、众生吗?
2)我为了名利,伤害过他人利益吗?
3)我为了自己的贪念,伤害过自己吗?
4)我心里恨别人吗?
5)我孝敬老师和长辈吗?
6)我有自私自利,明明能够帮助别人,却不去帮助别人吗?
7)我犯过口业伤过人吗?
8)我还因为贪瞋痴做错过多少事情?
3. 禅悟除了让我们体悟过去生中的业障,常生忏悔心以外,还需要体悟什么?
师父开示:
——————————————————————————————
所以坐下来好好地想一想,我的上半辈子做了什么?我们的下半辈子应该怎么过?好好地静下来想一想,在那些欲望当中活着,在那些瞋恨心当中活着,我们活得像不像一个人?坐在一个小房间里,没有别人,只有自己,还有你心中的佛,我想每个人都会悲从中来,黯然泪下。我们有很多的后悔莫及,有时候痛彻心扉,无始劫以来像山一样的罪业,像海洋一样的业障,我们坐在小房间里在忏悔,我们无语了。慢慢地我们看到了早晨的冉冉升起的太阳,这时候才想起我们已经开始学佛了,我们不应该再流泪了,我们应该点亮心中的一支香,把自己心中的菩萨再请出来。
所以坐在一间安静的房间里,一个人,一盏灯,静下心来,经常地坐在那里,想一想自己的爱欲让自己伤害成什么样了?还能再继续这么过日子吗?禅悟就是让你觉悟,觉悟了,你才会彻底地对人生发出一种光亮。所以我们要懂得光明无量,光明无量照尘界,欲将欲望皆消灭。我们要乐在涅槃不在身,福慧双修才能极乐境。所以一个人要有心境,才能慢慢地懂得禅定。
今天就给大家讲了一个禅修,希望大家要懂得身心的健康最重要,因为心定则胜天,身定则悠闲,知足则快乐,少欲身心安。所以希望大家学佛要每一天开悟,而不是单单地念经,要从禅悟当中理解真正的佛法和佛教,他在教导我们做些什么,指导我们怎么样能够脱离人间的烦恼道。 广播讲座 170706
——————————————————————————————
佛友分享疑问 :
1. 禅悟如何 破除欲望 ?
1)我的人生在为什么而忙碌?
2)我到底在追求什么?
3)我为什么会做错这么多事情?
4)什么在驱使着自己像个停不下来的陀螺?
2. 为什么说禅悟是在观照五蕴皆空?
1)五蕴的根源是什么?
2)罪孽来自于哪里?欲望又来自于哪里?
师父开示:
——————————————————————————————
师父曾经跟你们讲过,其实人最可怕的不是做错事情,而是心错。我们人一生都是心错,为什么不能老老实实的?为什么要追求人间那些不属于你的东西呢?为什么要拥有这些财富来让自己束缚呢?你看看现在出很多事情的人不就是财吗?所以我们学佛人讲起心动念都是一个缘,所以真正要懂得能够心不为所动,因为人间一切虚幻,心不妄动就不会成妄想。心如止水,那就是师父经常跟大家讲无欲自然心如水。想开,想明白,真的,我们无处不自在呀!放下那是最开心的事情,瞋恨那是毒的之根啊,因为你瞋恨了会把自己心中一切的善全部灭除的。 广播讲座 170722
——————————————————————————————
佛友心得体悟 : 人最可怕的是心错,起心动念都是一个缘,心不妄动就不会成妄想。心不动就不会有五蕴产生,所以我们要守住自己的心,不为虚空幻相所动。破除心中的蕴想,就能做到师父说的无欲自然心如水。
一起闻思修:怎样才能做到师父说的:心不妄动,无欲自然心如水?
师父开示:
——————————————————————————————
师父经常说我们做人要好好地坐下,定下心来,好好地寂静,然后要想一想前程旧事当中,我们坐在灯下好好的思量。所以为什么你看过去喜欢弄个小油灯,慢慢的一闪一闪,其实就是代表你的心在闪动,因为在思量,在想象。因为它小油灯一闪一闪的,就觉得你的心里似轻似重。我们这一生有时候遇到假的,有时候遇到真的一样,所以我们人生离开和相聚,衰败和成功,其实都是我们说心花零落,落地成灰,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的心实际上就是这样。因为在人间这个禅定中,我们做人,不管怎么样,其实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我们的凡心天天地万千地在流动,但是我们的心轮要静守。好好地把自己的心要定下来,不要让它乱转。 广播讲座 170722
——————————————————————————————
佛友心得体悟 : 禅悟目的是要我们破除欲望,用心体悟前尘旧事,人生的相聚,衰败和成功,都如心花零落,落地成灰。也就是让我们要 观照自己还在执着哪些想蕴,这个观照的过程,就是在空五蕴。
佛友分享疑问 :
1. 如何在禅悟中体悟“ 心花零落,落地成灰 ”?如何观照五蕴皆空?
1)天真的童年,到哪里去了?
2)少年时的幻想,到哪里去了?
3)青年时的梦想,到哪里去了?
4)爱过的人,到哪里去了?
5)海誓山盟,到哪里去了?
6)怀里的小娃娃,到哪里去了?
7)青春,到哪里去了?
8)生命,到哪里去了?
2. 禅悟时,一定要有一个安静的房间、一个人、一盏小油灯吗?需要在佛台前点着油灯,上着香念经吗?
师父开示:
——————————————————————————————
我们坐在灯下好好的思量。所以为什么你看过去喜欢弄个小油灯,慢慢的一闪一闪,其实就是代表你的心在闪动,因为在思量,在想象。因为它小油灯一闪一闪的,就觉得你的心里似轻似重。
广播讲座 170722
——————————————————————————————
佛友分享疑问 :
1. 师父说,“坐在灯下好好的思量”,“小油灯慢慢的一闪一闪,其实就是代表你的心在闪动,因为在思量,在想象”。师父在告诉我们什么诀窍?
2. 师父这里为什么要用思量,而不用思考呢?
3. 从意识层面分析,禅悟是用第几意识来观照?
师父开示:
——————————————————————————————
在人间的前五识叫扶尘根,扶尘根就是眼、耳、鼻、舌、身。第六意识的扶尘根是在你的大脑。第六意识刚刚接受、看到,比方说师父今天看见台子上有花,这花蛮漂亮——眼睛看见了;蛮香的——鼻子闻到了。然后第七意识的扶尘根是在你的大脑和心中,传递着意识的“花香、好看” 这个脑电波中。第八意识的扶尘根就开始进入了你的心里、内心当中,所以当你一看见花,你就会觉得花就是美丽、好看、很香。为什么很多女士喜欢花?因为女士都爱美,因为女士都喜欢香。这就是存在你内心深处的第八意识。 视频开示 105 【 意识是佛性的基础 】
学会深层意识的转化,很多人婚姻失败了,深层意识的转化就是:①“反正双方都有责任,这个事情也是缘分,尽自己的心做好,实在做不好我也没办法”,继续深层意识的转化;②不要让自己太伤心,也不要给别人制造太伤心的事,这就是一种智慧的转换,很快把这件事情慢慢忘记,大家都不提,你就让智慧在萌芽,增长智慧。很多人说“你越来越聪明了”,就是智慧不断增长,越长越快。
【 再谈“五蕴的转化”——摘录卢台长讲述于观音堂 】
——————————————————————————————
佛友分享疑问 :
1. 第六意识、第七意识、第八意识分别在哪里?
2. 既然是用深层意识观照,深层意识不好控制,如何保证能够有效地照见五蕴皆空呢?
1)深层意识中没有足够正念可以有效地观照吗?
2)没有通过闻思修,能够把佛正念深入到八识田中吗?
3)没有深入理解白话佛法,能够有效地照空五蕴吗?
4)不深入地了解意识,能够控制深层意识观照吗?
一起闻思修 :
1. 您是否度人的时候很会说,但是却感觉自己没有真正地掌握佛理呢?
2. 您是启用第六意识思考,还是启动第八意识用心去思量和体悟佛理呢?
师父开示:
——————————————————————————————
靠什么能够照见五蕴皆空,就是靠你内心深处的般若力,所以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你才能照见五蕴皆空。这就是告诉你,你只有行菩萨的道,而且行得很深,理解佛法很深的时候,你才能懂得你的心看见了彼岸,明白了学佛的真谛和方向,你境界高了,你才能照见五蕴皆空。 视频开示 49 【 般若佛智 逾越缠缚 】
——————————————————————————————
佛友分享疑问 :
1. 从小乘佛法角度讲,照见五蕴皆空的方法有哪些?
2. 靠“内心深处的般若力”来照见五蕴皆空,这个“内心深处的般若力”来自哪里?包含什么?
管住六根,远离六尘
师父开示:
——————————————————————————————
佛法里讲,要经常关住自己的“门”,不要让人间的任何意识流入到你的内心。也就是说,眼睛不要去看不该看的东西,耳朵不要去听不该听的东西,鼻子不要去闻不该闻的东西。一个好孩子,眼睛去看了色情的东西,大脑马上就开始在第六意识、第七意识转变,然后产生一个淫念出来,进入你的第八意识,好了,你这个人就淫荡了。如果你今天鼻子去闻了,“这个烧烤特别香”,接下来进入你的第七意识“分别”,进入你的第八意识,你以后看见烧烤就想吃。如果你觉得你的身体“我喜欢舒服”,慢慢地时间长了,就进入你的深层意识第八意识,你整天想舒服。所以佛法叫你们关住自己的“门窗”,也就是说眼睛不要乱看,嘴巴不要乱说,耳朵不要乱听,鼻子不要乱闻,身体不要乱动,意念不要乱想,这就是关住你们的“门窗”,然后你在内心世界的“蕴”才会干净。
我举个简单例子,外面都是灰尘,你们坐在房间里,门窗都关着,外面的灰尘进得来吗?你只要把窗户一打开,正好有沙尘暴,那些灰尘全部进入你的房间,你说你这个房间还能干净吗?所以为什么法师要到山上去修?因为不食人间烟火。不要去听人间不好的东西,很多人一辈子修不好,就是太喜欢探听别人的消息,听别人说什么,什么都要问,什么都想知道,你说他还修得好吗?生活中两个人,如果这个人说“我从来不想打听人家事情的”,这个人就叫修心;什么都要打听的人,这人就修不好心,心就不会明,因为只要打听到东西,这个“蕴”就开始运作了。《心经》里叫我们五蕴皆空,也就是说不要有思维,不要被外面世界的五蕴——污泥浊水、红尘遮住,你就能看清自己的心,你就能明白自己的心到底是干净还是不干净。所以有时候不知道比知道要好很多,知道了太多,这种人五蕴不空。什么都想知道,你说你的心会安静吗?举个简单例子,你的心就像一个房间,什么东西都往你的房间里堆,垃圾也堆,各种各样的东西都往里面堆,堆到最后,这间房间堆满了味道,一走进去就像仓库的味道。你们去看看好了,进厨房间,是不是有厨房间特殊的味道?什么东西堆得多了,这间房间就产生什么味道。 广播讲座 3 【 意识是心中的蕴 】
——————————————————————————————
佛友分享疑问 : 师父以下开示说,要 六根清净必须要靠五蕴来控制,与师父这里开示的“要空五蕴必须要六根清净”,两者是不是冲突了?
师父开示:
——————————————————————————————
我们要懂得这些,慢慢地就会懂得管住自己的六根。佛学把我们的生命分成六个工具:眼、耳、鼻、舌、身、意。对外尘(外在的六尘)来讲,是色、声、香、味、触、法。佛法又把我们分成了五蕴:色、受、想、行、识。师父告诉你们,我们每一天的六根会接触外尘:眼睛会接触色(看见的),耳朵会接触声音,鼻子会闻到香味,舌头会有味觉器官,身体会有接触的触。人外表的六根相对于外在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在接触中产生了正念,你就是正信;你接触外尘产生了邪念,就是邪信不正信。怎样来辨别这些,让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不去接触色、声、香、味、触、法;就算接触了,我们也能克服它,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那么就是要用我们的五蕴。要懂得五蕴,要把五蕴完全识透,懂得它的道理,就可以悟道了。《心经》里有一句话叫“照见五蕴皆空”,你们因此就知道“五蕴”在学佛人的境界上是多么重要。视频开示 39 【 证悟空性 照见五蕴 】
——————————————————————————————
佛友分享疑问 :
1. 五蕴和六根的关系是不是相互制约了?
2. 对于在家居士,我们不可能断绝外尘对五蕴的染着。还有什么方法能帮助空五蕴?
一起闻思修 :
1. 五蕴皆空后达到什么境界?
2. 小乘佛法脱离六道要注意哪些方面的修行?
六尘不住心,五蕴自明
师父开示:
——————————————————————————————
我们做人,要赶跑自己对自己的诱惑,人间对自己的诱惑,我们不住色声香味触法,也就是说今天很香的东西,闻过了结束了,我们今天哪怕很臭的东西,闻过了也忘记了,不住色声香味触法,今天手碰过,哎呀很柔软的一个枕头,也就过了,哎呀吃过了很好的东西,舌头舌尖上吃过了,你也就忘记了,你把这些“贼”,慢慢地从思维当中赶跑,你不住在那些香啊开心啊,就是那些味道好啊、色啊,看见了这个,哎呀好看,声、香、味、触、法,那你慢慢地离开它们,它们就不会跑到你的五蕴当中,心经里边说要照见五蕴皆空,你今天怎么空,你不把这些色声香味触法,留住在你的心中,你当然不会有这些,你是不是就是五蕴自明,你就是拥有了五蕴皆空,那么你用不着照见,它本来就没了,所以五蕴:色受想行识,它本来没有一个蕴想,色想、受想、行想或者识想,它全部都是一种虚幻的东西,全部都会过去的,就像你们从小到现在,你们想过多少事情,你们想过之后现在还有吗?没了,小的时候我们都想过,自己应该成为一个谁,以后如果我长大了,我要成为一个科学家,我要成为一个什么家什么家,想过吗?想过了,你现在看看你是什么家,你现在是在家,你现在坐在家里。
视频开示 26 【 调控情绪的传染 】
——————————————————————————————
佛友分享疑问 :
1. 怎样做到五蕴自明?
2. 即使我们现在能够做到外尘不住心,完全断绝六尘对五蕴的染着,真的把五蕴皆空的理念深入到八识田中。那我们就能真正做到照见五蕴皆空了吗?
3. 八识田中的业障对空五蕴有没有影响?为什么?
师父开示:
——————————————————————————————
shuohua20140103 04:40 光修心悟到“五蕴皆空”时业障是否也空了
女听众:您说学佛学到后来就是一个“悟”字。其实修心修行、念经消除业障都不是分割孤立的,是在一起的。比如说我们看《白话佛法》,它注重的是修心;平常做一些好事是在修行;我们念经是在消业。假设如果念经念得少,就是好好地读《白话佛法》,好好地去悟、去修心,那么最后心体会到“五蕴皆空”的时候,业障也空了吗?
台长答:“五蕴皆空”是慢慢地开悟的,这个问题主要讲到一个人的悟性。修行修心也好,修的思维也好,“信、愿、行”也好,所有修的一切到了最后就是归于一个“悟”字。等你有悟性了,就见到本性了,见到本性就是明心见性了。所以,不管你做多少好事,到最后没有悟性,那这些好事只会变成善业。像我对你这个人好得不得了,天天请你吃饭,最后嘴巴里讲“这种人怎么对他好,像什么都不懂的,是不是人啊”好了,没有开悟,你所有前面做的善事全部变成善缘了。你要开悟“我今天对他好,是救度众生,是学观世音菩萨,我并不是为自己的”,这样的话你就在开悟之中了,开悟之中的人不会有怨恨、不会有贪念,“我不会为了某种利益去帮助他,我是无私地奉献,没有任何回报地奉献”,这样你不就有悟性了吗?(我有个朋友是修其他法门的,他以前念经念得也很多,觉得业障很深要消业,后来慢慢地他就变得比较注重于读一些经典,要修心,消业这一块就放了。他觉得因为业障也是消不完的,通过修心最后什么都是空的,到最后把这些都看淡的时候,所有的这些业障也都是空掉了)你说这个概念对不对?我们把业障视为罪业,一个人如果犯过罪的话,你说会空吗?这个罪在他的心中会不会彻底结束?没有!这肯定的。而且他的理论是“这辈子修不完”,这辈子修不完的话更要修,因为这辈子修不完下辈子还要再来受苦的,所以这辈子尽量要修完,不能说不管自己的业。比方说一个人有坏习惯,喜欢在家里骂人打人,那首先要把骂人打人改掉。如果说“我这里在做好人,那里在骂人打人”,你说这个人修得好心吗?我举这个例子你明白了吗?(明白)“我拼命地去做好人,但是旧业我不消,因为我觉得慢慢地会没有的”,你说这种理论能不能够成立?(他的意思也不是说这个业没了,这些报他还是要受的,但是他把它看通了)实际上不叫看通,而叫看淡。“看淡”并不是没有,学佛里面的理论,它的哲学、文字非常讲究,“看淡”还是存在的。当一个灾难来的时候,我看得淡一点。“我知道这个我必定要受的”,叫看破。很多人看不破:“为什么是我啊?”那就叫看不破。明白了吗?(明白了)他以为拼命地修心就能把他过去的业全部修掉,那是不可能的。你一定要有自己的功德,然后要彻底地忏悔自己过去的业障,才能慢慢地消掉你的业。如果你根本没有重视自己过去犯过的罪,只重视“我将来应该怎么做”,你过去的罪业还是残留在你的身上(明白了)
——————————————————————————————
佛友心得体悟 : 师父告诉我们,即使我们把佛理悟得再透彻,但是没有真正的修心改毛病,累世的业障不除,依然空不了。一定要有功德,要彻底地忏悔过去生中的业障,才能慢慢地消业。
请体悟业障山图:
佛友分享疑问 :
1. 如何有效地清空业障山?
2. 如何保证自己有足够的功德消业?
师父开示:
——————————————————————————————
顿悟虽同佛,多生习气深,风停波尚涌,理现念犹侵。
10-7 【 谈十二因缘(下)】
空是什么?空不了的,让你脑子里空,你空得了吗?因为你的八识田、七识田、六识田中有很多杂念和意念,你根本完全空不了。那么怎样空呢?就是要一步一步、一点一滴地,把八识田阿赖耶识中的那些无明习气、无明烦恼、无明的障碍和过去生中的业障,慢慢地全部清空,就像搬家一样,一样一样地解决,一样一样地搬出来。等到搬空之后,你就彻底地无相,想通了。不会再想不通这些事情,就会无相。 视频开示 39 【 证悟空性 照见五蕴 】
——————————————————————————————
佛友分享疑问 : 末法时期众生孽障深重,即使能够顿悟,真的把五蕴皆空的理念深入到八识田中,就能真正做到空五蕴吗?还需要什么条件?
——————————————————————————————
佛友心得体悟 :
1. 唯识论讲的“真”,到底是什么意思?
唯识,就是外界的,身体以外的全是空的,人心里的意识才是唯一的意识,也就是外空内有,存在心里,对它挂碍了,就成真了,心中认为它不存在,对我们来说就是假的、空的。所以一切法、一切人、包括你的身体、生死、整个世界都是非实所有的,都是由你的心所生出来的假象。比如,名牌服饰包包,我心里执着它关注它,对我来说就是真的,如果我不在意这些名牌,就算摆在眼前,也看不到。从大范围讲,因为众生的心有需求追求它,才会生产这些名牌服饰,大家的心都不追求这些,最终连个名称都不会有,所以一切都是由心所生出来的假象。
2. 为什么南无水天佛说“亲友眷属、妻子丈夫、女儿、儿子、财富名利”都是想蕴?
根据因果定律,我们今世的家人,前世和来世都未必是我们的家人。前世他们有可能是我们的仇人,今世来讨债的,我们今世学佛了把债还了,来世或许就不相见了。师父说家人和众生没有分别,我们之所以有分别,是因为我们内心对家人的执着,所谓的“家人”也是自己心里对它的定义,心里不罣碍,家人和众生一样亲。结合师父唯识论的开示,就更容易理解了为什么说家人、财富名利也是我们心里的想蕴,因为这一切都源于我们的意识,心中存在了,那内心感受到的就成真了,如果不存在我们心中,那这一切也都是幻化的虚空,佛法讲就是假的。所以根本原因还是源自我们心中的五蕴不空。
3. 师父说,“坐在灯下好好的思量”,“小油灯慢慢的一闪一闪,其实就是代表你的心在闪动,因为在思量,在想象”。师父在告诉我们什么诀窍?
禅悟的诀窍:禅悟的时候是不念经的,是在一个寂静的环境当中,深深地体悟五蕴皆空,人生只是一个虚幻的假象,来觉悟,来破除欲望。禅悟的关键是心要静、非常地安静。不是一定要有一个安静的房间、一个人、一盏小油灯。禅悟的时候是启动我们的深层意识,也就是第八意识去思量,照着佛法的正念思维,而不是启动我们的大脑思考。要把五蕴皆空的真理深入到八识田中。
5. 五蕴皆空后达到什么境界?小乘佛法脱离六道要注意哪些方面的修行?
六根清净和五蕴皆空其实是相辅相成,齐头并进的过程,在五蕴皆空之前,不大可能达到六根清净,要六根完全清净,必须要去除六根,让六根脱离意识,白话佛法第11册第40篇中师父也开示到,五蕴皆空方可证得阿罗汉果位,也就是说小乘佛法脱离六道,要六根清净和五蕴皆空并驾齐驱。
6. 业障山图的解析。
业障山就是我们累世轮回中第八意识的污垢积累形成,山顶的房子是我们的第六意识,山底下藏着一个光亮的球,就是我们第九意识中的佛性,却被第八意识的污垢障碍得看不到了,而山上还有很多坑坑洼洼的小黑点,代表我们八识田中还有好多隐藏的污垢还没显化出来,业障山这张图也形象地描绘了我们在修心改毛病过程中,很容易犯的误区和忽视的地方,就是我们站在山顶上的房子里,我们看不到山下的情况,更不清楚这座山有多高有多深,在修心过程中,我们很容易被自己的第六意识欺骗,放过自己小小的毛病,却不知这些毛病背后就是我们累世八识田中根深蒂固的业障显化,我们不去挖掘,很难清楚自己到底有多少业障,另外,要想把山底下的佛性找出来,就要凿空业障山,必须要有足够的功德,光靠小乘佛法是不够的,关键是靠践行大乘佛法累积大量功德。
一起闻思修 : 八识田中业障未消,内心深处会有很多杂念妄念,如何破除这些杂念,并照空心中的五蕴呢?
——————————————————————————————
感恩南无释迦牟尼佛!
感恩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感恩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及龙天护法!
感恩恩师!
——————————————————————————————
课件中带有佛友对师父开示的心得体悟,以及学习过程中自己总结的一些疑问,都仅供师兄们参考,希望与师兄们一同通过闻思修来真正理解师父所讲法的真谛。感恩,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