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南无释迦牟尼佛!
感恩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感恩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及龙天护法!
感恩恩师!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钵啰耶。菩提萨埵婆耶。摩诃萨埵婆耶。摩诃迦卢尼迦耶。唵。萨皤啰罚曳。数怛那怛写。南无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婆卢吉帝室佛啰楞驮婆。南无那啰谨墀。醯利摩诃皤哆沙咩。萨婆阿他豆输朋。阿逝孕。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摩罚特豆。怛侄他。唵。阿婆卢醯。卢迦帝。迦罗帝。夷醯唎。摩诃菩提萨埵。萨婆萨婆。摩啰摩啰。摩醯摩醯唎驮孕。俱卢俱卢羯蒙。度卢度卢罚阇耶帝。摩诃罚阇耶帝。陀啰陀啰。地唎尼。室佛啰耶。遮啰遮啰。摩么罚摩啰。穆帝隶。伊醯伊醯。室那室那。阿啰参佛啰舍利。罚沙罚参。佛啰舍耶。呼嚧呼嚧摩啰。呼嚧呼嚧醯利。娑啰娑啰。悉唎悉唎。苏嚧苏嚧。菩提夜菩提夜。菩驮夜菩驮夜。弥帝唎夜。那啰谨墀。地利瑟尼那。婆夜摩那。娑婆诃。悉陀夜。娑婆诃。摩诃悉陀夜。娑婆诃。悉陀喻艺。室皤啰耶。娑婆诃。那啰谨墀。娑婆诃。摩啰那啰。娑婆诃。悉啰僧阿穆佉耶。娑婆诃。娑婆摩诃阿悉陀夜。娑婆诃。者吉啰阿悉陀夜。娑婆诃。波陀摩羯悉陀夜。娑婆诃。那啰谨墀皤伽啰耶。娑婆诃。摩婆利胜羯啰夜。娑婆诃。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嚧吉帝。烁皤啰夜。娑婆诃。唵。悉殿都。漫多啰。跋陀耶。娑婆诃。
——————————————————————————————
简单的来讲,实际上生命有个本源体,生命万物的本源要找到,这样的话你就比较容易理解了。今天师父就从科学技术高科技、生物还有哲学方面来讲一讲生命的本源是什么。实际上科学家讲的宇宙,它本来就是一个无形无相,无声无息,无作无为的这个本性,用佛法界讲,就是如如不动的这个本性。比方说我现在跟你们说什么宇宙?宇宙你们看得到吗?有形象吗?看不到。它有生息吗?你看你到农村的时候,你在很安静的地方一点声音都没有,你说这个本源体是什么?它有什么作为?它没有什么作为。用宇宙科学观来分析生命,它实际上是一种物质,用现在话来讲呢叫光子流,但是实际上它这个生命体是来自于宇宙的轴心发出的一种光,这种光就称为灵光。
今天为什么跟大家讲这些呢?实际上就是为了解决大家经常说我们生命的本源到底是什么?很多人说能量转化,盘古大帝开天辟地,宇宙蛋的爆炸等等,实际上这些传说,总的来说就是生命来自于宇宙本性。
所以学佛要懂得众生虽然有佛性,但是这种佛性在我们的本性处,就是在宇宙的根本处。宇宙的根本处,用科学来讲就是宇宙蛋,用我们传说当中的盘古大帝,这个宇宙蛋的爆炸而形成。【广播讲座161222】
如果当你看到观世音菩萨自己会流泪,还不是真正找到母亲。真正最原始的母亲,就是我们说的大日如来菩萨。4-6【修心念经,随缘为之】
观世音菩萨那天在开示的时候讲过这句话的:他是一个无上的、最高的……有的人翻译成“统帅”。大日如来,他是一种无上的光,能够控制一切的。他已经不是像一种形象了,他没有形象的。(wenda20160717B 36:16)
大日如来无形无像,在全宇宙从来没有离开过,在西方叫“造物主”、“上帝”。曾经有人问过我:“是谁度了佛祖,让他有造化能够修炼成功?”这个不便在广播里讲,就不多解释了。(wenda20120101 13:53)
大日如来:“大日喻无量无边的大光明法意,遍照无量无边的佛国净土,破无量无边的暗障,成就无量无边的真理之法。” 《天地游记》
此时,于遥远的虚空中传来非常巨大的金色能量,一股强大的金光能量把所有佛菩萨们的光明能量瞬间升跃至无数倍。观世音菩萨难掩法喜之意,告诉弟子快快跪下恭迎,此乃大日如来圣驾,大喜也。《天地游记》
——————————————————————————————
智慧甚深功德海, 普现十方无量国, 随诸众生所应见, 光明遍照转法轮。 十方刹海叵思议, 佛无量劫皆严净, 为化众生使成熟, 出兴一切诸国土。 《华严经》世界成就品
诸佛子!略说以十种因缘故,一切世界海已成、现成、当成。何者为十?所谓:如来神力故,法应如是故,一切众生行业故,一切菩萨成一切智所得故,一切众生及诸菩萨同集善根故,一切菩萨严净国土愿力故,一切菩萨成就不退行愿故,一切菩萨清净胜解自在故,一切如来善根所流及一切诸佛成道时自在势力故,普贤菩萨自在愿力故。诸佛子!是为略说十种因缘;若广说者,有世界海微尘数。《华严经》世界成就品
——————————————————————————————
菩萨修行诸愿海, 普随众生心所欲, 众生心行广无边, 菩萨国土遍十方。 菩萨趣于一切智, 勤修种种自在力, 无量愿海普出生, 广大刹土皆成就。 (《华严经》世界成就品)
华藏世界海, 法界等无别, 庄严极清净, 安住于虚空。 此世界海中, 刹种难思议, 一一皆自在, 各各无杂乱。 华藏世界海, 刹种善安布, 殊形异庄严, 种种相不同。 诸佛变化音, 种种为其体, 随其业力见, 刹种妙严饰。 须弥山城网, 水旋轮圆形, 广大莲华开, 彼彼互围绕。 山幢楼阁形, 旋转金刚形, 如是不思议, 广大诸刹种。 大海真珠焰, 光网不思议, 如是诸刹种, 悉在莲华住。 一一诸刹种, 光网不可说, 光中现众刹, 普遍十方海。 一切诸刹种, 所有庄严具, 国土悉入中, 普见无有尽。 刹种不思议, 世界无边际, 种种妙严好, 皆由大仙力。 譬如大龙王, 兴云遍虚空, 如是佛愿力, 出生诸国土。 (《华严经》华藏世界品)
此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皆悉如幻。
譬如幻,非象、非马,非车、非步,非男、非女,非童男、非童女,非树、非叶、非华、非果,非地、非水、非火、非风,非昼、非夜,非日、非月,非半月、非一月,非一年、非百年,非一劫、非多劫,非定、非乱,非纯、非杂,非一、非异,非广、非狭,非多、非少,非量、非无量,非麁、非细,非是一切种种众物;种种非幻,幻非种种,然由幻故,示现种种差别之事。《华严经 十忍品》
大乘佛法讲连构成事物的基本元素也是空的。正如禅宗所说的那样“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大乘佛法还讲一个叫法空。什么叫法空?眼睛所见的一切事物都是空的,全都是不存在的。所以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空的。不要执着,不要恨,不要迷惑。 大乘佛法讲世界的本原是空的,即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空的,都是假的。所有自然世界的东西都是虚假虚幻的。 1-12 【谈谈 “ 因空 ” “ 果空 ” 】
——————————————————————————————
——————————————————————————————
众生烦恼所扰浊, 分别欲乐非一相, 随心造业不思议, 一切刹海斯成立。 (《华严经》世界成就品)
譬如恒河两岸多有百千亿无量饿鬼,裸露、饥渴、羸瘦、憔悴、皮肉、筋骨、内外焦然、风飘日曝、遍体干枯、乌鹫犲狼诸恶禽兽竞来搏撮;为渴所逼,欲求水饮,虽住河侧而不见河,设有见者,见其枯涸,或见流火、或见煻煨。何以故?深厚业障之所覆故。(《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
如幻师咒术, 能现种种事, 众生业力故, 国土不思议。 譬如众缋像, 画师之所作, 如是一切刹, 心画师所成。 众生身各异, 随心分别起, 如是刹种种, 莫不皆由业。 譬如见导师, 种种色差别, 随众生心行, 见诸刹亦然。 一切诸刹际, 周布莲华网, 种种相不同, 庄严悉清净。 彼诸莲华网, 刹网所安住, 种种庄严事, 种种众生居。 或有刹土中, 险恶不平坦, 由众生烦恼, 于彼如是见。 杂染及清净, 无量诸刹种, 随众生心起, 菩萨力所持。 或有刹土中, 杂染及清净, 斯由业力起, 菩萨之所化。 有刹放光明, 离垢宝所成, 种种妙严饰, 诸佛令清净。 一一刹种中, 劫烧不思议, 所现虽败恶, 其处常坚固。 由众生业力, 出生多刹土, 依止于风轮, 及以水轮住。 世界法如是, 种种见不同, 而实无有生, 亦复无灭坏。 一一心念中, 出生无量刹, 以佛威神力, 悉见净无垢。 (《华严经》华藏世界品)
佛在《楞严经》当中曾经说过,尔时,世尊曾经开示阿难:“诸比丘、比丘尼,欲令心入无生法忍。于师子座,摩阿难顶,而告之言:如来常说,诸法所生,唯心所现,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这就是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由心来创造出来的。当中讲到无生法忍,“无生法”就是一切法没有实有的生,既无生,也无灭。在古文当中,“忍耐”的“忍”是“相信”的意思。也就是说,我们相信一切法是没有实实在在的生灭,都是心中的幻生幻灭。举个例子,如果你把自己的眼睛遮住看虚空,你就会看见虚空当中的幻化;如果你的手不把眼睛遮住,你看见这个幻化在虚空当中,你感觉也是存在的。因为从你眼睛看到的东西只是一种看见,但是从你心中生起了,那么这个幻化就存在了。如果你的手刚刚从眼睛上拿掉,你心没有认为“我看到了幻化”,那么你心中就把这个幻化灭失了。【广播讲座180210】
所以三界显示着都是本体所产生的业,又称为自相——自己的本相; 我们以自身以外共通的显现(就是如果你今天内心有概念,内心以外的环境所显现),那么就叫共相。 视频开示 99 【谈见分与相分】
释迦牟尼佛:“六根生六识,六识生六尘。众佛弟子们,记得了啊,要出轮回幻相之苦就要摆脱六根给你们带来的染著,也就是要保持六根清净,才是佛子们在修行路上要仔细小心的。六根不净的人怎么会有清净心呢?”(天地游记)
——————————————————————————————
由明暗等二种相形,于妙圆中粘湛发见,见精映色,结色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眼体,如蒲萄朵,浮根四尘流逸奔色。 《楞严经》
所妄既立,明理不踰,以是因缘,听不出声,见不超色,色、香、味、触,六妄成就,由是分开见、觉、闻、知。《楞严经》
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唯汝六根,更无他物。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佛告阿难:“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犹如空华。阿难,由尘发知,因根有相,相见无性,同于交芦。是故汝今,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云何是中更容他物?”《楞严经》
从无始以来,众生因为有无明业力的熏习,慢慢地自己很多的无明业力产生,那么就产生了一元是“能”、二元是“所”这个二元对立的迷惑。能,就是我能感受、我能做;所,就是我今天所感受的境界和环境。视频开示 99【谈见分与相分】
佛兴慈悲,哀愍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遍告同会诸善男子:“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无差别,如来说为可怜愍者。” 《楞严经》
——————————————————————————————
精真妙明,本觉圆净,非留死生,及诸尘垢乃至虚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觉妙明真精,妄以发生诸器世间,如演若多,迷头认影。妄元无因,于妄想中立因缘性;迷因缘者,称为自然。彼虚空性,犹实幻生;因缘、自然,皆是众生妄心计度。 《楞严经》
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楞严经》 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所有受业,逐其飞沉。以是因缘,众生相续。《楞严经》 唯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楞严经》 则汝现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六为贼媒,自劫家宝,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 《楞严经》
如果你执着于色身,死后因为你一直说“我是一个人”,那么下辈子你可能还会是一个人。因为在你的阿赖耶识当中,你已经认为自己就是一个人了,所以你就会慢慢的再投人。【广播讲座 171107】
你有自己的意识和自己的意念了,这个时候就成为一个念头;那么你慢慢有了念头之后,你就会慢慢有所求;你一求一个事情,你就会慢慢地发出一种欲望;然后欲望就会使你的意识生命,就是你的大脑进入了如梦幻般、无尽的、游戏的人间中。 7-32【空性就是随缘】
每个众生原本就是有佛性的,那么众生来到这个世界,但是这个世界物质对精神的诱惑力很大。所以,众生以为这个世界上什么东西都可以得到的,所以拼命的求,对自己的精神物质他倒追求的少,对这种肉体的物质还有这种人间的那种物质的东西,他整天的去求啊,求了时间长了他忘记了这种本性,忘记了自己的根,所以他就迷惑了颠倒了。也就是说比方说一个人他本来有一个家他经常回家看看自己的家,但是他到外面整天赚钱、打工、吃喝玩乐等等,他就把自己的家忘记了,就像一个喝醉酒的人最后连自己的家在哪里都不知道,所以找不到自己的本性了,这时候我们人因为长期地生活在人生的红尘中,我们忘记了自己的使命,忘记了自己内心的佛性和原本就有的佛性。 【广播讲座 161222】
——————————————————————————————
佛告阿难:“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犹如空华。阿难,由尘发知,因根有相,相见无性,同于交芦。是故汝今,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楞严经》
——————————————————————————————
设于念念中, 供养无量佛, 未知真实法, 不名为供养。 若闻如是法, 诸佛从此生, 虽经无量苦, 不舍菩提行。 一闻大智慧, 诸佛所入法, 普于法界中, 成三世导师。 虽尽未来际, 遍游诸佛刹, 不求此妙法, 终不成菩提。 众生无始来, 生死久流转, 不了真实法, 诸佛故兴世。 诸法不可坏, 亦无能坏者, 自在大光明, 普示于世间。 《华严经 兜率宫中偈赞品》
——————————————————————————————
了知万法皆空,一切都是佛性的变现。 视频开示 42【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如幻忍?佛子!此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皆悉如幻。 譬如幻,非象、非马,非车、非步,非男、非女,非童男、非童女,非树、非叶、非华、非果,非地、非水、非火、非风,非昼、非夜,非日、非月,非半月、非一月,非一年、非百年,非一劫、非多劫,非定、非乱,非纯、非杂,非一、非异,非广、非狭,非多、非少,非量、非无量,非麁、非细,非是一切种种众物;种种非幻,幻非种种,然由幻故,示现种种差别之事。《华严经 十忍品》
阿难,譬如有人,以清净目观晴明空,唯一晴虚,迥无所有。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瞪以发劳,则于虚空别见狂华,复有一切狂乱非相;色阴当知,亦复如是。《楞严经》 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楞严经》 大乘佛法讲连构成事物的基本元素也是空的。正如禅宗所说的那样“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大乘佛法还讲一个叫法空。什么叫法空?眼睛所见的一切事物都是空的,全都是不存在的。所以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空的。不要执着,不要恨,不要迷惑。 大乘佛法讲世界的本原是空的,即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空的,都是假的。所有自然世界的东西都是虚假虚幻的。 1-12【谈谈“因空” “果空”】
——————————————————————————————
观世音菩萨:“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娑婆世界一切的名闻利养、钱财名色、男相意识、女相意识都是娑婆幻影啊。人间的环境造就众生迷惑颠倒的意识心行,在迷惑颠倒中又生出种种法界空相。众弟子们,若把心清空,把这些意识抛开,在虚空中没有你自己,无男无女,就好像你从未来过这个世界。那么,你们在这个世界当中所感受到的一切痛苦、快乐、烦恼、忧伤都不存在,这就是心经里面的无眼耳鼻舌身意。我是谁,谁是我?弟子们,你们要记住了,人只不过是人间过路客罢了。什么也没带来,什么也没带走。人最重要的是在虚空当中积累功德,行菩提大道啊。放下吧,看破吧。” (天地游记)
——————————————————————————————
世间众生不知恩报,更相仇对,邪见执著,迷惑颠倒,愚痴无智,无有信心,随逐恶友,起诸恶慧,贪爱、无明、种种烦恼皆悉充满,是我所修菩萨行处。设有知恩、聪明、慧解,及善知识充满世间,我不于中修菩萨行。何以故?我于众生,无所适莫,无所冀望,乃至不求一缕一毫,及以一字赞美之言。尽未来劫,修菩萨行,未曾一念自为于己;但欲度脱一切众生,令其清净,永得出离。何以故?于众生中为明导者,法应如是,不取不求;但为众生修菩萨道,令其得至安隐彼岸,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华严经》
虽知实相不可言说,而以方便无尽辩才,随法、随义次第开演;以于诸法言辞辩说皆得善巧,大慈大悲悉已清净,能于一切离文字法中出生文字,与法、与义随顺无违,为说诸法悉从缘起,虽有言说而无所著。演一切法辩才无尽,分别安立,开发示导,令诸法性具足明显,断众疑网悉得清净。虽摄众生不舍真实,于不二法而无退转,常能演说无碍法门,以众妙音,随众生心,普雨法雨而不失时。 《华严经》
恒不舍离一切众生,教化调伏未曾失时,令其增长一切佛法,于菩萨行悉得圆满;为欲利益一切众生,神通变化无有休息,譬如光影普现一切,而于三昧寂然不动。《华严经》
欲成正觉,乃至无上正等正觉,需放下一切人间利益得失,升起救度普罗大众,誓成正觉的广大无碍圆满之心,方能离相,渐入正觉的无上佛果;心若有丝毫所执著得失,必难入真正的修行之道。( wenda20170212B 26:18)
——————————————————————————————
课件中带有佛友对师父开示的心得体悟,以及学习过程中自己总结的一些疑问,都仅供师兄们参考,希望与师兄们一同通过闻思修来真正理解师父所讲法的真谛。感恩,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