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南无释迦牟尼佛!
感恩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感恩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及龙天护法!
感恩恩师!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钵啰耶。菩提萨埵婆耶。摩诃萨埵婆耶。摩诃迦卢尼迦耶。唵。萨皤啰罚曳。数怛那怛写。南无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婆卢吉帝室佛啰楞驮婆。南无那啰谨墀。醯利摩诃皤哆沙咩。萨婆阿他豆输朋。阿逝孕。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摩罚特豆。怛侄他。唵。阿婆卢醯。卢迦帝。迦罗帝。夷醯唎。摩诃菩提萨埵。萨婆萨婆。摩啰摩啰。摩醯摩醯唎驮孕。俱卢俱卢羯蒙。度卢度卢罚阇耶帝。摩诃罚阇耶帝。陀啰陀啰。地唎尼。室佛啰耶。遮啰遮啰。摩么罚摩啰。穆帝隶。伊醯伊醯。室那室那。阿啰参佛啰舍利。罚沙罚参。佛啰舍耶。呼嚧呼嚧摩啰。呼嚧呼嚧醯利。娑啰娑啰。悉唎悉唎。苏嚧苏嚧。菩提夜菩提夜。菩驮夜菩驮夜。弥帝唎夜。那啰谨墀。地利瑟尼那。婆夜摩那。娑婆诃。悉陀夜。娑婆诃。摩诃悉陀夜。娑婆诃。悉陀喻艺。室皤啰耶。娑婆诃。那啰谨墀。娑婆诃。摩啰那啰。娑婆诃。悉啰僧阿穆佉耶。娑婆诃。娑婆摩诃阿悉陀夜。娑婆诃。者吉啰阿悉陀夜。娑婆诃。波陀摩羯悉陀夜。娑婆诃。那啰谨墀皤伽啰耶。娑婆诃。摩婆利胜羯啰夜。娑婆诃。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嚧吉帝。烁皤啰夜。娑婆诃。唵。悉殿都。漫多啰。跋陀耶。娑婆诃。
世界佛友大家好!
师父很久没有跟大家见面了,这一年时间师父很想念大家,师父心中时时挂念着每个孩子。你们都是心灵法门的火种,无论师父在哪里,师父永远在你们每个孩子的心里,观世音菩萨的慈悲永远普照着你们的心灵。师父很爱你们!希望你们坚持佛道,永不退转!
师父十几年为了弘法,肉身消耗、背业很重,但是师父一直都在给你们加持。希望你们每天都能够好好学习师父的白话佛法和开示,依教奉行,严守戒律是成佛的基础。多多为众生真心付出,破除自身的我执我相,心中常念佛恩、国土恩、师恩、父母恩、众生恩;成佛的路上需要真心诚心、勇猛精进、心系众生、一心向佛的孩子。
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和师父会永远加持保佑每个正信正念的好孩子,佛法的传承靠每个佛子薪火相传,师父会引领你们到达彼岸。希望你们珍惜末法时期最后一班法船,众生的苦就是师父的苦,师父愿你们一世修成报佛恩!
师父 2021年11月5日
———————————————————
⼈⽣虚幻似梦境,
世事⽆常知真谛。
借假修真觉正定,
涅槃寂静乃真义。
师父开示:
———————————————————
在人间,父母子女的亲情有时候都是缘分,难割难舍,面对生离死别的时候非常痛苦。人生在世,首先要明白苦谛。四圣谛——苦集灭道,苦谛是非常的苦,人生在最后总归是苦的,开心到最后也是苦,苦到最后还是苦,所以人生基本的真谛就是苦谛。
在一个小城市的郊外有一座寺院,住持师父很有德行。有一天,一位笃信佛教、居住在距离几个乡镇之远的妇女,带着七岁的儿子前来礼佛,老师父见到男孩礼佛虔诚,且有殷切的求法之心,即为母子述说“苦、集、灭、道”四圣谛。母亲听了半天不懂,没想到这个七岁男孩很有智慧,他不只要了解人间苦,他说:“师父,你能告诉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苦吗?”而且主动问师父:“该怎么把这些苦灭掉呢?”老师父见男孩颖悟绝伦,再对他讲说因缘果报之理。男孩恍然大悟,当下即要求母亲说:“妈妈,你让我留下来出家修行吧。”母亲舍不得,但也知道孩子的慧根非常好,不想断他慧命,就对他说:“你自愿修行,一定会有成就,妈妈就成全你。” 就含泪离开了。小沙弥日日跟着师父精进修行,某日打坐时,突然看见前四世的情况。第一世, 母亲怀胎十月,与村中另一位妇女同一天生产,却在三天之后夭折,母亲被视为不祥而逐出家门,日日在村中哭泣,最后精神失常。第二世投生在另一个生不出孩子的家庭,出生之后白皙可爱,很得人疼,却在三岁时生了怪病,全身不断冒出像是烧烫伤一样的水泡,父母倾尽家财带着孩子四处求医,最后药石无效,不到四岁就往生了。父母伤心欲绝,且家道中落,父亲积郁成疾,只靠母亲乞讨维生。第三世投生到另一个家庭,这一生无病无痛,却在长到十岁时,到水边嬉戏,突然遭到大浪、土石冲击而亡。原本幸福的家庭顿时陷入悲苦,祖父母、父母从此日日泪眼相看。第四世,虽能平安长大,直到二十岁,在出外经商时,途中忽然停止呼吸,客死他乡。父母妻子顿失依靠,家境趋于贫困。沙弥此生到七岁时舍俗出家,闻法修行。历经五世人生,也不过短短四十多年时间,最难过的,他的五位母亲和家庭尚在人世,但他已经重新出世。很多人为什么看到自己的孙子特别可爱,“我的小祖宗啊”,喜欢得不得了,就是你上辈子的长辈或者亲人、孩子,才会有这么大的感觉。在人间,生离死别的悲切并不是这么容易,我们给家人造了很大的难,让家人承受了很多的痛苦,在人间如果不修,会家境败落。沙弥出定时,大大叹了一口气道:“苦啊!”忏悔自己五世为人,给父母亲带来悲恼。即使在年幼的时候,他也感知人生苦谛。 ----20161120 澳大利亚墨尔本法会开示
———————————————————
佛友心得体悟: 故事中的小沙弥在短短的四十年时间里历经了五世投胎。
第一世出生三天,还没来得及看清这个世界就夭折了,母亲也精神失常;
第二世活不到四岁因为身体疾病也往生了,导致父母伤心欲绝,家道中落;
第三世虽无病无痛,但因意外而丧命,也活不过十岁,让原本幸福的家庭也陷入悲苦中;
第四世虽没有夭折,也有了自己的家庭,但因二十岁时外出经商,突然客死异乡,留下父母妻子以泪洗面。
在他的五世人生中,他的五位母亲和家庭尚在人世,但他已经重新出世。这也让我们深切体会到人生苦谛,要赶紧出离。
佛友分享疑问:从小沙弥的轮回故事中分析何为假?何为真?
师父开示:
———————————————————
有时候朋友、兄妹、夫妻、孩子等等,都是一种生活的假相。想一想,我们兄妹、朋友、夫妻、孩子,都是一时的缘分,等到最后,可能还是你一个人过日子。能够坚持相伴,那是缘分;不能够坚持相伴, 那就验证了人间的亲情……无论什么情,都是一种虚幻的假相。所以相对来讲,你当时看见的兄弟姐妹、夫妻、孩子,好像是真的,因为都存在,在这一件事上实际上促成了你真的缘分——这个缘分是被你促成了,你拥有了兄弟姐妹、夫妻、孩子,但是我们不能“以假乱真”。当你明明知道这个事情是假的时候,你把它当成真的了, 你以为这是你一辈子所拥有的、不会失去的东西,就是“以假乱真”。你也不能将真假当成是绝对的。这个孩子是你的吧?是的。好像是真的吧?真的。其实失去了就不是你的,是假的,缘分啊。他来过了,他就离开了, 结婚了,到农村或者到哪个他应该去的地方。你不能把这个人间的缘分当成是永久的、绝对的、实在的,去分别它、去形容它,因为这些都是虚幻的,因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所有的一切现象,佛教界认为它的本性——其性为空,就是它的本质都是空的。我们人来到这个世界上, 连你所拥有的肉体最后都不能与你相伴永远,它都会离开你,只有灵魂是你的。肉体坏掉了,它就要离开你了。可能我说这句话,很多人还不以为然,觉得这个肉身不是永远跟着你吗?我问你,你如果身上某一个部位烂掉了,动手术割掉了,是不是这一块肉、这个胳膊或者这条腿就不是你的了?很多糖尿病人腿烂掉了,他必须要割掉,否则它会发炎影响他整体的身体健康,所以这条腿就不是他的了,它不能相伴到永远。所以任何的执著、贪恋,就是不理解“色即是空”。
视频开示60【理解就是解脱】
———————————————————
佛友分享疑问:
1.名利、财产、地位,是真的吗?
1)您在事业上很有作为,风光无限,众星捧月。当您退休后,这些还有吗?
2)您一生挣过的钱去哪里了?即使存下了很多钱,当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您可以带走吗?
2.身体/肉身是真的吗?
1)您曾经的青春到哪里去了?您能够青春永久吗?
2)有人不幸车祸,很遗憾不得不截肢,他截掉的肢体部分还是他的吗?
3)80年后,您在哪里?
3.家人朋友、夫妻孩子是真的吗?
1)夫妻一定会白头偕老吗?您知道国内目前平均离婚率是多少吗?
2)您的儿子、女儿长大了,还会像小时候一样缠着您、依恋您吗?
3)您对已经离您而去的亲人的爱,还跟之前一样吗?
4)即使是已经陪了您一生的亲人,会永远陪着您吗?
4.您的情感是真的吗?
1)您对您最初的感情,还有刻骨铭心的感觉吗?
2)您的另一半现在看您的眼神,还和当年一样吗?
3)您知道您前世的另一半今生是谁吗?您还像前世时一样爱他(或恨她)吗?
4)您知道您今生的另一半下一世会跟您什么关系吗?您还会像今生一样爱他(或恨她)吗?
佛友分享疑问:
1.故事中的小沙弥是通过什么来确认,前面四世轮回的身份就是现在的自己呢?
2.这中间有没有一个绝对不变的东西?
1)有没有肉体方面的特征呢?比如高、矮、胖、瘦?
2)有没有物质方面的特征呢?比如有钱或贫穷?
3)有没有意识方面的特征呢?比如暴躁、温柔、勤快、懒惰?
4)有没有感情方面的特征呢?比如忘情负义或情深义重?
3.如何描述这个不变的东西呢?
4.什么才是不生不灭,永恒不变的呢?
师父开示:
———————————————————
佛性是无始无终的,也是不增不减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良心好,在自己的内心是一直有的,就叫无始无终,就是说一直拥有的东西,是没有结束的。一个人的良心好,会结束吗?不会的。它永远很善良地留在心中,而且在本性中的良心不会增,也不会减。一个人做了再多的坏事,最后也会感觉到对不起妈妈、对不起爸爸。一个人再好、再不好,他的善良和佛性都不会在他的本性中去除。为什么叫不增不减、不生不灭?因为本来就有的,佛性本来就有。在两千五百年前,佛陀就说众生皆具佛性,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具有佛性,有菩萨的本性,所以人是很善良的。不生不灭,没有生出来,也不会灭掉。
广播讲座27【心地无乱自性定】
———————————————————
佛友分享疑问:佛性还有什么特征?
师父开示:
———————————————————
本性是空,是无智体的,是清净寂灭的。人的本性是非常干净的,是安静的,是非常纯洁的。“寂”就是很安静的,慢慢地就像没有一样。
其实修的就是我们一颗善良的心,而这颗心是无形、无相、无色、无味,什么都不知道的。
4-25【谈“无罪福与无智体”】
———————————————————
佛友分享疑问:
1.您现在看得到干净的本性吗?什么原因导致看不到?
2.如何才能看到自己干净纯洁的本性?
师父开示:
———————————————————
怎么脱离呢?师父先给你们举个例子,你的佛性比方说是金,是挖出来的金子,这个金挖出来时,周围都有石头沙子等杂质,你要想让这个金子放亮,就必须先把边上的杂质用水冲掉,处理干净。同样你要把做过的不好的事情像淘金一样用水冲洗掉,处理干净,你的这个本性、佛性就会显露出来了。
现在你身上这么多尘埃、污垢,你这个金子是不纯的,所以一定要洗净自己的心灵。
2-10【消除业障,返本归源,脱离轮回】
———————————————————
佛友分享疑问:
1.“金子”外面的杂质具体指什么?
2.在“洗金子”的过程中,如何避免再让“金子”沾染上杂质?
3.如果“洗金子”代表的是“修真”的过程,那“借假”体现在哪里?
师父开示:
———————————————————
空,就是一切本空。我们学佛做人要懂得,这个世界来也空空,去也空空,我们来的时候,什么也没有带到这个世界上;我们走的时候,也没有一样东西可以带走,所以来也空、去也空,一切本空。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借给你的,是你借来的,哪件事情真的是属于你的?所以法师两袖清风,他们懂得“因为在人间是个过程,我不会永远在人间,在人间是借假修真的一个环境,所以我不执著人间的所有事物,因为我知道这是空的”。就是师父跟你们讲的,你们如果去到一个岛上旅游,很美丽,给你一个很大的房间,你说缺这个、缺那个,如果你把家里全部布置好了,这个买好了、那个买好了,可能没几天你就要离开这个岛了,因为这不是你真正的家。我们到了人间,眼睛一眨就是几十年,这不是我们真正的家,我们真正的家在天上。这样我们就懂得,这个世界一切本来就是空的,所以就叫学空学习空性。学佛都要以空为基础。学佛,你今天学了吧?学了。学了之后不要高傲,不要骄傲,因为学了之后,进入你的八识田中之后也空了,学好了之后,没了、结束了,进入你的意识中了,然后你的意识就在生活中了,所以一切都是空的。
无相就是不著相。你今天是一个博士或者教授,如果到了老年,痴呆了,什么都记不住,还算什么教授啊?你把一切都忘了。所以不要去著相你今天是谁,因为今天的一切都是本空的。希望大家要懂得,我们不要被现象所欺骗。人好面子就是在现象中,你看到的人间以为这是真的、那也是真的,实际上你被它骗了,因为真正地活在世界上是空性的。
视频开示43【无相就是不著相】
———————————————————
佛友分享疑问:有佛友说:我知道一切都是空的,家人孩子都是假的,一切都没有真实意义的存在,我还不如早点放下万缘皈依佛道,抓紧时间好好学佛修行呢。请问,这在修真的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吗?
师父开示:
———————————————————
shuohua20131025 11:30 如何平衡修行与照顾家人之间的关系
女听众:因为我们现在念经的时候会觉得自己业障太多来不及还,所以每天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只顾着念经,不太关心家人,这样就造成家人不满,不但对个人起反感,连带对佛教起反感。这种情况让我们感到非常难过,现在很多师兄也转不过来那个坎,希望师父能够开示一下我们学佛念经如何去平衡自己修行和与家人之间的关系?
台长答:实际上这个问题很简单,一些人就是叫执着。修心不是叫你把家抛了,如果你把家抛了,那你索性就出家吧。你既然没有出家,在家居士可以多花些时间念经,但是不能说家里不管,也不能说不上班,有病也不能不看医生,这是心灵法门很重要的几个关键点。希望大家要正信正念,正信正念是什么?不要说“我学了佛了,我境界很高了,我可以把家都不顾了”,那是不可以的。你想想看,师父有一个这么大的家庭,将近六百万的信众都是我的家庭成员,我能不顾他们吗?如果师父也跟你们一样学佛,学到最后我自己归自己打坐、闭关好了,我为什么要下来帮助大家呢?这个道理很简单:我们学佛就是要关心别人。学佛难道不关心别人吗?如果释迦牟尼佛当年不到人间来传遍世界佛法,我们今天哪会受益呢?观世音菩萨不是可怜我们众生到人间来,她怎么能够成佛? 我们怎么能够得到观世音菩萨的庇荫呢?所有这一切都是一个境界问题。修到后来,不能帮助别人,只管自己修,还要让家里人造口业,你说这样做对不对?济公活佛到人间来不就是为了救人吗?我们现在学佛不是为了救人吗?而不是不管家里人,连家里人都不管那你怎么能救人呢?有多少人一边在做家务一边在念经啊,他们做错了吗?
所以要懂得这些关系。怎么样叫执着地修,怎么样叫智慧地修,怎么样用妙法来修行,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好好修为的很重要的一个基点。所以希望大家能够明白这些道理,而不是说“我修我不管别人”,那你就是修成了也是一个小乘佛法,大乘佛法要救度众生。所以希望所有的学佛弟子都能够懂得一个道理:我们一定要用菩萨的境界在人间修行。不但要让自己修好了,还要帮助别人;不但让自己能够学好佛,还要让别人也修好心,这样才是佛的精神。所以不管家里、不管怎么样,这些东西都是不对的。师父在这里呼吁所有学心灵法门的人,我们不能不管家里,也不能不管社会,不能不管自己的单位,只不过时间如果不够的话,自己要挤出时间。少看一点电视,少看一点报纸,少一点社会活动,有些社会活动如果觉得不必要的话可以暂时不做。多在家里念经,但是不能不管家里,也不能不关心社会,也不能不关心整个的宇宙人生。这就是懂得用妙法修行的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点。明白了吗?(明白了,感恩师父)
———————————————————
佛友分享疑问:
1.您是否也有同样无法平衡修行和照顾家人的问题呢?您是怎么处理的?
2.您的每日时间是花在家人身上的多,还是在修行弘法上的多?
3.您的心关注家人多,还是修行弘法多?
师父开示:
———————————————————
出离而不完全断灭,出离还不能完全断灭。哎呀,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不爱这个人间,我觉得人间很苦啊,我要出离,你又不能完全断灭啊。你们现在都有家、有孩子,还不能完全断灭。实际上,不断灭就是不要完全地把它灭掉,也就是说,你还是要活在这个人间,要照看着人间的一些事,而你在照看着人间这些事情的时候,你要站在另外的角度来看,你要明白它,这就叫断灭。
举个例子,这个妈妈知道这个孩子总有一天会离开母亲的,但是这个妈妈还是对这个孩子很好,因为这个妈妈知道这个孩子大了,会去找女朋友的,但是还是对这个孩子很好,尽管心里完全知道,孩子总有一天会离开自己的,又不能完全跟他说:“我知道你总有一天会离开我的,所以,我现在就跟你断灭,你可以走了,你以后会长大,你会找老婆的,你会离妈妈很远的。”学佛为什么要出离而不断灭,现在明白了吗?师父要举很简单的例子你们才听得懂。
所以,永远保持菩萨的慈悲心和佛性,如果你在人间,虽然说要看穿、看破人间这个虚幻的本质,但是,你必须要明白,我还是要用菩萨的慈悲心在人间活着,救度众生。
9-6【出离而不完全断灭】
———————————————————
佛友分享疑问:
1.如何把握出离而不断灭的尺度?
1)有佛友为了自己能够清修,主动与先生离婚,同时放弃孩子抚养权,净身出户,请问是出离还是断灭?
2)有佛友知道先生有外遇,但不念经化解,保持随缘心态,依然如往常一样待先生,但一心在弘法上,请问是出离还是断灭?
2.师父说要站在另外的角度来看家人,具体要以什么角度来看?
1)您今世的家人前世还是您的家人吗?来世还会是您的家人吗?
2)众生有可能前世是您的家人吗?
3)家人和众生有什么区别呢?
3.有佛友说我可以做到不断灭,但就是无法出离,怎么办?
1)您今世的家人为什么会成为您的家人?
2)与家人感情的深浅仅仅是前世注定的吗?与今世有关吗?
3)与家人的感情是如何进一步深化到无法自拔的呢?
师父开示:
———————————————————
观世音菩萨:“光如佛心,回归自性。光明如镜的佛心,不染一丝尘缘,没有五欲六尘的心就是回归自性。娑婆众生因为尘缘的染著令他们在感情上痛苦不堪,不能出离六道轮回的幻象之苦。在轮回里面哀伤、愤怒、难舍、执著于轮回里的种种法相,最终是一无所得。肉身一灭,种种法相即无啊。”
《天地游记》
———————————————————
佛友分享疑问:
1.尘缘的染着是因何而生?
2.导致感情痛苦不堪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菩萨说:肉身一灭,种种法相即无啊。请问是否要等到肉身灭度才能破除这些人间种种法相呢?
师父开示:
———————————————————
释迦牟尼佛:“由肉体所生出的五欲(财、色、名、食、睡)让娑婆众生痴迷于六道轮回幻化出来的六识(眼、耳、鼻、舌、身、意)里面,不能出离,最终因为过于沉迷在五欲里面不可自拔,心识入魔成狂啊。”
释迦牟尼佛:“六根生六识,六识生六尘。众佛弟子们,记得了啊,要出轮回幻相之苦就要摆脱六根给你们带来的染著,也就是要保持六根清净,才是佛子们在修行路上要仔细小心的。六根不净的人怎么会有清净心呢?”
《天地游记》
你用六根看出去的六尘,就是说你用你本身人的肉体的意识来看这个社会,你看到的不是真实的世界,而是带有肮脏六尘污染的这个世界。
你们去问问卖臭豆腐干的那些人,臭不臭啊?如果觉得臭的话,他们不会去卖的。那些吃大蒜的人,他们觉得香不香啊?他们觉得香得不得了,山东人生吃大蒜,一大块就那么一掰开放在嘴巴里,三里地以外都能闻到臭味,他们还觉得香啊,你们怎么来理解这些问题啊?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让你污染的心根本不知道什么叫香,什么叫臭,明白了吗?道理就是这样的。
8-46【超脱虚幻视像 寻找意识真性】
———————————————————
佛友分享疑问:
1.欲望的根源来自哪里?
2.心是如何被污染的?
3.为什么用六根看出去的六尘,看到的不是真实的世界?
1)您眼中的世界与色盲眼中的世界一样吗?
2)您看这个世界,看到了什么?菩萨看这个世界,会看到什么?
4.您用六根看家人,看到的家人真实吗?
5.既然六根看到的世界是不真实的,您是否总是轻易相信自己的六根所感知的六尘?
一起闻思修:
1.为什么是“六识”生“六尘”,难道不是六根跟六尘接触才产生“六尘”的吗?
2.您的心在追逐、执着五欲六尘吗?体现在哪里?
3.如何不被六根迷惑?
师父开示:
———————————————————
师父开示:其实福报要看你怎么用,你要是把福报用于多多布施上,那就是功德;你要是一味地享受,那你就是在享受人天福报;但是你要做坏事,福报很快没有,那你报应很快就来。你要是把这些福报用好了就是功德,其实你不用讲,等到你有困难了,菩萨自会来帮助我们,明白了吗?要用福报做功德,你得到的是离苦得乐;你要是用福报求福报,那只是人间的东西。像师父曾经说过,人间的东西越多,天上的东西越少。
Wenda20200529 45:24
生命来之不易,借假修真就是要放下。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看穿了,就是一种纯洁,看不穿你就会有污染。而追来的都是烦恼,追来的都是痛苦,当你求到了实际上也会给你带来很多痛苦。犹如很多人生不出孩子,整天想生孩子,但是一旦孩子进入了人间,给你带来开心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烦恼。这个世界一切都是在因果轮回当中,所以人必须要看穿,要看破。人必须要懂得这个世界究竟始于何时,也就是开始在什么时候。我们不能伤害自己,不能伤害自己一颗纯洁的心,人的毛病就是自己的心不干净。所以要把自己心掏空,要真正的懂得我们做人,不要去追求,不要去求不要去追,因为追了会很累,求到了会更累。要不断的生起智慧,才能把自己自身早已存在而又被我们遗失的本性找回来。
广播讲座150716 无欲自然心如水
———————————————————
佛友分享疑问:
1.有佛友为了女儿能考上精英中学,许愿为其念诵800张小房子,1千遍心经、3万遍准提神咒,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用来放生求此事,请问这样念经和放生,有没有什么问题?
2.女佛友每天念很多准提神咒为儿子求工作,为女儿求学业,为自己求生意,请问这样念经,有没有问题?
3.您学佛过程中求过哪些人天福报?现在还求吗?
师父开示:
———————————————————
我们最不认识的人其实是我们自己,台长经常跟别人说“你们不认识自己”,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性格脾气,只知道表层,而不知道内心。我们其实都有一双眼睛,但是我们看不到自己的身体,眼睛看出去都是别人。所以别人身上的毛病,我们看得一清二楚,而自己身上的毛病却永远看不到,我们这双眼睛每天向外看,去寻找别人的缺点,而看不到自己的缺点。
我们这双眼睛,要用智慧,要看看自己的内心,有多少慈悲,有多少善良的心,应该好好用佛性在这个世界生存和生活。在我们的眼睛里面,看到的总是那些功名富贵、财产财富、美色等身外之物。眼睛看出去的都不是你身体的东西,所以都属于身外之物。眼睛看到了,心就会随之而动,天天所看到的就去追去求,为了追求名利奋不顾身,忘记了自己的内心这个好久不见的真正的自己,人就会迷失在茫茫红尘之中。
——2015年6月22日卢军宏台长香港世界佛友见面会
———————————————————
佛友分享疑问:有佛友与家人有矛盾,认为是冤结,就一直念解结咒、心经,最初效果还不错,但是时间长了感觉就不明显了,甚至连烧送化解冤结的小房子也起不到效果,请问这是为什么?
师父开示:
———————————————————
未曾生我,谁是我?我还没有生下来时,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等把你生出来之后,你又是谁?你知道你的前世是谁?你的再前世又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长大成人就是我了吗?是我吗?我是谁啊?还是不明白自己是谁?到了最后,合眼朦胧,又是谁?快要死了,两眼要闭起来时,什么都看不清楚的时候,你又是谁?人从生出来到死,朦朦胧胧活了一辈子,人一辈子就这么快的结束了,想想这是什么感觉?所以说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人来到这个世间是匆匆的过路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要去寻找真正的东西。
2-22【念佛妙法是“诚”,意念修养是“纯”】
凡夫之人总以为,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真的“我” 存在——真我,“这是我的,那个是我的。你为什么不给我?”实际上人间的一切有什么我的你的?一切都是这个世界的,你来到这个世界也不是你的,你的肉身也是借来的,你的灵魂也是借来的。佛早就告诉我们,当肉体死亡,这个灵魂就永远离开了。
视频开示85【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斗战胜佛:“假我是受五欲六尘所影响而生出的虚幻意识。真我是你们的真如本性。什么是真如?彻底见到你们内心最深处的善良慈悲。比如,抛开人类的肤色问题、国籍以及所有的众生相意识,看见任何一个地方苦难了会从你们内心深处发出的慈悲意念就是真我,看见有情众生(比如:鱼、虾、螃蟹、牛、羊)被伤害而流出的慈悲意念就是真如本性。”
《天地游记》
———————————————————
佛友分享疑问:
1.假我意识有哪些?
2.产生假我意识的根源在哪里?
3.做功德时,追求自我满足感有哪些体现?
一起闻思修:
1.您在做功德时,追求过自我满足感吗?
2.您执着于哪些假我意识中?
师父开示:
———————————————————
人活在一种内心的感觉中,痛苦、幸福、希望都是一种感觉。佛陀告诉我们,这个痛苦的“我”其实不是真正的“我”。就是今天痛苦的“我”不是你的“我”,不是真正的“我”,只是一种感觉,只是思维上停留在内心痛苦的感觉中。你想通了,这种感觉就没了;你没想通,这种感觉就一直在你心中。所以不应该把自己的思维停留在自己内心痛苦的“我”当中。我问你们一句话,你们痛苦的时候,是不是“我很痛苦”,幸福的时候是不是“我很幸福”?都是一个“我”字。那么你把自己的心停留在幸福的“我”当中,寻找那种幸福的感觉,而不是把自己的心去停留在痛苦的“我”的感觉当中,这就是佛陀讲的哲学观,这个是真谛,完全可以自己转换的。
所以在这个世界中,我们不要执著于任何一个外在的事物变化。变化了,怎么样呢?变化了,你痛了,也是一种感觉;外在事物的转变,让你兴奋,让你幸福,那也就是一种感觉,很快会过去的。所以希望你们要懂得,不执著外在事物的变化,还要包括内在的感受。内在的感受幸福和痛苦,也是假的,很快就没了。早上很痛苦,下午就不痛苦了;下午开心一点,晚上又痛苦了;早上很幸福,下午痛苦了,到了晚上又不痛苦了,这就是无常。
视频开示8【超脱于外境的变换】
———————————————————
佛友心得体悟:不管是内心的痛苦,还是幸福,都是转瞬即逝的一种感觉而已,是假我意识幻化而生的,要懂得识破,既然学了佛理,就要懂得用佛法的智慧来解决身心产生的痛苦和烦恼,这才是真正的破假修真。
师父开示:
———————————————————
所以菩萨让我们控制住自己内心的感受,要认识它是虚的,不是真正的“我”,都是一个假我。比方说刚刚在发脾气,其实这个发脾气的人是一个假我,因为真我是有修养的,不大会发脾气的,因为这个假我是刚刚身上有灵性,或者那种不好的气场影响着你,使你发脾气的,这个是一个假我。真正的“我”是一个很有修养的人,是一个能解决问题的人。佛陀告诉我们,你这样想才能得到解脱。想想看,我们伟大的佛陀在两千五百年之前所说的佛法就能够解决我们现在还没有解决的问题,用佛的智慧来解决我们身心产生的痛苦和烦恼,这就是伟大!
佛陀说,我们人对生老病死都有忧愁,害怕“死了怎么办?生病怎么办?以后晚年没人照顾怎么办?”一切一切都在忧愁中,你在悲哀,你在痛苦,你在烦恼中。佛陀怎么教导我们认识这些问题?佛陀说,认为真的是自己在承受着痛苦,所以才不得解脱。佛陀告诉我们,你认为这些“以后生老病死,我现在很痛苦,很烦恼,很悲哀”,你认为“这是我真正、真实地在承受着痛苦”,所以不得解脱。其实要想解脱的人,现在所有的痛苦都是暂时的,它会变化,因为它是无常的。哪一个人没有痛苦?哪一个人没有烦恼?别人为什么能度过来?因为他看到未来、看到前途,他看得到将来一切都会转变,这就是解脱的方法。没有认为自己承受痛苦,那是一个假我,不是真正的我。就像很多人说现在吃苦,以后享受。很多妈妈把孩子从小养大,就希望以后孩子能够孝顺,现在小时候吃苦,没想到孩子大起来之后会来孝顺她、对她好,这个就是一种心灵的转变。所以母亲在自己吃苦的时候,没觉得自己在吃苦,因为这是一个假我。
视频开示8【超脱于外境的变换】
———————————————————
佛友分享疑问:
1.您活在哪些痛苦和烦恼之中呢?
2.这些让你不得解脱的内心感受,根本原因来自哪里?
师父开示:
———————————————————
“事修谤兴”,就是说当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在修行的时候,很多诽谤的事情就出来了。“德高毁来”,当你德高望重的时候,损毁你的事情就会来了。“始我如是也”,就是说我还是原来的我,就像没有事情发生一样。因为你德高了,人家来毁你了;因为你把事情做好了,诽谤的事情也来了。你呢,还是原来的你。诽谤于我何损啊,诽谤能够拿我怎么样啊?当然,我要把它作为一个善知识来处理。你们做得到吗?听到诽谤的恶言,应该知道,这实际上是在增加自己的功德啊。今天他骂你了,实际上就是增加你的功德啊。人家指出你的缺点,你应该把他视为善知识,不要去恨他。
4-27【心包太虚,把"诽谤"当作是善知识】
一定要把自己的心挖空,没有了。别人骂你,你就要想 “你骂谁啊?你骂我?我是谁啊?你又没骂我。”你在马路上看到一个神经病骂人,一会指着你,你会跑过去跟他说 “你骂我啊”?肯定不会的,因为你没这个心啊,你空心的。把什么事情都想空了,也无所谓了,我自己本来也没什么。你骂我,我这个人本来就无所作为的,你骂好了,我本来就这样,本来就这块料,我能怎么样?不能怎么样。人家骂你两句也没骂错啊,骂过之后你不要去想就好了,你没有想,你觉得你空了,你无所谓了,她骂不着你。最麻烦的就是人家骂着你,她一骂你就自动对号:“好啊,你在影射我,你在骂我。”接下来就麻烦了。所以要学空性,就是把自己的心挖空——没有我。空性实际上就是潜能意识,由潜能意识的空性产生的思维,就是智慧。
——摘自弟子开示 (一) 【超越自我提升空性智慧】
———————————————————
佛友分享疑问:
1.您是否被谣言诽谤过?如果有,那被诽谤时您起瞋恨心、烦恼心、报复心了吗?
2.如何面对诽谤才是借假修真呢?
师父开示:
———————————————————
师父答:不增不减就是如如不动。被别人赞誉也好,诽谤也好,心要如如不动。不动,不就是不增不减吗?举个简单例子,你的体重,你没有变胖也没有变瘦,是不是不增不减?不增不减,就是说,我们对外环境的变化没有感觉。人的境界高了,就不会因外环境而开心得不得了或伤心得不得了。人生不就是这么一回事吗?舍了也就舍了,得了也就得了,得了会舍,舍了还会得……就是不增不减。小时候我们很瘦小,后来吃多了变胖了,年纪大了想要减肥,又瘦了,到最后人还是如如不动的。不动是最好的,金刚不动。房子不动,房子动的话,就是被地震震了。人的心要如如不动,讲过的话要算数,和菩萨许过的愿能做到,这个人就是菩萨。为这个事情不开心,就不念经了;为那个事情没求到,又不念经了……这种人整天在动。人家说八风吹不动,你一风就吹动了。希望大家要增长智慧。菩萨告诉我们要不增不减,一生从开始到结束都是一样的,来的时候两手空空,走的时候两手空空,中间所有的东西都是临时借来的,连爸妈都是借来的,有什么可以争有什么可以抢的?抢来的也没有,争来的也是假的,到最后一个人走,没人肯陪你一起走的。要学会如如不动,看穿看破,智慧就出来了,就不会和别人去争去抢了,不会觉得自己吃亏或赚便宜了。一个人哪有吃亏的?你这个地方吃亏,那个地方赚便宜了;这个地方赚便宜,那个地方又吃亏了……一辈子吃不尽的亏,赚不完的便宜。哪有什么平衡?没有的,一切都是因果报应。
《天地游记》
———————————————————
佛友心得体悟:在家居士学佛修心,其实面临的考验非常多,因为末法时期我们人性的弱点和劣根性很多而且不断显露,导致修心的阻碍也会越来越多,所以我们必须要练就八风吹不动的坚定之心,不怕外境的锤炼,意志坚强,志如金刚,这样才能修成佛性。
佛友分享疑问:哪些“风”容易把您吹动?
师父开示:
———————————————————
师父开示:菩萨说得多好,“人的一生受感官意识(眼、耳、鼻、舌、身、意)的影响而造成娑婆法界的诸多法相”,鼻子闻到香味、耳朵听到、眼睛看到、意念想到,这些被你闻到、听到、看到、想到的东西,都是一瞬间的存在,只是一种法相,就是一种现象;“在法相中又生出各种我相”,是虚幻不实的。举个简单例子,妈妈说“孩子你看,天这么冷,太阳照在身上暖烘烘的,多好啊”,孩子说“妈妈,我不要太阳离开”。这些虚幻的相,你执著,就会痛苦,你的心就执著于这些虚幻之相,就会让自己痛苦烦恼。就是告诉你们,你们的眼耳鼻舌身意,造成生出自己的各种我相,这些我相都是虚幻的,但人总是以这些我相为执著。比如说,今天给你做领导,过几天下台了……就是要知道这是虚幻之相,你去执著干吗?有了又没了,没了又有了,都是你的心。你的心如果如如不动,你就不会造业、不会执著。万法唯心造就是这个道理。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宠辱不惊,自己好好把握好自己的心识就可以了。不要受感官意识让你造成诸多法相,法相就是虚幻之相,然后生出各种我相。你们每个人都有过去的感情,去想了就痛苦,不想就不痛苦。这就是虚幻的。
《天地游记》
———————————————————
佛友心得体悟:我们的六根接触六尘会衍生出诸多法相,再从法相中又生出各种我相,这些都是虚幻不实的,如果我们的心执着在这些幻相中,就会痛苦烦恼,所以说万法唯心造,要想解脱就必须要控制六根,去除六根意识。
佛友分享疑问:
1.“虚幻只相”是如何形成的?
2.怎样从根源上避免受到“虚幻之相”的诱惑?
师父开示:
———————————————————
如果你不想轮回,那你就要把自己身上很难解脱的眼、耳、鼻、舌、身、意让它慢慢地脱离你的意识,把它去除掉。不管在人间什么事情发生,犹如没看到,不要听,嘴巴不讲,身体不去做,意识里根本没有什么事发生,这就是在脱离痛苦。 2-10【消除业障,返本归元,脱离轮回】
慢慢地把意识脱离就是说,你眼睛看见好的,慢慢就脱离掉,不要觉得它是很好的;鼻子闻到很香的肉,不要觉得它很香;耳朵听见人家说不好的话,好话不好话都不要去把它当回事;嘴巴脱离意识就是说,不要去感觉,“我该讲一定要讲,该骂一定要骂,该说一定要说”。那这样的话慢慢脱离意识,你就会去除六根。
wenda20151018A 41:49
一个人如果能够控制住自己的六根,不接近六尘,然后欲望马上就没了,业力马上会消失,业力就没了,然后六道轮回在你这里也会消失,没了,因为你已经把什么都看空了,你不会轮回了,所以不生不灭的情景就出现了。
11-41【涅槃的境界】
———————————————————
佛友分享疑问:
1.在家居士不能彻底离开五欲六尘,如何才能控制住自己的六根?
2.去除六根关键要从哪里入手?
一起闻思修:能够去除六根脱离意识,是什么境界?
师父开示:
———————————————————
要中观正见,对这个世界的空性,不能整天说“反正空了,反正家也没有,家具也不要,我什么都不要,我无所谓了”,那这个人就是偏执。所以不走偏的话,一定要中观正见,借假修真。在人间,是空吗?是空的,但是又不是完全的空,而这个空是假空,是假的身体、假的物质临时借给我们用一用,它不是一种彻底的拥有,也不能够带走,不会永久,所以这种虚空不能影响本性的空。
视频开示37【空性究竟 般若亦然】
———————————————————
佛友心得体悟:我们要明白这个世界的空性,但不落入顽空,要在红尘中看破红尘,在凡尘中要脱离凡尘。妙用人间的色相多做功德,广行大乘利益众生,修出我们心中的真如佛性,这就是借假修真。
佛友分享疑问:中观正见的标准如何定义?怎么确认自己是否持中观?
师父开示:
———————————————————
我们学佛人看事情都应该看成两面性,任何事情都有正面的和负面的,才能形成心理平衡。很多人不会用心理平衡学佛学法。我们今天已经学佛了,我们懂得怎样珍惜人生,看到别人好了,想到别人是付出努力的,这样心就平衡了;看到别人不好,要警戒自己,是因为我们没有好好修行。平衡自己的心态就决定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是靠着一种平衡的心态。任何人学佛成功都是靠着自我调节的心态。学佛人用妙法看人生,人间的一切都是虚幻的,今天有明天没有,后天有大后天又没有,人就是在似有似无中活着,就是在好像活着又好像死去一样的活着。生死是轮回的,生生死死,活着的人如果不懂得学佛、不懂得爱护众生、不懂得因果,就如同死人;而死去的人,如果他的精神永存,就像活着一样。肉体是暂时的,要借假修真,让我们的灵魂跟着菩萨在人间永存。
——2014年师父新加坡玄艺综述大型解答会开示
———————————————————
佛友心得体悟:借假修真要做到自度和度人平衡,内调心性,外敬众生,还要以六度加行,摄受更多的有情众生,才能修成“菩提萨埵”。
观世音菩萨开示:
———————————————————
观世音菩萨:“孩子,你们在念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时,知道里面的深意吗?为师给你们浅谈一下般若。般若即为空性的智慧。”
观世音菩萨:“心经里面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你们明白吗?”
观世音菩萨:“简单说起来,娑婆世界一切有色现象在佛菩萨眼中是虚幻不实的。因为这个世界上一切的色相都会因为因缘生灭而成、住、坏、空,都会没有。钱,你死掉后,还有吗?名闻利养带得走吗?屋子一百年后会年久失修而推倒重建吧?你辛苦建立起来的事业会长久吗?一千年后,还有你某某某的公司吗?你吃的食物,转天消化在肚里也没有了。说起来,连你这个人,这个身体到最后也会死,也会没有。所以人间一切的有色现象都是属于空相。”
观世音菩萨:“入空但不完全空,就是叫你们看破这个红尘世界,修出你们的德性智慧之光,/即佛菩萨的原灵。佛菩萨的原灵就是慈悲之光。修出原灵后就要懂得行智。这个智就是六度里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了。
《天地游记》
———————————————————
佛友心得体悟:现在末法时期,天时越来越紧,报应也越来越快,要深切地体悟世间苦空无常的真谛,人间只是我们的旅游之地,不要拿着临时居住证却把自己当成了永久居民,要知道我们真正的家在天上,我们的父母等着我们回家,唯有借假修真才是唯一出路。
一起闻思修:您是在幻中修幻,还是借假修真?
———————————————————
佛友心得体悟:
1.与家人的感情是如何进一步深化到无法自拔的呢?
我们与家人孩子、夫妻眷属的感情一方面是来自前世的业力,这是早在前世就在八识田中种下了种子,从根本上讲,这些感情都是自己的业障,我们可以通过大小乘结合做功德,意识消业等手段来消除这个业力,淡化这个感情,但另一方面,前世的业障也是由现世造业所感,我们之所以会深化这个感情,很大程度是源于我们今世意识中的染着。六根接触六尘的过程中,六根产生的欲望让我们沉迷在六尘的幻相中,进一步污染我们深层意识,误导我们做出错误的判断,把债主子看成了宝贝,六根与六尘的呼应,还有第六、第七、第八意识之间的互动熏染,让我们迷失在幻相中无法出离,不仅陷入对家人感情的漩涡中,包括对整个世间空相的执着均是如此。
2.为什么用六根看出去的六尘,看到的不是真实的世界?
从科学上分析,我们六根能探知的世界是有限的,比如眼睛只能看到可见光,耳朵只能听到有限频率范围内的声波,我们通过六根来了解到的世界是不全面的。从业力角度分析,我们肉身本就是业力的产物,师父为什么一眼就能看到我们的骨骼、内脏?我们为什么只能看到表皮?而且还被表皮迷惑得神魂颠倒。所以我们用本身肉体的六根,所能接触和了解的世界是片面的、有限的、不真实的。
3.如何面对诽谤才是借假修真呢?
外界的谣言诽谤就像空穴里的风一样,本质是空的,因为我们六根把它当真了,我们心中有这个假我的存在,于是把谣言和假我对号入座,才听得入心,造成了心中的伤害,如果没有这个假我,关闭自己的六根,又何来诽谤这一说呢?外面风再大,窗户一关,我们心中的净土又有何影响呢?
师父说沉默是诽谤最好的答复,如果把诽谤当成真的,因此而产生瞋恨心、烦恼心、报复心,这就陷入幻中修幻的误区之中,如果把诽谤当做来成就自己的垫脚石,当成自己修心的助缘力,那就是在幻中修真,修忍辱的境界,修出如如不动的本性。所以要以“别人向我扔泥巴,我用泥巴种莲花”的心态面对才能提升境界,勇攀高峰。
4.在家居士不能彻底离开五欲六尘,如何才能控制住自己的六根?
首先要深刻地明白六根仅仅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一个工具而已,这个工具经常会诱导自己陷入欲望之中,还会引导自己造业;其次要不被自己六根所左右,就要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去练习控制自己的六根,要清净六根,只让六根接触正念正能量,通过都摄六根制心一处,用五蕴来控制自己的心不住在色声香味触法中,要知道法界实相都是空相,一切唯心造,心念可以控制眼睛看到了就像没看到一样,耳朵听到就像没听到一样,鼻子闻到了就像没有闻到一样,锻炼这种控制心念的能力就能慢慢远离六根染着了。
———————————————————
感恩南无释迦牟尼佛!
感恩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感恩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及龙天护法!
感恩恩师!
——————————————————————————————
课件中带有佛友对师父开示的心得体悟,以及学习过程中自己总结的一些疑问,都仅供师兄们参考,希望与师兄们一同通过闻思修来真正理解师父所讲法的真谛。感恩,共勉!