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南无释迦牟尼佛!
感恩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感恩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及龙天护法!
感恩恩师!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钵啰耶。菩提萨埵婆耶。摩诃萨埵婆耶。摩诃迦卢尼迦耶。唵。萨皤啰罚曳。数怛那怛写。南无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婆卢吉帝室佛啰楞驮婆。南无那啰谨墀。醯利摩诃皤哆沙咩。萨婆阿他豆输朋。阿逝孕。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摩罚特豆。怛侄他。唵。阿婆卢醯。卢迦帝。迦罗帝。夷醯唎。摩诃菩提萨埵。萨婆萨婆。摩啰摩啰。摩醯摩醯唎驮孕。俱卢俱卢羯蒙。度卢度卢罚阇耶帝。摩诃罚阇耶帝。陀啰陀啰。地唎尼。室佛啰耶。遮啰遮啰。摩么罚摩啰。穆帝隶。伊醯伊醯。室那室那。阿啰参佛啰舍利。罚沙罚参。佛啰舍耶。呼嚧呼嚧摩啰。呼嚧呼嚧醯利。娑啰娑啰。悉唎悉唎。苏嚧苏嚧。菩提夜菩提夜。菩驮夜菩驮夜。弥帝唎夜。那啰谨墀。地利瑟尼那。婆夜摩那。娑婆诃。悉陀夜。娑婆诃。摩诃悉陀夜。娑婆诃。悉陀喻艺。室皤啰耶。娑婆诃。那啰谨墀。娑婆诃。摩啰那啰。娑婆诃。悉啰僧阿穆佉耶。娑婆诃。娑婆摩诃阿悉陀夜。娑婆诃。者吉啰阿悉陀夜。娑婆诃。波陀摩羯悉陀夜。娑婆诃。那啰谨墀皤伽啰耶。娑婆诃。摩婆利胜羯啰夜。娑婆诃。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嚧吉帝。烁皤啰夜。娑婆诃。唵。悉殿都。漫多啰。跋陀耶。娑婆诃。
世界佛友大家好!
师父很久没有跟大家见面了,这一年时间师父很想念大家,师父心中时时挂念着每个孩子。你们都是心灵法门的火种,无论师父在哪里,师父永远在你们每个孩子的心里,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永远普照着你们的心灵。师父很爱你们!希望你们坚持佛道,永不退转!
师父十几年为了弘法,肉身消耗、背业很重,但是师父一直都在给你们加持。希望你们每天都能够好好学习师父的白话佛法和开示,依教奉行,严守戒律是成佛的基础。多多为众生真心付出,破除自身的我执我相,心中常念佛恩、国土恩、师恩、父母恩、众生恩;成佛的路上需要真心诚心、勇猛精进、心系众生、一心向佛的孩子。
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和师父会永远加持保佑每个正信正念的好孩子,佛法的传承靠每个佛子薪火相传,师父会引领你们到达彼岸。希望你们珍惜末法时期最后一班法船,众生的苦就是师父的苦,师父愿你们一世修成报佛恩!
师父 2021年11月5日
———————————————————
意念能量无边际,
信愿行力不思议。
改变命运靠自己,
至心一念见真义。
师父开示:
———————————————————
明朝有个人叫袁了凡,曾经遇到一个算命很准的人,说他未来的事情全部验证。当时袁了凡心里就有了一种“顺天应命”的人生态度,觉得人的一生全部都是注定的,所以随它去,自己也不去努力。有一年,他去拜访一位名叫云谷的禅师。云谷禅师对他说:“你知道吗,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修养内心,增加道德,就可以改变命运。”并跟他说了很多过去的经典。袁了凡告诉禅师,按算命的说法,他自己考不上进士,而且没有儿子。云谷禅师问:“你自己想一想,你能考上进士吗?应该有儿子吗?”袁了凡想了很久,说“不应该”,并承认他自己性格上有很多缺点,性格急躁,心胸不够开阔,不能容忍别人,有时还仗着自己的聪明来压别人,非常任性,说话不注意,脾气不好,冷漠,喜欢喝酒,经常不睡觉彻夜玩,不保养身体等。他认为这些都说明自己道德水平不够,也不应该在人间有福气。云谷禅师说:“孔先生算你不登科第、不生儿子,这是天之作孽,是你前世所作的业报,是可以违反它、改造它的。你只要尽力去作善事,多积阴德,聚集自己所作之福气,哪里自己会得不到享受呢?《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周书》也说‘无命无常,修德为要’,意思就是说一个人没有很长的寿命、没有很好的福分,如果修自己的德,可以延长寿命,可以让家里变得很富有。古人不欺人。所有幸福都是我们自己求得的。祸福不是天掌握,也不一定完全是天注定的,一定要靠自己去改变。很多人家里一天到晚吵架,学佛修心之后,念经了,脾气改好了,大家相互尊敬,就改了自己的命。” 袁了凡就开始忏悔自己。他原名学海,从这一天起就改名叫“了凡”。因明“了”立命的道理,不愿再堕落“凡”尘当中,所以叫“了凡”。并且他说要做三千件善事,以报答天地祖宗。云谷禅师给他一个功德本,让他每天记录自己做过的事情。从那天起,袁了凡每天都提醒着自己不放任。多年以后,袁了凡改变了,不仅儿孙满堂,而且功名满满,是历史上少有的“文理全才”。做人不要让自己的命把自己的心锁住,生活中有多少人忙忙碌碌地、无为地度过了自己的一生,天天吵架、烦恼、难过,在短暂的一生中干了很多不该干的事,还来不及把自己的能量充分地发挥出来,这就是蹉跎光阴,就是在虚度生命,就是在偷窃你的幸福。
----20170122 澳大利亚•悉尼法会开示
———————————————————
佛友分享疑问:佛法是如何改变命运的?
师父开示:
———————————————————
命运就是今生的应受果报串起来形成的一条路。轮回也好,命运也罢,它的运行只依照两个基本法则,周而复始,无余众生悉被纳入其中。这两个法则是轮回的根本依据,在其面前,众生一律平等无有差别。
其一就是宇宙第一定律:因果定律,也是大家所熟知的有因必有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果定律是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都要遵循的一个铁律,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断因果关系的循环。所以今天你对婆婆不好,种下恶因,来世有可能你就会夫妻关系不好,得到恶果;前世杀生太多,今世就有了病痛缠身……同时因为种下了因,那么就必然要结果,哪怕是超级力量也不能凭空在果没有形成的时候将其抹掉。所以如果你前世做了很多坏事,应得血液病的果报,那么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其发生。即使你得到超级力量的垂青,替你挡了今生的恶报,那么来生你也一定要还。当然如果有人或其它力量愿意替你扛这个果,这又涉及到你的福报,另一份因果,算法虽然复杂,但一样遵循着因果定律,而且最终你种的因应得的果是一定要结的。
其二就是天理。天理循环,报应不爽,并不是简单地说说而已。天理实际上是一套管理制度,详细地规定了什么因得什么果,多少因得多少果,什么时刻得果。天理不但规定着个人的因果报应,也规定了一个地区,一个朝代,一个国家甚至一个世界的因果报应。天灾人祸就是共业所造的恶之果报,温室效应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一切都在天理的范畴之内。
1-8【谁在操纵命运】
———————————————————
佛友心得体悟:命运的运行要遵循因果定律和天理制度,因果定律是宇宙第一铁律,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断因果关系的循环。天理制度根据我们所种的因安排好相应受报的时刻。
佛友分享疑问:因果来自于哪里?
师父开示:
———————————————————
造业是由于什么样的环境才会造业的?造业最重要的是心。因为你的心会造很多业报,造业的人会有业报。小乘佛法说的业报论就是讲唯心因果。因为人的心会造孽、造业,那么你的业报就是由于心开始的,叫业报论。这就是佛教基本的思想基础,就是学佛的基础。三界唯心,指三界的业报,业来了会有报应,报应了又会造业,造业了又会有业报……怎么会生生死死离不开这些业报呢?因为你的心,你不甘心。
所以唯心所造,万法唯识。所有事情在人间都是因为你的意识认为这件事情是不对的,所以才会继续自己的行为。
视频开示108【四谛十二因缘】
佛教无论大乘还是小乘,中心思想讲的是什么?唯心因果。因为所有的因果都是你的心所造,从小乘的业报缘起,到大乘的缘起性空,所有的一切都是有缘,所有的缘离不开你的心。
视频开示109【佛语心为宗】
———————————————————
佛友分享疑问:
1.心如何造业?
2.哪个意识是导致轮回的根本原因?
师父开示:
———————————————————
什么叫定业?就是定下来的、你前世所做的一切事情、自己种下的因。我们现在做人,自己要懂得,必须不动因果。大家要懂得,菩萨在人间就是在教导众生知因懂果,因为做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果的。你今天做的这件事情,因为你做了,所以它一定会有结果。你今天做了一件好事,你会得到善报;你今天做了一件恶事,你会得到恶报。人与人之间都是一种缘分,人与人之间都有因果,你今天不管做了什么事情,你都会受到因果所牵连。所以,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要懂得定业是不能转的,定业就是你上辈子造了很多的业,造成了你今世命运的定数,它已经定下来了,这叫定业。定下来的业是不能转的,但是人的运可以改。佛法纵然无边,但是佛法也要遵循因果定律,所以如果你做了很多的坏事,菩萨也不能帮你消除罪业。而且要懂得,不要以为今天做了好事可以把以前做的坏事来抵消,那是不可能的。你造下的因,自己一定会尝受这个果报。种下的善因会得到善报,种下的恶因会得到恶报,它是不能取代的,否定因果定律就是否定了人生、宇宙的真理。因果在人生、宇宙真理当中是定下来的,希望大家懂得,我们造什么因会得什么果;所以我们不能去造恶因,这样我们就不会受到恶果报。
广播讲座130711
———————————————————
佛友分享疑问:
1.定业在第几意识中?
2.定业不可转,因果不可改,那通过什么来改变命运?
师父开示:
———————————————————
业障是一份因果关系中的恶果,同时它是你种的因所应得的果,那么除了你用另一份善因果去抵消它,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动它。而善因果就是功德,所以功德可以抵消业障。
念经拜菩萨,并不是说菩萨就把你的业障消掉了,而是因为念经拜菩萨就是功德,“果报不可思议”,“成就不可思议功德”。在正常情况下,功德会按天理的规定自动排序,不会主动去抵消某一个业障。而每当你祈求菩萨慈悲,保佑你的工作顺利、爱情如意等等时,菩萨可以动用神通慈悲用你的功德去抵消那一个特定的阻碍你事业或爱情的业障,从而使你变的顺利。你的功德和菩萨的慈悲神通缺一不可,但基础还是你自己的功德,一份善果去一份业障。如果有人只是拼命祈求菩萨而不做功德,不念经,那么菩萨也没有办法帮你。如果业障深,功德浅,所求之事同样不会成功。
1-8【谁在操纵命运】
———————————————————
佛友分享疑问:
1.功德是如何消业的?
2.什么才是功德?
师父开示:
———————————————————
见证到佛性即功德。用白话讲,就是你做一件善事,是从内心发出的,而且是用本性具有的佛菩萨的佛性来做这件事情,就是功德。你能证悟到做这件事情的佛性,也就是说你在做善事的时候,你觉得我做这件善事,我能证悟出来,我能感受到,这是菩萨做的事情,那就是佛性,你见证到了佛性,你也做了这件事情你得到了回报,你是不是见证了佛性?你在人间做一小时的佛,你所做的事情就是功德,你在人间做半个小时的佛菩萨救度人,你所做出的事情全部是功德。比如你今天给大家说法时,你当时感觉自己像菩萨一样在救度人,你从内心觉得他很可怜,我真的要救他,你与他讲的所有的话,做的事全部都有功德。 1-23【再谈善事和功德的区别】
———————————————————
佛友分享疑问:
1.末法时期众生业障深重,如何保证有足够的功德抵消业障?
2.做功德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什么?
师父开示:
———————————————————
如果一个人有很深的业缘,靠着小乘佛法那是解决不了的,学佛要学大乘佛法,大乘佛法就是要救度众生,大乘佛法就是要救度有缘众生的人,就是要能够舍己救人的人,才称得上是学大乘佛法。我们学大乘菩萨,就是要学得彻底,要修得快,要修得好,因为救人是不能等的,我们要学佛是不能等的,我们学习大乘佛法的人,一学就要学到根本。根本是什么?就是慈悲心,就是一个人的善,任何时候要去想到人家,要去救人,这就是学佛的根本。
要明白,小乘佛法主要是修无我,无我是什么?无我就是没有自我,就是自我不犯罪,就是没有业障,就是让自己身心灭定,就是让自己的身体和心灵安定下来,不管别人的事情,也就是说只修自己,不管别人。在过去的时候,你可以这样做,因为现在社会,大家都是学菩萨、学佛,因为我们的功德不够,所以我们不单要修好自己,我们还要救度众生。
7-6【知佛理 明佛法 真心灭定】
———————————————————
佛友心得体悟: 如果一个人有很深的业缘,靠着小乘佛法那是解决不了的,因为我们的功德不够,修大乘佛法才是学佛的根本。
佛友分享案例:
一位修了六七年的佛友,她儿子患了很严重的病,针对她儿子的病,她念了很多小房子,放生也放了不少、也为儿子许愿吃全素。但儿子的病总是反反复复,不能完全好。请问为什么?佛友该怎么做才能救儿子?
观世音菩萨和师父开示:
———————————————————
观世音菩萨:“这个世界没有对错,只有善恶果报。常言道,佛不动因果。有些人前世的业障真的很重,害的命债太多,虽然于世间也行了许多利益众生的事情,可是也不能免除他的恶业果报。前世做了许多好事,但是也做了许多坏事,死后堕落地狱,受地狱火烧之苦后依前世所作善事功德投到他前世帮助过的家庭里。可业障如影随行啊,他投生人道后,前世欠下的许多命债孽障让他出生就不得人喜,身体受诸多病痛之苦,承担短命的报应(害太多家庭破碎)。这世还完这个家庭一些成员的命债,下世又堕落恶鬼、畜生道。要脱离此恶业的因果,在这一生只能不行恶事,拼命度人学佛念经,利益众生才能超脱这个果报。
《天地游记》
师父开示:做小善得小善报,做大善得大善报;做小功德得小功德回报,做大功德得大功德回报。你今天只肯在家里自己念念经,明哲保身,你保得了自己初一,保不了十五。为什么?人的业障上辈子早就造成了,而且不断地造新业。举个简单例子,你只肯每天打工四个小时,你这点钱只能维持你的基本生活,你家里突然之间房顶漏了,自来水管坏掉了,叫人家来修,另外要钱,你拿不出来了,你说怪谁啊?你还说:“这个事情非常不好,我以后连四个小时都不去了。”明白了吗?修自己小乘佛法,修众生大乘佛法。现在末法时期要修大乘佛法,才能超脱六道,修小乘佛法很难修上去。
—卢军宏台长节目开示摘选(十七)2017-04-10
———————————————————
佛友分享疑问:
1.为什么大乘佛法可以累积大量的功德呢?
2.如何判断自己在做功德时是修小乘还是大乘呢?
1)一位佛友每天精进弘法,还经常免费结缘法宝给新佛友,去帮佛友们助缘设佛台。请问他修的是大乘还是小乘?
2)如果这位佛友只是为了家里能够变好。请问他修的是大乘还是小乘?
3)如果他只是为了累积功德,让自己能够解脱。请问他修的是大乘还是小乘?
4)如果佛友只是做“大”功德,“小”功德不做的。请问他修的是大乘还是小乘?
佛友分享疑问:哪些行为会导致我们在行大乘佛法的过程中偏离佛性、功德有漏呢?
师父开示:
———————————————————
菩萨永远不会因为恶很小而去犯。这么小的坏事,哪怕一点点,菩萨都不会去犯的,不会因为恶小而去做,菩萨永远不会做。菩萨也不会因为一点点的好事就不去做——“这个好事只有一点点”“这个不是大功德,我不做了”。就像你们一样,“地板我不拖,我要么磕头、换供果,我要做就做大功德,我要到法会上去做大义工”不是这样的。你们知道功德是怎么来的吗?功德称为累积而来:帮众生开个门、拿个板凳,记上0.2%;给别人端碗饭、做一个菜,记上0.5%;帮别人拿一样东西;别人想不通了,不要想不通,来,我跟你一起来看看《白话佛法》。我也想不通,我们一起来”。有的佛友就是在别人想不通的时候,他说“我也想不通,来,我们一起学”,其实他想得通,他就跟他一起学,学了之后对方还来帮助他,最后还来跟他讲。你让他用这种妙法想通了,他反过来劝你,你说他会想通吗?这就是妙法,这样的佛友已经有菩萨的智慧了。妙有,智慧是属于“妙”的。累积时间多了,就是大功德了,功德无量,所以不能因小恶而去犯,不能因小善而不去为,都要去做。
视频开示9【不让恶缘成熟是智】
———————————————————
佛友心得体悟: 菩萨不会因为小功德小回报而不做,伟大的佛陀还曾经帮他一位患眼疾的弟子穿针,佛菩萨都尚且如此的谦卑,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去“挑三拣四”地做功德呢?
佛友分享疑问:功德“大”与“小”的衡量标准是什么?
观世音菩萨开示:
———————————————————
观世音菩萨开示:细微处生慈悲,就是说学佛人连一个细微的地方都要生起慈悲之心,救度有缘。做功德不是做给其他人看的,更不是要得到别人的夸赞和追捧而做,带着这样的发心,那叫爱慕虚荣,不是真修。做功德是即使没有人认识你,没有人看到你在做功德,你依旧默默地付出,用心去做,去帮助别人。徒儿,你每一滴眼泪要为众生而流,你要将对师父的感恩之心化作救度有缘众生的慈悲之心。
Wenda 20160624 52:09
———————————————————
佛友分享疑问:
1.当您在弘法方面做出点成绩了,度了很多人,您的感受如何?
2.您是否有觉察到自己的慢心?
3.当您被夸赞像菩萨时,您的心情如何?
4.如果没有一世修成,这些夸赞对您来说有意义吗?
师父开示:
———————————————————
wenda20170312A 37:13 嫉妒就是心魔,心中要有佛性
女听众:有些师兄看到别的师兄功德做得大,生出了嫉妒心。针对这样的师兄该如何调节自己的状态?如何克服自己的嫉妒心?是不是这也是一种心魔?
台长答:对,就是心魔。心魔是什么?嫉妒别人,因为你心中没有佛性,你才会嫉妒别人,因为魔障才会嫉妒别人,因为阿修罗道的人才会嫉妒别人。你看动物会嫉妒吗?哪个动物不会嫉妒?动物跟动物抢食物都会嫉妒。人会不会?(人也会。只有慈悲,菩萨的慈悲可以化解一切灾难,师父讲的)
———————————————————
佛友分享疑问:在弘法的过程中,您是否有觉察到自己的嫉妒心?
韦驮尊者开示:
———————————————————
韦驮尊者:“孩子们切忌贡高我慢,佛法界诸佛菩萨最不喜欢没有实修之众。功德凭心做,多与少都是自己行出来的。做功德不要去比较,每个人的能力与能量不一样,你们在世学佛人在佛法上比个高低有什么意思?不如学你师父老老实实行佛之道那才是对的。尊师重道的人会得到诸天护佑。反之,嫉妒他人功德、出言诽谤就会受到天地因果的惩戒。”
《天地游记》
———————————————————
佛友心得体悟: 不管是贪心、慢心还是嫉妒心,这些都是我们的劣根性,导致我们功德有漏,有漏的功德又怎能保证有效地清除八识田中的孽障呢?功德漏了不说,倘若造业又种下新的因,又谈何改变命运呢?所以改变命运的同时也要守护自己的慧命,我们在行大乘佛法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觉察自己的毛病,改毛病。
师父开示:
———————————————————
Wenda20180805B 28:39 怎样才能集中精力念经
女听众:师父《白话佛法》第一册十三篇《心不随境转,灵不随缘转》说到:“当脑子乱想心里烦时,要专心念经,用心忏悔,烦恼自然就消除了。只有诚心诚意地用心念经才能离开业障,离开恶魔,离开所有给你带来烦恼的东西。念经时思想要集中,不然就达不到效果。如果在念经时胡思乱想,一会儿这个,一会儿想那个,念出来的经文就会散乱,心也散乱。所以念经要用心来念。”但是我们在生活中做家务、驾车、走路,等等,这时候念经感觉不会集中、不会用心。请问师父,这是不是没像师父说的“心不随境转”呢?要怎么做才能集中精力去念经呢?
台长答:念经就是念心。心不集中,说明心散乱,杂念太多。如果心没有杂念,心会集中。你这个问题是相辅相成的,要看条件,内心条件和外在条件要符合,你才会思想集中,才会一心不乱(我个人的理解就是:一般做不用过脑子的事情,就可以一边做事情一边念经,因为做那个事情的时候不用用脑子,我们用脑子就是来念经。这么理解对吗?)对。
———————————————————
佛友分享疑问:
1.您是否在追求经文数量却忽略念经质量?
2.如何避免念经时心神散乱,妄念纷飞?
师父开示:
———————————————————
念佛时,心也就是意根,要想得清清楚楚。口叫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要听得清清楚楚。所以,眼睛就不会东张西望,鼻子也不会嗅出其它的气味,身体也不会懒惰懈怠。这就是都摄六根,是念经很重要的方法。让心能够静下来,让耳朵不乱听,让心不乱想,让口念经时清清楚楚,嘴巴不要乱说话。都摄六根念经虽然不能够全无妄念,很多人念经时不能够完全抛弃杂念,但是必须努力把心安静下来,心中清净,就是说意念不要动,口中不要乱讲话,耳朵要听自己念经,要听得清清楚楚,只有净念,念经才会出效果。
如果我们很干净地在念经,如果我们能够一直坚持下去,那我们的心自然可以归于一处了。因为我们念经时都摄六根,耳朵、意念、舌头虽然都很集中,但是意念可能会有百分之二十的散乱。如果我们今天念经还有百分之五十的不安定,如果继续坚持,从不间断,第二天可能就只有百分之四十的不安定,第三天就只有百分之三十的不安定,到了最后,心就会归于一处了。
广播讲座1-13【都摄六根,佛法育众】
———————————————————
佛友分享疑问:都摄六根念经除了控制意念、消除杂念,还有什么好处?
师父开示:
———————————————————
修心,每一个人要精进,精进的时候要完全放下,要心中没有罣碍。今天念经的时候,心中还想着很多事情或要做什么事情,你说“我来修修心吧”,你心中肯定放不下。修心,每天至少要用一到两个小时,用自己的恒心来坚持,“这一两个小时就是我天天念经的时间”。
视频开示38【解脱是智 生光生慧】
定得下来的人不罣碍人间任何事情,定不下来的人杂念横飞。如果连想象的念头都没有,哪来的杂念?当你止念之后,就定住了一个正能量的念头。你念经的时候,经文会化成一种无形的神秘力量,这种力量就是念头。这种正能量的好的念头会进入八识田中,常留在你八识田中来指导七识田分别意识,让你知道哪些是好的可以进来,哪些是不好的坏人把他推出去。你的八识田中充满着正能量,就能够跟你的九识田接上关系。这就相当于好人和好人在一起,你才能见到最好的人;坏人与坏人在一起,最后他引荐给你的是一个最坏的人。
视频开示20【在无常中寻找本性】
———————————————————
佛友分享疑问:
1.定下来念经,经文会化成一种无形的神秘力量进入八识田中,指导七识田分别,同时跟九识田接上关系,说明都摄六根念经有什么作用?
2.为什么念功课要祈求而不是普回向呢?
3.佛友说:“师父说,高境界念经应该是无所求念经。所以我念功课不祈求”这种想法对吗?
1)您知道师父指的“高境界”标准在哪里吗?您能达到吗?
2)其他姑且不论,单单家人、孩子、名利,这些人间空相放得下吗?
4.佛友说:“念功课不祈求,可以把功德封存起来,上天的时候用。”这种想法对吗?
1)粮食宝贵吗?可以因为粮食很宝贵而不吃饭吗?
2)做好了饭却不吃,有力气吗?
3)上天需要的大量功德,是靠念经来的吗?到底从哪里来呢?
4)念经不祈求,会有足够的智慧和能量去广度有缘众生吗?
5)不能广度有缘众生,会有足够的功德上天吗?
师父开示:
———————————————————
wenda111209 26:36 许愿和求愿要区分
女听众:我们在许愿的时候,比方说,每天礼佛之前要先叩头,这个时候可以许愿吗?还是放到准提神咒之前去许愿?
台长答:每天叩头的时候就可以许愿了(许愿的时候怎么样算一个许愿?比方说我“求我全家身体健康,出入平安,出门遇贵人遇好人”,这样可以算一个吗?然后第二个愿求工作……)你这个不叫“许愿”,叫“求愿”,你这个就等于求菩萨 “哎呀保佑我……”。什么叫许愿呢?许愿就比方说 “我愿意让多少人能够学佛”、“我愿意救度多少众生”、“我愿意放多少条鱼”、“我愿意不吃活的海鲜了,吃素了”……这种才叫愿力啊(哦,许愿是没有限制的,当然是越多越好?)对了对了(好的,那么求菩萨的时候,求事情可以求几件呢?)一般不要超过三件(像我刚才讲的……)太多了!越多越不行的(我就这么区分,比方说一个求身体,一个求事业,我在想这算一个还是两个?)一般来说,事业和身体就算两个啦。很多人天天到庙里去求 “哎呀,保佑我身体好!我的孙子谁谁好!我的儿子谁谁好!我的侄子谁谁好……”没用的!(太多了?)举个简单例子,人家来求你办事,求很多事情的话,你会帮他做哪件啊?你要有自己功德的,没有功德的话,你求这么多有什么用啊?你要根据自己的功德有多少多大,来求多大的事情(台长,许愿我也是天天在做的,这个可以每天讲的哦?比方说印经书,放生,吃素)完全可以。
———————————————————
佛友分享疑问:
1.许愿的依据标准是什么?
2.您是如何许愿的?
3.有佛友说:“菩萨不是闻声救苦吗?为什么我拼命求,菩萨听不到呢?”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4.您是否求了菩萨后不灵验,心生抱怨?
5.人间福报求得太多会有什么后果?
师父开示:
———————————————————
有些人背叛了佛,有些人还俗,还有些人修一阵子不修了,因为他们看不到菩萨的慈悲,所以菩萨的智慧他们也不能接收到。为什么呢?因为他求菩萨求得很多,他什么都求,天天把菩萨作为一个可求显灵的机器一样,过几年没有达到自己所求的愿望,就开始对菩萨产生一种厌离心,就是讨厌的、离开的心。他以为菩萨最好能够一求就灵,他不知道,求佛就是求自己。很多人修心念经念得很好,他一求就灵,而有些人修心不精进,念经念得不好,他求得也不灵,难道不是他自己本身的原因吗?去怪人家干什么?
师父喜欢拿学校小孩子读书来举例子。一个小孩子天天去求老师说,“老师,你把我教得好一点,老师,你把我的功课批改好一点”。你还不如看看自己读书到底用功不用功。你把功课做得好一点,你把书读得好一点,你还要老师帮你把作业批改得好一点吗?是靠着自己的力量来到达人间的愿望,人间的愿望是靠着自己的力量来达到的。我们求菩萨求得不灵了,以为是菩萨不灵,殊不知是你自己心不诚啊,你自己身上的孽障很多啊。所以,很多人会由爱菩萨、求菩萨,慢慢地到产生了一种厌离心,讨厌了,觉得菩萨怎么老不灵啊。一旦讨厌之后,就慢慢离开了菩萨。
不要为名为利来求佛。如果一个人学佛修心,只是为自己的名,为自己的利来求,他没有达到目的的话,那么,他就会产生一种厌离心。这就是为什么师父告诉你们,其实拜佛不要太多地去求佛,因为当你求得越多,你的功德不够,你的愿力不够,你的福德不够,那么这些反射回来的业障,造成了你学佛的障碍。听得懂吗?
6-24【正思维求佛 去除厌离心】
———————————————————
佛友心得体悟:修行不能够固步自封,虽然一开始我们会多求菩萨,但是随着修行的深入,我们了解了命运的运行法则,改变命运不是通过求佛拜佛就能实现的,解决的根本方法在于要消除自身孽障。功德不够,愿力不够,福德不够,那这些反射回来的业障,就会造成学佛的障碍,远离菩萨,断了慧命,那又怎么改得了命运呢?
师父开示:
———————————————————
shuohua20161125 21:35 放生要注意方式,要用心爱护;不用心所做善事不能成为功德
男听众:有师兄冰上放生时滑倒摔死了一条红鱼后,马上被附体,大哭告知大家他的头被摔得很疼,后来向参加放生的三位师兄索要小房子才走。有共修组从很陡的斜坡上放生,重心作用,鱼从帆布上翻滚几个跟头后扎到水里,没有等前面放的鱼游走,后面的一堆鱼扎过来;倒鱼的过程中倒得过猛,有的鱼直接从滑道飞出来落到了岸边,导致鱼受伤。所以放生回来后义工师兄受到处罚,头疼几个小时都没有好。还有的师兄在桥上高空抛鱼放生。现在修学的人越来越多了,放生的数量也越来越大了,很多共修组为方便大家,采用滑道或者是帆布进行放生。请师父针对放生时如何爱护这些众生做些开示吧。
台长答:首先你要了解放生是为了什么,放生是为了慈悲,为了救度众生。它也是有情众生,有的鱼的确灵性很大的,它知道你要放它了,它特别开心;有些鱼你放下去它真的可以投生,它知道你做好事的。你到时候把它“嘣”一下摔死了,它的灵性马上跳到你身上它怪你啊,是你把它弄死的,它就当然找你了,这是一个。第二个,本身放生就是应该爱护,爱护这种有情众生,不管有情众生、无情众生,它都是众生,你都必须要好好地去放,用心去放,这个是对得起菩萨。什么抛鱼啊都不可以的,这种抛鱼的话,你在玩乐,你非但没功德,你还缺德。最好的方法:用帆布拉成一个直的,然后由上面滑下去。所有拉帆布的人都有放鱼的功德,人家在放,你拉着你都有功德(明白了)而且大家看着这些鱼解脱了、自由了,你在边上还法喜充满(是的,师父)开什么玩笑,还抛鱼,还扔鱼呢,还这么倒,你是为了完成作业还是完成工程啊?不用心做的所有善事不可能成为功德。
———————————————————
佛友分享疑问:放生的根本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师父开示:
———————————————————
我们要恢复与生俱来的本性光明,我们不把人家看扁了,我们这个人才会有光明。我们把所有的人都看成好人,我们的心中才会光明,因为所有的好人都在你的心里。你心中要光明,因为你本来就光明,因为你们家把窗户关了,把门关了,你们家见不到阳光,所以才看不到光明,并不是天上没有光明,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放生。你们就知道给鱼放生,你们要给自己放生,听得懂吗?这是师父讲的,就是放开本性以外的束缚、贪心、恨心、嫉妒心,所有的不好的心全部要放开,让自己的生命去延续,包括你的灵与肉,灵魂和肉体。所以,放生先从自己的本性开始放起。
6-28【我们需要纯善至善】
———————————————————
佛友心得体悟:放生先从自己的本性开始放起,放开本性以外的束缚、贪心、恨心、嫉妒心,所有的不好的心全部要放开,放出自己的慈悲心。
师父开示:
———————————————————
《礼佛大忏悔文》说的是你过去做错的事情、你前世做错的事情,你可以念这些经来消掉你的业障,并不等于你以后再做错的事情,再做了很多的坏事,你又念经了,又可以消掉罪障了,那是消不掉的。我经常给大家讲,一张很干净的白纸,当你用黑铅笔第一次写上去的时候,你用橡皮擦可能会擦的干净。你第二次又写了,第三次又写了,你擦到最后这张纸成什么样子了?这张纸还会干净的像原来一样吗?这就是师父教你们的为什么念《礼佛大忏悔文》要从心里念。心里要真正的痛:“我不能再有错了,我不能再做了,我不能再有这些事情了,我真的明白了,观世音菩萨你救救我吧!”这样才会灵啊。这不是膏药,这扭伤了贴一张膏药,明天那里扭伤了再贴一块膏药。自己不当心身体,天天做对自己伤筋动骨的事情,你贴到后来这个膏药还灵不灵了?道理是一样的。
3-10【礼佛要从心中做,忏悔要从思维改】
忏悔过后,又再去做错事,就是没有后悔,如果你是真的后悔了,你就不会再去做这些事情,所以,要断掉忏悔的根。师父讲话很深啊,忏悔的根是什么呢?断除恶念就是我们不会再做坏事,我们不会再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那你才是把这个根断掉了。我们断掉了忏悔的根,我们就永远离开了后悔,我们就不会再后悔了,我们就永远不要再去忏悔了。
8-8【真忏实忏 消业障】
———————————————————
佛友分享疑问:
1.大忏悔等于念诵礼佛大忏悔文吗?
2.您是否犯了毛病,忏悔过后又开始犯老毛病?
3.忏悔过后,不改毛病可以吗?
1)如何认识自己的毛病?
2)如何忏悔才能不犯毛病?
4.礼佛大忏悔文中“忏其前愆、悔其后过、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您如何理解?
5.您是怎样大忏悔的?
师父开示:
———————————————————
在佛经里“解”道紧要,“解”就是理解佛法固然非常重要和要紧,但是我们修的行为更重要。很多学佛人嘴巴里念经念得很好,心里明白佛理也明白得很好,但是做出来的事情都不像人,没有去好好地“行”,最后还是白修,一场空。所以佛法里讲知行合一(就是你的知识和你的行为要合成一样),行解并重(你的修行和理解佛法的能力要一样)。真正理解佛法是在内心之中,真正地懂得、能够运用佛法在生活中,那才是真正的修行之解。 视频开示56【知行合一是为道】
悟就是想通,我们总是说要悟,可道理都摆在那,轮回因果,缘分命运,还有什么可悟的哪?实际上,明月飞花,一草一木无不带来悟的契机,生活中的每一天每件事都有可能让我们领会更多,悟就是将佛法应用到生活中去再从生活中体会出佛法的一个反复练习的过程,就是我们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反复应用基本纲领反复做练习题再从练习中掌握基本纲领直到熟练掌握,应用自如的过程。修心路上的每一次正确应用佛法,心境就提升一分,同时又可能前九次全对,但第十次错了,就可能导致修行前功尽弃,所以才说修心路上“如履薄冰”。
1-4【学佛修心的目标(二)】
———————————————————
佛友分享疑问:
1.您是否喜欢以数字来衡量修行,如:小房子张数,诵读白话佛法篇数……却不重视白话佛法的学习?
2.您是否把白话佛法的学习当做求人天福报的工具?把学习佛法的功德转给家人或者求某件事情顺利?
3.您对师父的白话佛法融会贯通了吗?没有融会贯通的原因在哪里?
4.您是否一篇篇地学,总是学了前面忘了后面,学了几轮还是不知道师父讲了什么?
5.您是否在学习白话佛法时死记硬背,没有思考并深入理解师父所讲法的深意?
6.您是否觉得思考很累,不愿意思考?不启动闻思修能够开悟吗?
7.您是否感觉佛理都懂,但是现实中遇到问题时就是不懂得运用佛理?
8.您是否把佛理当成改别人毛病的利剑?却没有真正改自己的毛病?
9.如何做到知行合一,解行并重?
师父开示:
———————————————————
佛经上说:“欲见十方一切佛,欲施无尽功德藏,欲灭众生诸苦恼,宜应速发菩提心。”
世界上的人行的叫“命运”,他们无奈地照着命运在走,而我们修行人是把“命运”两个字颠倒了,叫“运命”。因为我们修心了,我们学佛了,我们能控制和运用自己的命运,那就是学佛给我们带来的无限希望。很多人问师父:“师父,为什么我的命这么苦?”什么叫“命”?命就是吉凶祸福,不能用人的力量控制。什么叫“运”?运就是靠着佛的力量走过生命的全过程,并能加以控制和改变自己的命,那就叫运。佛法不讲命,但是承认命运。讲命运那是为了度化众生,认识命运,那是学佛的基础。如果一个人连命运都不相信,他怎么能够相信佛法呢?
----2017年2月18日新加坡8万人《玄艺综述》解答会开示摘要
———————————————————
佛友心得体悟:不学佛只能认命,唯有学佛才能控制和运用自己的命运、改变自己的命运。
1.心如何造业?
万法唯识,心就是我们的意识,分为第六意识、第七意识、第八意识,第六意识跟外界直接接触,容易受六根影响,进入不好的信息,第七意识佛法正念不足,防火墙不坚固,无法正确分别好坏信息,导致业障通过六根直接进入第八意识,储存在八识田中,种下不好的因,这就是我们今世命运不好的原因,也是导致我们进入下一世命运中的根本原因。
2.做功德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什么?
见证到佛性即功德,也就是说我们在做功德时必须要符合自己的佛性,不可偏离佛性,所以做功德时要守护自己的佛心做功德,不能有漏。
3.为什么大乘佛法可以累积大量的功德呢?
男听众:师父,度人功德是怎么算的,如果被度的人将来也度了人,被度的人子孙也学佛、念经、修心,这样无穷无尽,这些都会按照比例算到那个初始度人的人身上吗?
台长答:会的,全部都受到加持的(哦,是这样算的)对啊。当时我看见有什么传销的时候,我就觉得很奇怪,天上的很多方法他们都用到人间做生意上来了。比方说,他们用一个方法,第一个人加分,再来一个人又加分了,道理是一样的,只是他们利用这种方法在做生意而已。 wenda20170630 58:05
大乘佛法度人的功德是可以累加的,救一个人的慧命功德已经很大了,如果我们救度的佛友再去救度其他人,我们同样也有功德,所以这个功德倍增的速度就非常快了,远比小乘佛法累积的功德要快得多。
4.如何判断自己在做功德时是修小乘还是大乘呢?
判断修大乘还是小乘,全看发心,只有真正发慈悲心为众生,才是大乘,只要是为自己的,不管做多少功德,终究还是修小乘,能够舍己救人,放下小我成全大我,学习菩萨和师父的人伤我痛、无缘大慈的精神才是真正的大乘。功德“大”与“小”的衡量标准也是在于自己的发心,只要发无缘大慈悲心为众生,哪怕再小的事也有无量无边的功德。
5.定下来念经,经文会化成一种无形的神秘力量进入八识田中,指导七识田分别,同时跟九识田接上关系,说明都摄六根念经有什么作用?
定下来念经,制心一处,心无挂碍,破除杂念,容易找到自己的本性。
6.为什么念功课要祈求而不是普回向呢?
我们学佛应该自度度人,但是救度众生是要有功力的,在我们自己没有能力帮助别人、救别人的前提下,应该先救自己再救别人。我们祈求就是定点定向使用念经的功德,让我们自身先好起来,然后去更好地救度众生。我们心灵法门念经、做功课、念小房子之前所做的祈求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回向,就是直接回向,给谁念经为谁祈求就相当于回向给谁,回向给自己也是一种回向,只是回向的方式方法不同。
7.佛友说:“师父说,高境界念经应该是无所求念经。所以我念功课不祈求”这种想法对吗?
师父的开示往往都是根据当时的环境应机说法,有时是针对个案不具普遍性,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地理解,比如师父这里说的高境界,这个标准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达到的。其他姑且不论,单单家人、孩子这些人间空相能够放得下吗?所以我们不具备师父说的高境界的标准,就得要老老实实地按照入门手册念功课前祈求,才能保证自己有足够的能量和功德。
8.礼佛大忏悔文中“忏其前愆、悔其后过、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您如何理解?
大忏悔是从本性的高度来深刻地认识自己的毛病和习气,及这些毛病和习气所导致的严重的后果,从而深刻地忏悔,下定决心绝不再犯,真正地改掉自己的毛病和习气。绝不仅仅是流于表面上的念诵礼佛大忏悔文,关键是礼忏之后还要悔改。
9.如何做到知行合一,解行并重?
学习白话佛法的目标在于理解佛法,只有理解了白话佛法,才能用佛法来指导我们的生活、弘法和修行,才是真正拥有了佛法。师父讲法的高深之处在于把很深的佛理用浅显易懂的文字表达,文字看似简单,但暗含的佛理非常深,需要深入思考,必须启动闻思修,才能帮助我们领悟其中深意,理解之后还要有愿力去践行,在实践中进一步体悟、调整、深化自己对佛理的理解,这就是一个实证的过程。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把生活中的每个对境都当做自己运用佛理的练习题,久而久之,就能慢慢地熟练掌握了。这就是师父告诉我们的“见、修、行”三位一体的学佛纲领。
10.师父在白话佛法第一册第八篇《谁在操纵命运》中开示:命运是整个轮回过程中在今生的片段。
既然命运只是今生的一个片段,那就有以下疑问了:
一起闻思修:
1.命运的源头在哪里?
2.命运的终点又在哪里?
3.我们是如何进入命运的轮回中?
4.我们又该怎样解脱命运的轮回?
———————————————————
感恩南无释迦牟尼佛!
感恩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感恩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及龙天护法!
感恩恩师!
———————————————————
课件中带有佛友对师父开示的心得体悟,以及学习过程中自己总结的一些疑问,都仅供师兄们参考,希望与师兄们一同通过闻思修来真正理解师父所讲法的真谛。感恩,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